一种建筑保温板及其生产工艺与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334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保温板及其生产工艺与安装方法,包括由上至下的隔绝层、封边压框、保温芯材与压合底板,所述封边压框与压合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者将保温芯材固定夹在中间,所述隔绝层通过胶粘剂与封边压框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保温板通过在保温芯材的四周留有空间,在对相邻保温板进行固定时,通过两个半圆孔形成的完整圆孔向形成的空腔内注入胶粘剂,使相邻保温板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效果;在空腔内注入胶粘剂之后,胶粘剂会起到良好的密封阻隔作用,减小相邻保温板之间的缝隙,提升保温板墙面的保温效果,并对保温芯材有保护作用,不会因为相邻两个保温板之间胶粘处的胶粘剂老化出现明显裂纹,而直接暴露保温芯材。

A kind of building insulation board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heat preservation board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top-down insulation layer, an edge sealing frame, a heat preservation core material and a compression base plate. The edge sealing frame and the compression base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by bolts, and the two fix the heat preservation core material in the middle, and the insulation lay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dge sealing frame by adhesives; the heat preservation boar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dge sealing frame by the heat preservation layer There is space around the warm core material. When fixing the adjacent insulation board, glue is injected into the formed cavity through the complete round holes formed by two semicircle holes, so that the adjacent insulation board has a good connection effect. After the glue is injected into the cavity, the adhesive will play a good sealing and blocking role,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he adjacent insulation boards, and improve the insulation board wall The insulation effect of the surface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insulation core material, and the insulation core material will not be exposed directly due to the obvious cracks in the adhesive aging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insulation bo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保温板及其生产工艺与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保温
,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板及其生产工艺与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与消耗速度均大大提升,而在能源损耗中,建筑能源损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了降低建筑能源损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源使用成本,在现有技术中,人们通过在建筑的外墙或内墙上安装保温板结构,提升建筑的保温效果;在现有技术中,保温板的结构主要包括保温芯材以及通过胶粘剂粘接在芯材表面的防护材料,其形状为矩形,在通过保温板对建筑物进行防护加工时,通过保温板一一拼接连成一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保温板之间的连接处无法实现无缝对接,因此经常需要通过胶粘剂进行填充封堵,在实现连接相邻保温板的同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阻隔作用,防止水汽、杂质等进入保温板的连接处,造成保温板加速损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保温板的保温效果与外观,相邻保温板之间保留的空间较小,胶粘剂起到的连接效果有限,且胶粘剂直接暴露出来,相邻保温板之间容易由于胶粘剂老化而出现裂纹,导致老化、损坏加速,还有通过设置固定框架,再将保温板一一安装拼接在框架上的安装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安装时受到的限制较大,且容易由于框架材料产生热桥效应,因此应用并不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接方便,连接效果好的保温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保温板及其生产工艺与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在现有技术中,保温板的结构主要为保温芯材以及通过胶粘剂粘接在芯材表面的防护材料,但是由于保温芯材的强度原因,这一类保温板在进行安装时,保温芯材容易由于内应力而出现损坏,导致使用寿命下降,同时层与层之间的粘合时,大量胶粘剂的使用会导致工作环境变差,同时胶粘剂的涂刷与烘干同样会消耗大量时间;2、在通过保温板对建筑物进行防护时,通过保温板一一拼接连成一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保温板之间的连接处无法实现无缝对接,因此经常需要通过胶粘剂进行填充封堵,在实现连接相邻保温板的同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阻隔作用,防止水汽、杂质等进入保温板的连接处,造成保温板加速损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保温板的保温效果与外观,相邻保温板之间保留的空间较小,胶粘剂起到的连接效果有限,且胶粘剂直接暴露出来,相邻保温板之间容易由于胶粘剂老化而出现裂纹,导致老化、损坏加速,在胶粘剂老化严重后,相邻保温板之间失去联系,整个保温防护工程结构容易损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保温板,包括由上至下的隔绝层、封边压框、保温芯材与压合底板,所述封边压框与压合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者将保温芯材固定夹在中间,所述隔绝层通过胶粘剂与封边压框固定连接;所述保温芯材包括芯材主体与密封凸面,密封凸面与芯材主体为一体结构,密封凸面居中设置在芯材主体的一表面,密封凸面的四个侧边与芯材主体的四个侧边之间形成有密封契合区,密封凸面的厚度与封边压框的厚度相同;所述封边压框为矩形框,封边压框与密封契合区契合,封边压框的内壁与密封凸面之间不留空隙,封边压框的长与宽分别大于芯材主体的长与宽;所述压合底板包括硬质板体,硬质板体的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限位分隔架,限位分隔架上开有限位角,四个限位分隔架上的限位角分别与芯材主体的四个边角对应,在硬质板体安装限位分隔架一面靠近四条边的位置上,均安装有一排加强柱,加强柱与硬质板体的侧边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