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驰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31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包括:炉壁、炉膛、准备腔和外壳,准备腔连接炉膛,炉壁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为蒸发区域,炉膛用于烧融钢铁,炉壁包括进料口和外置槽体,外置槽体开口向上且与炉壁轮廓的母线一致,外置槽体用于盛水,准备腔包括蒸汽进入管道、传送区、蒸汽输出管道、蒸汽机和传送带,传送区横向贯穿准备腔,蒸汽进入管道设置于传送区侧方且连通传送区,蒸汽输出管道横向设置于传送区下方且连通蒸汽进入管道,传送带设置于传送区且底部与蒸汽进入管道接触,传送带用于输送钢铁原料;外置槽体中的水分吸收炉膛的热量蒸发成蒸汽,蒸汽机获取蒸汽并启动,蒸汽机用齿轮带动传送带进行钢铁送料,蒸汽输出管道排出多余蒸汽。

A safe steel forging furnace based on gas-liquid circul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afe steel forging furnace based on gas-liquid circulation, which comprises a furnace wall, a furnace, a preparation chamber and a shell, the preparation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urnace, the space between the furnace wall and the shell is an evaporation area, the furnace is used for burning and melting steel, the furnace wall includes a feed inlet and an external groove body, the opening of the external groove body is upward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bus of the furnace wall contour, the external groove body is used for holding water and preparing The cavity includes steam inlet pipe, transmission area, steam output pipe, steam engine and conveyor belt. The transmission area runs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cavity horizontally. The steam in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area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area. The steam output pipe is arranged under the transmission area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team inlet pipe horizontally. The transmission belt is arranged in the transmission area and the bottom is in contact with the steam inlet pipe. The transmission belt is used for transmission Iron and steel raw materials: the water in the external tank absorbs the heat of the furnace and evaporates into steam, the steam engine obtains steam and starts it, the steam engine drives the conveyor belt to feed iron and steel with gears, and the steam output pipe discharges the excess st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锻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
技术介绍
钢在空气和水中容易生锈,而锌在大气中的腐蚀率仅为钢在大气中腐蚀率的1/15,镀锌钢板就是用微密的镀锌层保护钢板,免受腐蚀,钢带是指以碳钢制成的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的牵引和运载构件,也可用于捆扎货物;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钢带又称带钢,是宽度在1300mm以内,长度根据每卷的大小略有不同,带钢一般成卷供应,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便于加工、节省材料等优点,钢带按所用材质分为普通带钢和优质带钢两类;按加工方法分热轧钢带、冷轧带钢带两种,钢带在生产时常常需要使用到锻造炉。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锻造炉对材料加热,也就是说,将材料置于炉内,然后对材料加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锻造炉结构简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热量损失大,降低了热量的利用率,提高了锻造炉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热量损失大,降低了热量的利用率,提高了锻造炉的使用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包括:炉壁、炉膛、准备腔以及外壳,所述准备腔连接所述炉膛,所述准备腔一部分伸出所述外壳,所述炉壁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空间作为蒸发区域,所述炉膛用于烧融钢铁,所述炉壁包括进料口以及外置槽体,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炉壁的上端,所述外置槽体设置于所述炉壁的外侧,所述外置槽体开口向上且与所述炉壁轮廓的母线一致,所述外置槽体用于盛放水,所述准备腔包括蒸汽进入管道、传送区、蒸汽输出管道、蒸汽机以及传送带,所述传送区横向贯穿所述准备腔,所述蒸汽进入管道设置于所述传送区侧方且连通所述传送区,所述蒸汽输出管道横向设置于所述传送区下方且连通所述蒸汽进入管道,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传送区且底部与所述蒸汽进入管道接触,所述蒸汽机设置于所述蒸汽进入管道的顶部,所述蒸汽机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钢铁原料;所述外置槽体中的水分吸收炉膛的热量蒸发成蒸汽,蒸汽进入所述蒸汽进入管道,所述蒸汽机获取蒸汽并启动,所述蒸汽机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传送带进行钢铁送料,所述蒸汽输出管道排出多余蒸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蒸汽输出管道连接冷凝管,蒸汽在所述冷凝管中冷却凝结成凝结水,所述蒸汽输出管道连接喷洒口,所述喷洒口将凝结水喷入蒸发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喷洒口的喷洒范围覆盖所述炉壁外侧的第一层的外置槽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准备腔还包括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倾斜,所述送料管道连接所述进料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送区的空间倾斜、所述传送带倾斜,所述传送区与所述传送带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送料管道的倾斜方向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炉壁内侧设置有热气导向片,所述热气导向片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端,所述热气导向片自身构成一个回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热气导向片弯曲为弧面且中心部分留有与所述进料口开口尺寸一致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提供钢铁原料通过的空间,所述热气导向片向所述进料口凸起,所述热气导向片的外侧用于疏导钢铁原料,所述热气导向片的内侧用于提供所述炉膛内的热蒸汽的导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蒸汽进入管道包括气压腔,所述气压腔包括气压门以及吸气口,所述气压门设置于所述气压腔的上端且连接所述蒸汽机,所述吸气口设置于所述气压腔下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气压门设置气压阈值,所述吸气口吸入蒸汽并传输至所述气压腔内部,所述气压腔内部气压增大,当所述气压腔内部的气压大于气压阈值时,所述气压门打开,蒸汽进入所述蒸汽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外部给水管,所述外部给水管连接所述外壳,所述外部给水管用于提供额外的水分。