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03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换液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两个输液管孔,所述至少两个输液管孔平行设置,位于至少两个输液管孔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液管开启或关闭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顶压组件以及用于控制顶压组件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顶压组件包括电机和顶压件,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顶压件与所述输液管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出端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可交替并垂直于输液管孔的方式伸入到输液管孔内并对输液管进行卡紧或放松,所述驱动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安全性高,实现静脉输液自动换液,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幅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fluid 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luid change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infusion tube holes, the at least two infusion tube holes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a control component for controlling the opening or closing of the infusion tub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t least two infusion tube holes; the control component includes at least two top pressure components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and the top pressure compon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top pressure The top pressure component includes a motor and a top pressure piece, the power input end of the top pressure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motor, the top pressure piece is one-to-on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fusion tube hole, and the power output end of the top pressure piece can be alternately and vertically extended into the infusion tube hol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drive motor, and the infusion tube can be clamped or relaxed, The drive motor is controlled by a control uni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high safety, realizing the automatic fluid chang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reducing the work intensity of the medical staff and greatly improving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medical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换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自动换液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医疗治疗中,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快速达到治疗效果,一般采取多瓶注射液一次输入的治疗方式,因此需要在一瓶注射液滴注完成后,换到下一瓶注射液继续输液。传统的方式是由医护人员、病人和病人家属时刻关注注射液的滴注情况,在一瓶即将滴注完成时完成人工换液工作,通常这种换液工作是由就医处的医护人员完成,因此无形中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如果未注意到注射液已经用完,此时因压力变化,会导致血液倒流回输液管,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换液器,病人输液过程中能够至少提供两个药液瓶,并在输液过程中保证两个药液瓶稳定地交替输出药液,在药液切换过程中,无需专人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换液器,病人输液过程中能够至少提供两个药液瓶,并在输液过程中保证两个药液瓶稳定地交替输出药液,在药液切换过程中,无需专人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换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两个输液管孔,所述至少两个输液管孔平行设置,位于至少两个输液管孔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液管开启或关闭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顶压组件以及用于控制顶压组件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顶压组件包括电机和顶压件,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顶压件与所述输液管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出端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可交替并垂直于输液管孔的方式伸入到输液管孔内并对输液管进行卡紧或放松,所述驱动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进一步,所述顶压件包括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套使用的螺套,所述螺套的一端端部为盲端,所述螺套的盲端底部外侧同轴固定设置有顶压柱,所述螺杆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动力输出端与螺套螺纹配合。所述顶压件在电机带动下沿螺杆轴向方向做直线伸缩运动,推动顶压柱穿过过孔伸入到输液导管内或从输液导管中缩回,实现截止或导通。所述顶压柱末端为楔形结构,能够使得顶压柱与输液管之间具有更小的接触面积,施加的应力更加集中,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对输液管的阻断效果,并且能够实现完全阻断。进一步,所述壳体设置有顶压组件安装腔,所述顶压组件安装腔包括依次设置电机安装腔、螺杆安装腔以及螺套安装腔,所述螺杆安装腔在轴线方向设置有与于输液管孔轴线垂直并输液管孔连通的过孔,所述顶压柱通过过孔进出输液管孔。进一步,所述螺套安装腔内平行于所述螺杆轴向方向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螺套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导向杆,所述螺套在螺杆的驱动下可沿导向杆单自由度往复运动。进一步,所述螺杆的外侧壁径向向外凸起形成环状结构的定位凸起,所述螺套安装腔的侧壁径向下沉形成环状结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嵌入于定位槽中。