硬质板体的侧边上开有若干个开口的半圆孔,且硬质板体的两个相对侧边上的半圆孔位置对应,两个半圆孔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绝层与封边压框均为具有防水耐腐蚀效果的硬质材料制成,所述保温芯材为保温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绝层与封边压框均由聚乙烯塑料制成,所述保温芯材由泡沫玻璃加工成型得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分隔架的一端开有螺纹孔,封边压框上的对应位置开有螺纹孔,封边压框与压合底板通过螺栓与限位分隔架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强柱包括金属杆与包裹在金属杆表面的橡胶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分隔架上安装有定位插销或开有定位插孔,相邻两个保温板在安装时通过定位插销与定位插孔定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强柱的长度大于封边压框与硬质板体之间的距离,封边压框上对应加强柱开有盲孔,当封边压框与硬质板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加强柱的一端对应伸入盲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建筑保温板的生产工艺为:步骤一、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备得到隔绝层、封边压框、保温芯材与压合底板;步骤二、将封边压框固定在加工台上,将保温芯材放置在封边压框上,使保温芯材与封边压框契合,然后将压合底板安装有限位分隔架的一面与保温芯材贴合,通过螺栓将封边压框与压合底板固定连接;步骤三、在隔绝层的一面上涂覆一层胶粘剂,然后将隔绝层贴合在封边压框的表面,待胶粘剂固化后得到成型的建筑保温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建筑保温板的安装方法为:S1、通过限位分隔架上的定位插销与定位插孔对相邻保温板进行定位,将多个保温板连接成片;S2、将靠近墙壁位置,阻碍安装的定位插销切除,其中隔绝层与建筑墙面相接触;S3、通过两个半圆孔形成的圆孔向相邻两个保温板所成空腔内注入胶粘剂,当胶粘剂固化后,实现对相邻两个保温板的固定连接。在步骤S3中所使用的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SS1、向酚醛树脂中加入硅酸铝纤维与粉末状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其中硅酸铝纤维的单丝直径为2-5μm,长度为0.1-1mm,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粒径为1-100微米,酚醛树脂、硅酸铝纤维与粉末状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质量比为10:0.3-0.5:0.03-0.04;SS2、向上一步骤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二氯甲烷与吐温80,其中酚醛树脂、二氯甲烷与吐温80的重量比为10:1-2.5:0.2-0.6,在1500-2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1.5min,使三者混合均匀得到中间体;SS3、在1500-2500r/min的转速下,向中间体中加入固化剂,搅拌30-40s后,得到胶粘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封边压框与保温芯材的结构设计,以及封边压框与压合底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对保温芯材的固定,相较于传统技术中各层之间均采用胶粘剂连接的方式,固定效果更好,固定更加方便,同时相较于各层之间均通过胶粘剂粘接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保温板在制备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涂刷胶粘剂以及胶粘剂固化所需的时间,提升了加工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述保温板通过在保温芯材的四周留有一定的空间,在对相邻保温板进行固定时,通过两个半圆孔形成的完整圆孔向形成的空腔内注入胶粘剂,一方面相较于传统技术中,相邻保温板的面与面之间通过胶粘剂粘合,该方案中的胶粘剂还能够与硬质板体以及封边压框粘合,大大提升了胶粘剂的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的隔绝层(4)、封边压框(3)、保温芯材(2)与压合底板(1),所述封边压框(3)与压合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者将保温芯材固定夹在中间,所述隔绝层(4)通过胶粘剂与封边压框(3)固定连接;/n所述保温芯材(2)包括芯材主体(22)与密封凸面(21),密封凸面(21)与芯材主体(22)为一体结构,密封凸面(21)居中设置在芯材主体(22)的一表面,密封凸面(21)的四个侧边与芯材主体(22)的四个侧边之间形成有密封契合区(23),密封凸面(21)的厚度与封边压框(3)的厚度相同;/n所述封边压框(3)为矩形框,封边压框(3)与密封契合区(23)契合,封边压框(3)的内壁与密封凸面(21)之间不留空隙,封边压框(3)的长与宽分别大于芯材主体(22)的长与宽;/n所述压合底板(1)包括硬质板体(17),硬质板体(17)的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限位分隔架(13),限位分隔架(13)上开有限位角(16),四个限位分隔架(13)上的限位角(16)分别与芯材主体(22)的四个边角对应,在硬质板体(17)安装限位分隔架(13)一面靠近四条边的位置上,均安装有一排加强柱(11),加强柱(11)与硬质板体(17)的侧边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硬质板体(17)的侧边上开有若干个开口的半圆孔(12),且硬质板体(17)的两个相对侧边上的半圆孔(12)位置对应,两个半圆孔(12)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的隔绝层(4)、封边压框(3)、保温芯材(2)与压合底板(1),所述封边压框(3)与压合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者将保温芯材固定夹在中间,所述隔绝层(4)通过胶粘剂与封边压框(3)固定连接;
所述保温芯材(2)包括芯材主体(22)与密封凸面(21),密封凸面(21)与芯材主体(22)为一体结构,密封凸面(21)居中设置在芯材主体(22)的一表面,密封凸面(21)的四个侧边与芯材主体(22)的四个侧边之间形成有密封契合区(23),密封凸面(21)的厚度与封边压框(3)的厚度相同;
所述封边压框(3)为矩形框,封边压框(3)与密封契合区(23)契合,封边压框(3)的内壁与密封凸面(21)之间不留空隙,封边压框(3)的长与宽分别大于芯材主体(22)的长与宽;
所述压合底板(1)包括硬质板体(17),硬质板体(17)的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限位分隔架(13),限位分隔架(13)上开有限位角(16),四个限位分隔架(13)上的限位角(16)分别与芯材主体(22)的四个边角对应,在硬质板体(17)安装限位分隔架(13)一面靠近四条边的位置上,均安装有一排加强柱(11),加强柱(11)与硬质板体(17)的侧边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硬质板体(17)的侧边上开有若干个开口的半圆孔(12),且硬质板体(17)的两个相对侧边上的半圆孔(12)位置对应,两个半圆孔(12)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绝层(4)与封边压框(3)均为具有防水耐腐蚀效果的硬质材料制成,所述保温芯材(2)为保温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绝层(4)与封边压框(3)均由聚乙烯塑料制成,所述保温芯材由泡沫玻璃加工成型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分隔架(13)的一端开有螺纹孔,封边压框(3)上的对应位置开有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群鲁荣范红代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群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