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04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电池包以及电池支架,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且邻近所述车辆的后地板总成,所述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电池包之间,且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一端固定,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二端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电池支架,电池支架既可以与后地板总成固定连接,又可以与电池包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电池包与后地板总成的间接连接,保证电池包可以可靠地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解决了由于电池包后部安装点无法布置而导致电池包后部晃动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包与车身的连接刚度。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The vehicle comprises a battery pack and a battery support, the battery pac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vehicle and adjacent to the rear floor assembly of the vehicle, the battery suppor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ar floor assembly and the battery pack, and the rear floor assembly is fix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battery support, and the battery pack is fix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battery support. According to the vehicle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by setting the battery bracket, the battery bracket can b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floor assembly and the battery pack, thus realizing the in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ttery pack and the rear floor assembly, ensuring that the battery pack can be reliably fixed on the vehicle body,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battery pack cannot be arranged due to the rear mounting points of the battery pack The problem of rear shaking improves the connection rigidity between the battery pack and th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轻量化、长续航是电动车辆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但是随着续航里程的增加,必然导致电池包体积也越来愈大,因此,在安装电池包时,由于电池包的体积过大,导致电池包在与车身连接时,电池包的后端与车身无法连接,导致无法保证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的可靠性,因此,如何在车辆有限的车身布置空间中,安装更大的电池包成为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的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的可靠性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电池包以及电池支架,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且邻近所述车辆的后地板总成,所述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电池包之间,且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一端固定,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解决了电池包后部安装点无法布置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包与车身的连接刚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电池支架,电池支架既可以与后地板总成固定连接,又可以与电池包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电池包与后地板总成的间接连接,保证电池包可以可靠地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后地板总成通过第一螺栓紧固件固定,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电池包通过第二螺栓紧固件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支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间隔开,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具体地,所述电池支架内设置有螺母板,所述第二螺栓紧固件适于与所述螺母板螺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螺母板包括:螺母板基体和螺母调整块,所述螺母板基体上开设有螺母安装孔,所述螺母调整块设置在所述螺母安装孔内,且所述螺母调整块与所述螺母安装孔之间的单边间隙为1mm-3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栓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螺母调整块与所述第二螺栓紧固件一一对应。具体地,所述螺母板基体与所述电池支架铆接固定。具体地,所述第一板上开设有第一螺栓过孔,所述第二板上开设有第二螺栓过孔,所述第一螺栓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螺栓过孔、所述第一螺栓过孔之后,旋入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地板后横梁中,所述第二螺栓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栓紧固件的最大外径,所述第一螺栓过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螺栓紧固件的最大外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支架为铝合金挤压型材成型件。附图说明图1是车辆的后地板总成与电池包以及电池支架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车辆的后地板总成与电池包以及电池支架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螺母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俯视截面示意图;图4是抽芯铆钉与电池支架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池包1、后地板总成2、地板后横梁21、电池支架3、第二板31、第二螺栓过孔311、第一板32、第一螺栓过孔321、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分隔板35、螺母板4、螺母板基体41、螺母安装孔411、螺母调整块42、第一螺栓紧固件5、第二螺栓紧固件6、抽芯铆钉7、第一端A、第二端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参照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电池包1以及电池支架3,电池支架3可以与电池包1固定连接,从而为将电池包1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提供了可能。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电池包1设置在车辆的底部且邻近车辆的后地板总成2,电池支架3设置在后地板总成2与电池包1之间,换言之,电池支架3位于后地板总成2与电池包1之间,且电池支架3的第一端A(即如图2所示的右上方)与后地板总成2固定连接,电池支架3的第二端B(即如图1所示的下方)与电池包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电池包1与后地板总成2的间接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电池支架3,电池支架3既可以与后地板总成2固定连接,又可以与电池包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电池包1与后地板总成2的间接连接,保证电池包1可以可靠地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解决了由于电池包1的后部安装点无法布置而导致电池包1后部晃动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包1与车身的连接刚度,减小了电池包1的振动。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池支架3与后地板总成2通过第一螺栓紧固件5固定,电池支架3与电池包1通过第二螺栓紧固件6固定。也就是说,电池支架3与后地板总成2以及电池支架3与电池包1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实现电池支架3与后地板总成2以及电池支架3与电池包1的固定,既可以保证电池支架3与后地板总成2以及电池支架3与电池包1的固定可靠性高,又可以保证电池支架3与后地板总成2以及电池支架3与电池包1便于安装与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具体实施例中,在电池支架3与后地板总成2连接处,后地板总成2处设有固定孔(也就是地板后横梁21的固定孔),保证第一螺栓紧固件5可以穿过后地板总成2,将电池支架3固定在后地板总成2上。且在电池支架3与电池包1连接处,电池包1同样设有固定孔,保证第二螺栓紧固件6可以穿过电池包1,将电池包1固定在电池支架3上,从而实现电池包1与后地板总成2的间接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池支架3可以包括:第一板32和第二板31,第一板32和第二板31间隔开,且第一板32和第二板31的第一端A通过第一连接板33相连,第一板32和第二板31的第二端B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且邻近所述车辆的后地板总成;/n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电池包之间,且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一端固定,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二端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且邻近所述车辆的后地板总成;
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电池包之间,且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一端固定,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二端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后地板总成通过第一螺栓紧固件固定,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电池包通过第二螺栓紧固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间隔开,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分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架内设置有螺母板,所述第二螺栓紧固件适于与所述螺母板螺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张文亮段兴中李云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