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之宏专利>正文

热水器用的混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33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水器用的混水阀,包括有四支进、出水管及空腔的阀体,设有一个进水孔及二个出水孔的圆片形阀座定位于空腔底部,圆片形阀芯接触面有盲孔,其底面设有定位缺口和开口槽,通过传动件与调节旋钮相连,由特种陶瓷制成的阀芯与阀座为平面接触。旋动旋钮即可获得所需温度的冷热混合水。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耐磨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冷、热水混水温度调节精度高。特别适于与热水器配套使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热水调节阀
,特别是一种专供热水器用的冷热水混水阀。现有热水器专用混水阀均要采用四通阀,其阀芯有球阀芯或锥形阀芯或旋塞、柱塞等形式,阀芯与阀座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或锥体接触或柱面接触,所有这些阀芯与阀座均由铜材或橡胶制造。上述结构的混水阀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容易产生水垢造成漏水或出水不良;冷、热水混水温度调节精度低,且调节时手感较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手感轻的热水器用的混水阀,它不但能获得很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冷、热水混水温度调节精度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水器用的混水阀,包括阀体、调节旋钮、传动件,阀体下部有两支进水管和两支出水管,且与阀体上部的空腔相连通,传动件顶部与调节旋钮相连接,装于阀体空腔的圆片形阀芯与圆片形阀座为平面接触;圆片形阀芯接触面设有长形盲孔;圆片形阀座中央有圆形进水孔,在其周边上设有两个相邻的出水孔,该孔在接触面处为扇形孔口并逐渐过渡到底面的圆孔;所述阀芯与阀座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所述阀座两个扇形孔口相邻的孔边距离为a=1-2mm。阀座上还设有一个定位孔。阀芯底面周边处设有定位缺口,同时亦设有至少两个与传动件配接的开口槽。在传动件与调节旋钮之间装有螺塞,并与阀体顶部内螺纹连接,螺塞下端面与传动件下平台相接触,螺塞内孔与传动件的上柱面转动配合。在阀体空腔底部与阀座底部圆孔相对应处设有三个圆孔,并在圆孔口镶嵌有橡胶密封圈。阀体空腔底部与阀座定位孔相对应处还设有一根定位销,阀体上部内螺纹处设有一个紧固螺纹孔,阀体空腔中部与阀芯定位缺口相对应处设有一个定位螺纹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时手感轻,耐磨性能优越、不漏水、使用寿命长,冷、热水混水温度调节精度高。特别适于与热水器配套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混水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阀芯主视图;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阀芯后视图;图7是本技术阀座主视图;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阀座后视图。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参照图1—图9所示,阀体5下部有自来水进水管7、接热水器进水管的进水管6、接热水器出水管的进水管8和流出冷、热混合水的出水管12,阀体5上部为一空腔23,在空腔23底部设有一根定位销。圆片形阀座9中央有圆形进水孔18,在其周边上设有两个相邻的出水孔20、21,该孔在接触面处为扇形孔口,并逐渐过渡到底面为圆孔,其相邻的扇形孔边距离为a=1.3mm。圆片形阀芯11接触面设有长形盲孔14。阀芯11与阀座9为平面接触。阀芯11底面周边处设有定位缺口15,同时还设有三个开口槽16。在阀体5空腔23底部与阀座9底部圆孔相对应处设有三个圆孔,并在圆孔口镶嵌有橡胶密封圈。将阀座9装在阀体5空腔23底部,其定位孔19套入阀体5的定位销上,此时,阀座冷水进水孔18对通阀体进水管7,出水孔21对通阀体出水管12,出水孔20对通阀体出水管6。传动件2下端三只脚插入阀芯11底面对应的三个开口槽16内使之相互固定好,并将此组件装入阀体内腔23。