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227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及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使内转角导电模块与模具其余部分绝缘;凸模绝缘套筒和纵通道绝缘衬套的设置,确保金属坯料与凸模压杆和凹模纵通道绝缘;内转角导电模块和组合式凹模套分别连接脉冲电源的两极;金属坯料变形过程中与内、外转角接触而接入回路,且由转角处坯料参与导电;脉冲电源应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挤压加工中通过调节脉冲电流参数控制变形区坯料的温度。利用脉冲电流取代传统的模具加热,辅助转角处金属坯料的塑性变形,防止出现褶皱和开裂,提高成品率,节省能源消耗,实现连续高效加工;有效地抑制晶粒过热长大,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极大地提高强度和塑性。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equal diameter angle extrusion assisted by pulse curr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ulse current assisted equal diameter angle extrusion device and method,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metal material processing. The insulating bush of the inner corner module insulates the inner corner conductive module from the rest of the mold; the setting of the convex mold insulating sleeve and the longitudinal channel insulating bush ensures that the metal blank is insulated from the convex mold pressing rod and the concave mold longitudinal channel; the inner corner conductive module and the combined concave mold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poles of the pulse power supply; the metal blank contacts the inner and outer corners in the process of deformation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which is connected by In the process of extrusio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blank in the deformation area is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pulse current. The pulse current is us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mold heating, assist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metal billet at the corner,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wrinkles and cracks, improve the yield, save energy consumption, realize continuous and efficient processing;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grain overheating growth, obtain uniform and fine grains, greatly improve the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加工
,特别涉及通过塑性变形改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领域,尤指一种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大塑性变形技术(SPD)通过累积塑性应变,有效地细化金属材料晶粒,获得高强度和高塑性的有效结合。等径角挤压技术(ECAP),由于设备简单、细化效果显著、易实现多道次变形、能制备大尺寸块体材料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一种SPD方法。经过检索目前的文献报道发现,许多学者已经采取等径角挤压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超细晶结构的铜合金、铝合金。然而由于塑性变形量太大、分布不均匀,导致制备的样品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褶皱、开裂,成品率较低,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另外,一些难变形金属(例如镁合金)的等径角挤压变形对温度极为敏感,通常需要在250℃以上进行。细化机理可描述为:加热条件下,随着塑性应变的累积,材料内部发生动态再结晶,转变为更细小的等轴状晶粒。传统的等径角挤压借助气氛加热炉或电阻加热管,须将整个模具加热至坯料的变形温度,坯料在一道次加工中经历“模内预热—挤压变形—留模保温”的过程,能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下。并且由于坯料经历的热过程时间较长,变形后不能立即冷却,诱发再结晶组织的受热长大,力学性能提升的效果不理想。进一步检索发现,专利号CN107812796A、CN106077118A、CN105170681A、CN107442592A等通过集成多道次连续变形、缩短卸料工序、引入超声辅助细化晶粒等方法,对传统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和工艺提出改进。然而,这些方案依然不能完全解决等径角挤压工艺的一系列问题。电流能够快速、精准地调控金属的塑性变形,包括降低流变应力,提高塑性变形极限等。Moon-JoKim等人在《ScriptaMaterialia》2014,75:58-61发表的“Electriccurrent-inducedannealingduringuniaxialtensionofaluminumalloy”一文中,证实了脉冲电流还具有降低金属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温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脉冲电流的独特优势,旨在利用脉冲电流改善等径角挤压样品的成形质量,减少能量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促进难变形金属在较低温度形成再结晶晶粒,更有效地提高金属坯料的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包括脉冲电源1、导电装置2、凸模压杆3、凸模绝缘套筒4、组合式凹模套5、纵通道绝缘衬套6、凹模纵通道模块7、纵通道模块调整螺栓8、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内转角导电模块10及凹模紧固螺栓11,所述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使内转角导电模块10与模具其余部分绝缘;凸模绝缘套筒4和纵通道绝缘衬套6的设置,确保金属坯料与凸模压杆3、凹模纵通道模块7绝缘;所述内转角导电模块10和组合式凹模套5分别连接脉冲电源1的两极;金属材料变形过程中与内、外转角接触而接入回路,且由转角处金属参与导电。