本专利技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水分的蒸发以及液化进行水蒸气在锻造炉中的循环,通过水蒸气驱动蒸汽机,使得蒸汽机能够带动传送带传动从而实现钢铁进料,这样可以实现自动进料,防止人工进料可能带来的危险;通过利用热量蒸发水分得到水蒸气,并通过水蒸气的循环进行进料工作,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锻造成本。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本专利技术锻造炉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锻造炉的准备腔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蒸汽进入管道中气压腔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考图1-3。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包括:炉壁1、炉膛2、准备腔3以及外壳4,所述准备腔3连接所述炉膛2,所述准备腔3一部分伸出所述外壳4,所述炉壁1与所述外壳4之间的空间作为蒸发区域,所述炉膛2用于烧融钢铁,所述炉壁1包括进料口5以及外置槽体6,所述进料口5设置于所述炉壁1的上端,所述外置槽体6设置于所述炉壁1的外侧,所述外置槽体6开口向上且与所述炉壁1轮廓的母线一致,所述外置槽体6用于盛放水,所述准备腔3包括蒸汽进入管道7、传送区8、蒸汽输出管道9、蒸汽机10以及传送带11,所述传送区8横向贯穿所述准备腔3,所述蒸汽进入管道7设置于所述传送区8侧方且连通所述传送区8,所述蒸汽输出管道9横向设置于所述传送区8下方且连通所述蒸汽进入管道7,所述传送带11设置于所述传送区8且底部与所述蒸汽进入管道7接触,所述蒸汽机10设置于所述蒸汽进入管道7的顶部,所述蒸汽机10连接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连接所述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用于输送钢铁原料。所述外置槽体6中的水分吸收炉膛2的热量蒸发成蒸汽,蒸汽进入所述蒸汽进入管道7,所述蒸汽机10获取蒸汽并启动,所述蒸汽机10通过所述齿轮12带动所述传送带11进行钢铁送料,所述蒸汽输出管道9排出多余蒸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蒸汽输出管道9连接冷凝管13,蒸汽在所述冷凝管13中冷却凝结成凝结水,所述蒸汽输出管道9连接喷洒口14,所述喷洒口14将凝结水喷入蒸发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喷洒口14的喷洒范围覆盖所述炉壁1外侧的第一层的外置槽体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准备腔3还包括送料管道15,所述送料管道15倾斜,所述送料管道15连接所述进料口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送区8的空间倾斜、所述传送带11倾斜,所述传送区8与所述传送带1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送料管道15的倾斜方向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炉壁1内侧设置有热气导向片16,所述热气导向片16位于所述进料口5的下端,所述热气导向片16自身构成一个回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包括:炉壁、炉膛、准备腔以及外壳,所述准备腔连接所述炉膛,所述准备腔一部分伸出所述外壳,所述炉壁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空间作为蒸发区域,所述炉膛用于烧融钢铁,其特征在于:/n所述炉壁包括进料口以及外置槽体,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炉壁的上端,所述外置槽体设置于所述炉壁的外侧,所述外置槽体开口向上且与所述炉壁轮廓的母线一致,所述外置槽体用于盛放水,所述准备腔包括蒸汽进入管道、传送区、蒸汽输出管道、蒸汽机以及传送带,所述传送区横向贯穿所述准备腔,所述蒸汽进入管道设置于所述传送区侧方且连通所述传送区,所述蒸汽输出管道横向设置于所述传送区下方且连通所述蒸汽进入管道,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传送区且底部与所述蒸汽进入管道接触,所述蒸汽机设置于所述蒸汽进入管道的顶部,所述蒸汽机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钢铁原料;/n所述外置槽体中的水分吸收炉膛的热量蒸发成蒸汽,蒸汽进入所述蒸汽进入管道,所述蒸汽机获取蒸汽并启动,所述蒸汽机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传送带进行钢铁送料,所述蒸汽输出管道排出多余蒸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包括:炉壁、炉膛、准备腔以及外壳,所述准备腔连接所述炉膛,所述准备腔一部分伸出所述外壳,所述炉壁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空间作为蒸发区域,所述炉膛用于烧融钢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壁包括进料口以及外置槽体,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炉壁的上端,所述外置槽体设置于所述炉壁的外侧,所述外置槽体开口向上且与所述炉壁轮廓的母线一致,所述外置槽体用于盛放水,所述准备腔包括蒸汽进入管道、传送区、蒸汽输出管道、蒸汽机以及传送带,所述传送区横向贯穿所述准备腔,所述蒸汽进入管道设置于所述传送区侧方且连通所述传送区,所述蒸汽输出管道横向设置于所述传送区下方且连通所述蒸汽进入管道,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传送区且底部与所述蒸汽进入管道接触,所述蒸汽机设置于所述蒸汽进入管道的顶部,所述蒸汽机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钢铁原料;
所述外置槽体中的水分吸收炉膛的热量蒸发成蒸汽,蒸汽进入所述蒸汽进入管道,所述蒸汽机获取蒸汽并启动,所述蒸汽机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传送带进行钢铁送料,所述蒸汽输出管道排出多余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出管道连接冷凝管,蒸汽在所述冷凝管中冷却凝结成凝结水,所述蒸汽输出管道连接喷洒口,所述喷洒口将凝结水喷入蒸发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口的喷洒范围覆盖所述炉壁外侧的第一层的外置槽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液循环的安全型钢铁锻造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腔还包括送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驰
申请(专利权)人:金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