传动件2与调节旋钮1之间装有螺塞3,该螺塞3与阀体5顶部内螺纹连接,螺塞3下端面与传动件2下平台相接触,螺塞3内孔与传动件2上柱面转动配合。旋入螺塞3后,通过传动件2将阀芯11压在阀座9上,此时,阀芯11接触面13与阀座9接触面22既保持一定的压力接触,相互之间又能转动自如,同时,圆片形阀芯11和阀座9均采用特种陶瓷制成,致密度极高,其接触面能加工成高精度的平面,这样就杜绝了漏水现象。之后,用紧固螺丝4将螺塞3紧固在阀体5上。最后,在传动件2顶部固装好调节旋钮1,并在阀体5上部装上定位螺丝10,与阀芯11底面周边处所设的定位缺口15相配合,即能确定阀芯11左、右旋转的极限位置。工作时,自来水从进水管7进入混水阀,经阀座9的进水孔18,到达阀芯11的长形盲孔14。若将调节旋钮1往右旋至极限位置时,盲孔14与阀座9上的各孔均不相通,故自来水不会再流动。若此时将调节旋钮1慢慢向左旋动至盲孔14有小部分对通阀座出水孔21时,就有一小股自来水从出水管12流出。若继续左旋,盲孔14有部分对通出水孔21,而另一部分对通出水孔20时,则一部分自来水经出水孔21流向混水出水管12,另一部分自来水经出水孔20流向出水管6,直往热水器内,加热后压向进水管8,经混水出水管12与冷水(自来水)混合流出。若将盲孔14旋至离开出水孔21并对通出水孔20时,则自来水不流经出水管12,而全部自来水经出水管6流向热水器加热后将热水压向进水管8,再经出水管12流出,此时获得最大的热水流量。若继续左旋调节旋钮至极限位置时,盲孔14与阀座9上各孔均不相通,故水流亦是被关闭着,出水管12无水流出。若将调节旋钮1从左侧极限位置向右方逐渐旋转时,所得到的混水结果与上述的刚好相反。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器用的混水阀,包括阀体、调节旋钮、传动件,阀体下部有两支进水管和两支出水管,且与阀体上部的空腔相连通,传动件顶部与调节旋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装于阀体空腔的圆片形阀芯与圆片形阀座为平面接触;圆片形阀芯接触面设有长形盲孔;圆片形阀座中央有圆形进水孔,在其周边上设有两个相邻的出水孔,该孔在接触面处为扇形孔口并逐渐过渡到底面的圆孔;所述阀芯与阀座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阀座两个扇形孔口相邻的孔边距离为a=1-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阀芯底面周边处设有一定位缺口,同时设有至少两个与传动件配接的开口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传动件与调节旋钮之间装有螺塞,并与阀体顶部内螺纹连接,螺塞下端面与传动件下平台相接触,螺塞内孔与传动件的上柱面转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在阀体空腔底部与阀座底部圆孔相对应处设有三个圆孔,并在圆孔口镶嵌有橡胶密封圆。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阀体空腔底部与阀座定位孔相对应处设有一根定位销,阀体上部内螺纹处设有一个紧固螺纹孔,阀体空腔中部与阀芯定位缺口相对应处设有一个定位螺纹孔。专利摘要一种热水器用的混水阀,包括有四支进、出水管及空腔的阀体,设有一个进水孔及二个出水孔的圆片形阀座定位于空腔底部,圆片形阀芯接触面有盲孔,其底面设有定位缺口和开口槽,通过传动件与调节旋钮相连,由特种陶瓷制成的阀芯与阀座为平面接触。旋动旋钮即可获得所需温度的冷热混合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耐磨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冷、热水混水温度调节精度高。特别适于与热水器配套使用。文档编号F16K3/04GK2234533SQ9521708公开日1996年9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周之宏, 王宗衍 申请人:周之宏, 王宗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器用的混水阀,包括阀体、调节旋钮、传动件,阀体下部有两支进水管和两支出水管,且与阀体上部的空腔相连通,传动件顶部与调节旋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装于阀体空腔的圆片形阀芯与圆片形阀座为平面接触;圆片形阀芯接触面设有长形盲孔;圆片形阀座中央有圆形进水孔,在其周边上设有两个相邻的出水孔,该孔在接触面处为扇形孔口并逐渐过渡到底面的圆孔;所述阀芯与阀座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之宏王宗衍
申请(专利权)人:周之宏王宗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