所述的凹模纵通道模块7和组合式凹模套5对应位置设置凸起和凹槽,并设置纵通道模块调整螺栓8微调纵通道模块竖直位置,保证纵通道绝缘衬套6与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接触紧密,挤压通道精确连接。所述的凸模绝缘套筒4、纵通道绝缘衬套6、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材质采用耐热塑料层压板、云母板、碳化硅陶瓷或MACOR玻璃陶瓷。所述的脉冲电源1的输出电压范围6~3000V,输出电流范围1~30000A,频率范围1Hz~100kHz,脉冲宽度1μs~999ms,调节方式为幅值-脉宽调节或占空比调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依次将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内转角导电模块、凹模纵通道模块、纵通道绝缘衬套安装到组合式凹模套的指定位置,保证挤压通道孔位对齐后,拧紧凹模套紧固螺栓;微调纵通道模块调整螺栓,保证纵通道绝缘衬套与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紧密接触;凹模组装完毕,安置于压力机水平砧座;步骤二、将经过预处理的金属坯料打磨,表面涂抹润滑剂,置入凹模纵通道;组装凸模压杆和凸模绝缘套筒,并在凸模绝缘套筒外表面涂抹润滑剂,压入凹模,使金属坯料与内转角导电模块和组合式凹模套充分接触;步骤三、内转角导电模块和组合式凹模套分别经由接线柱和导电装置连接脉冲电源两极,设置适当的输出参数后开启脉冲电源,保持一定时间后坯料温度和回路电流达到稳定;步骤四、保持电源开启,对凸模压杆施加压力,使其按一定的挤压速率沿纵通道向下运动;金属坯料全部进入横通道后,停止施压,关闭脉冲电源,凸模压杆上行移出;步骤五、准备下一块金属坯料,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将前一块坯料顶出,完成一道次转角挤压变形。结合实际的力学性能要求,对完成单道次挤压变形的坯料,可以旋转一定角度再次置入挤压模具,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五,实现多道次挤压变形。所述的凸模压杆下行速度为0.01~10mm/s,作用在压杆上的最大压力为1000kN。所述的润滑剂,在不同的挤压温度下可以选择含有石墨、二硫化钼、氮化硼的合成润滑脂。所述的金属坯料的材质为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金属基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脉冲电流辅助转角处金属的挤压变形,有效地改善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防止出现褶皱和开裂,提高成品率。2、本专利技术用脉冲电流取代传统的模具加热,加热快速、温度精准,省去了传统等径角挤压的模具预热工步,有利于实现连续高效加工。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等径角挤压方法,坯料中脉冲电流的作用区域集中在发生剪切变形的位置,电流方向与最大剪切应变平面平行,电流的利用效率很高,节省能源消耗。4、本专利技术基于脉冲电流促进金属在较低温度发生动态再结晶的独特优势,在等径角挤压加工中降低热量输入,抑制晶粒过热长大,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极大地提高强度和塑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的模具零件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方法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经4道次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后的AZ61镁合金与原始材料的拉伸性能曲线对比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经4道次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后的AZ6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成像照片。图中:1、脉冲电源;2、导电装置;3、凸模压杆;4、凸模绝缘套筒;5、组合式凹模套;6、纵通道绝缘衬套;7、凹模纵通道模块;8、纵通道模块调整螺栓;9、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10、内转角导电模块;11、凹模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电源(1)、导电装置(2)、凸模压杆(3)、凸模绝缘套筒(4)、组合式凹模套(5)、纵通道绝缘衬套(6)、凹模纵通道模块(7)、纵通道模块调整螺栓(8)、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内转角导电模块(10)及凹模紧固螺栓(11),所述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使内转角导电模块(10)与模具其余部分绝缘;凸模绝缘套筒(4)和纵通道绝缘衬套(6)的设置,确保金属坯料与凸模压杆(3)、凹模纵通道模块(7)绝缘;所述内转角导电模块(10)和组合式凹模套(5)分别连接脉冲电源(1)的两极;金属材料变形过程中与内、外转角接触而接入回路,且由转角处金属参与导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电源(1)、导电装置(2)、凸模压杆(3)、凸模绝缘套筒(4)、组合式凹模套(5)、纵通道绝缘衬套(6)、凹模纵通道模块(7)、纵通道模块调整螺栓(8)、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内转角导电模块(10)及凹模紧固螺栓(11),所述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使内转角导电模块(10)与模具其余部分绝缘;凸模绝缘套筒(4)和纵通道绝缘衬套(6)的设置,确保金属坯料与凸模压杆(3)、凹模纵通道模块(7)绝缘;所述内转角导电模块(10)和组合式凹模套(5)分别连接脉冲电源(1)的两极;金属材料变形过程中与内、外转角接触而接入回路,且由转角处金属参与导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纵通道模块(7)和组合式凹模套(5)对应位置设置凸起和凹槽,并设置纵通道模块调整螺栓(8)微调纵通道模块竖直位置,保证纵通道绝缘衬套(6)与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接触紧密,挤压通道精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绝缘套筒(4)、纵通道绝缘衬套(6)、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9),材质采用耐热塑料层压板、云母板、碳化硅陶瓷或MACOR玻璃陶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电源(1)的输出电压范围6~3000V,输出电流范围1~30000A,频率范围1Hz~100kHz,脉冲宽度1μs~999ms,调节方式为幅值-脉宽调节或占空比调节。


5.一种脉冲电流辅助的等径角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依次将内转角模块绝缘衬套、内转角导电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宇徐虹黄钰周游国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