所述定位槽轴向限位,保证螺杆以及螺套能够稳定配合,确保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其中,定位槽的尺寸略大于定位凸起的尺寸,使得定位槽不会对螺杆的转动产生影响。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检测药液是否滴注完毕的检测模块、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以及指示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指示信号输出端与指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电路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命令控制电机工作。所述控制器采用现有的PLC或单片机,电机驱动电路及指示模块都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两个金属极板以及电容检测电路,所述两个金属极板设置于输液管孔内且组成电容结构,两个金属极板连接于电容量测电路的回路中,所述电容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两个金属极板组成的电容结构,当电容两极间输液导管中有药液流经时,电容两极间的介质介电常数比较高,电容值比较大;反之,当电容两极间输液导管中无药液流经时,电容两极间的介质介电常数比较低。电容量测单元通过量测电容值的变化,来判断输液管孔中的液体是否滴注完毕,并将此信息传输至控制器。电容量测单元为测量电容的集成电路或专用电路,所述专用电路为测LC振荡频率法电路或测RC充放电时间法电路。进一步,所述指示模块包括蜂鸣器和指示灯,所述蜂鸣器和指示灯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指示信号输出端连接。输液导管中的液体滴注完毕,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顶压件的顶压柱通过过孔伸入输液导管,卡紧输液导管,使其处于截止状态,并控制随后一个顶压柱缩回所述顶压组件腔内,导通随后一侧输液导管。在此过程中,蜂鸣器蜂鸣一次或多次,提示已经进行一次自动换液;输液导管导通时指示灯亮起,反之,熄灭。进一步,所述输液管孔内设置有用于对输液管进行定位的定位件,比如采用孔径略小于输液管外径的橡胶圈,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换液器,病人输液过程中能够至少提供两个药液瓶,并在输液过程中保证两个药液瓶稳定地交替输出药液,在药液切换过程中,无需专人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本技术通过医用一次性输液软管插入本技术的输液管孔中,自动换液器在截至或导通过程中不与药液发生任何形式的物理、化学接触,不会对药液造成污染,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腔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换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至少两个输液管孔2,至少两个输液管孔2平行设置,位于至少两个输液管孔2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液管开启或关闭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顶压组件以及用于控制顶压组件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顶压组件包括电机11和顶压件,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11传动连接,所述顶压件与所述输液管孔2一一对应且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出端在驱动电机11的作用下可交替并垂直于输液管孔2的方式伸入到输液管孔2内并对输液软管进行卡紧或放松,所述驱动电机11由控制单元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换液器有两个输液管孔,故顶压组件也为两组。为有效利用输液管孔2之间的有限空间,两组顶压组件为上下设置且动力输出方向相反,使顶压组件的顶压柱101与输液管孔2一一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顶压件包括螺杆103以及与螺杆配套使用的螺套102,螺套102的一端端部为盲端,螺套102的盲端底部外侧同轴固定设置有顶压柱101,螺杆103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1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螺杆103的动力输出端与螺套102螺纹配合。顶压柱101末端为楔形结构,能够使得顶压柱与输液管之间具有更小的接触面积,施加的应力更加集中,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对输液管的阻断效果,并且能够实现完全阻断。当然,传动连接采用现有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换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两个输液管孔,所述至少两个输液管孔平行设置,位于至少两个输液管孔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液管开启或关闭的控制组件;/n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顶压组件以及用于控制顶压组件工作的控制单元;/n所述顶压组件包括电机和顶压件,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顶压件与所述输液管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出端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可交替并垂直于输液管孔的方式伸入到输液管孔内并对输液管进行卡紧或放松,所述驱动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两个输液管孔,所述至少两个输液管孔平行设置,位于至少两个输液管孔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液管开启或关闭的控制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顶压组件以及用于控制顶压组件工作的控制单元;
所述顶压组件包括电机和顶压件,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顶压件与所述输液管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顶压件的动力输出端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可交替并垂直于输液管孔的方式伸入到输液管孔内并对输液管进行卡紧或放松,所述驱动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件包括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套使用的螺套,所述螺套的一端端部为盲端,所述螺套的盲端底部外侧同轴固定设置有顶压柱,所述螺杆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动力输出端与螺套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顶压组件安装腔,所述顶压组件安装腔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机安装腔、螺杆安装腔以及螺套安装腔,所述螺杆安装腔在轴线方向设置有与于输液管孔轴线垂直并输液管孔连通的过孔,所述顶压柱通过过孔进出输液管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动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安装腔内平行于所述螺杆轴向方向固定设置有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益民何发东何超秦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安碧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