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底座及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84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底座及电压力锅。电压力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遮盖部,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遮盖部覆盖在所述通孔的口部,所述遮盖部的边缘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缝隙。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电压力锅底座上设置有遮盖部,通过该遮盖部的作用,便于将通孔遮盖住,此时,从电压力锅底座的外部观看,不会看见电压力锅的内部结构,与此同时,通过遮盖部与通孔之间的缝隙,便于将电压力锅底座上的液体排放出去。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压力锅底座既能将水等液体顺利排出底座,又能排除因开设通孔带来的安全问题,避免电路板出现进水、电路短路等安全问题。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base and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base and a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The base of th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includes a base body and a cover par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cover part is covered on the opening part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edge of the cover part has a gap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Because the base of th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ing part, through the function of the covering part, it is convenient to cover the through hole. At this tim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will not be seen when viewed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base of th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covering part and the through hole, it is convenient to discharge the liquid on the base of th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base of th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smoothly discharge water and other liquids from the base, but also eliminate safety problems caused by opening through holes, so as to avoid safety problems such as water inflow and short circuit of the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压力锅底座及电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底座及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现有电压力锅产品,一般都会在锅底设置感温杯来探测温度,以实现对食物烹饪程序的设定。感温杯穿过保温罩和发热盘中心的通孔,抵接在锅底。为了使感温杯能准确探测锅底温度,感温杯内部需要设置弹簧以使感温杯能紧贴锅底,且能上下活动,所以感温杯与安装感温杯的保温罩和发热盘上的通孔之间有间隙。因感温杯探温需要,感温杯与发热盘和保温罩中心的通孔之间有间隙,故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水等液体会从此间隙渗入底座。造成安装在底座上的电路板存在进水、电路短路等安全问题。普通的通孔,虽然排水容易,但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手指触及底座内部带电部件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底座及电压力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底座存在手指触及底座内部带电部件的风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遮盖部,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遮盖部覆盖在所述通孔的口部,所述遮盖部的边缘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缝隙。进一步地,所述遮盖部为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内表面的沉台。进一步地,所述沉台的外周设置有连接部和内凹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本体连接,所述内凹部的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口部围设形成所述缝隙。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内凹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和多个所述内凹部沿所述沉台的外周交替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沉台的外周侧壁面垂直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沉台的外周侧壁面从所述底座本体的内表面处开始朝向所述沉台的内部倾斜。进一步地,所述沉台包括搭接部和导向槽,所述搭接部设置在所述沉台的外周并与所述底座本体连接,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沉台的底面以与所述底座本体围设形成所述缝隙。进一步地,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底座本体一体成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底座本体通过注塑方式一体成型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上述的电压力锅底座。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中的电压力锅底座上设置有遮盖部,通过该遮盖部的作用,便于将通孔遮盖住,此时,从电压力锅底座的外部观看,不会看见电压力锅的内部结构,与此同时,通过遮盖部与通孔之间的缝隙,便于将电压力锅底座上的液体排放出去。可见,本技术的电压力锅底座既能将水等液体顺利排出底座,又能排除因开设通孔带来的安全问题,避免电路板出现进水、电路短路等安全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电压力锅底座的立体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的A区域的放大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电压力锅底座的仰视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电压力锅的煲体的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底座本体;11、通孔;20、沉台;21、连接部;22、内凹部;30、缝隙;40、发热盘;50、内锅;60、感温杯;70、保温罩。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本实施例中的电压力锅包括外壳、电压力锅底座、发热盘40、内锅50、感温杯60以及保温罩70。其中,电压力锅底座安装在外壳的底部,保温罩70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感温杯60安装在保温罩70的底部中央,发热盘40安装在保温罩70内,内锅50安装在保温罩70内,并通过发热盘40对内锅50进行加热。感温杯60在安装的过程中,设置有弹簧以使感温杯60与内锅50底面紧贴,感温杯60与安装感温杯60的保温罩70和发热盘40的通孔之间具有间隙,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水等液体从此间隙渗入电压力锅底座,容易造成安装在电压力锅底座上的电路板存在进水、电路短路等安装问题。为此,本实施例中的电压力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0,该底座本体10上设置有通孔11,该通孔11的设置便于将水等液体顺利从底座本体10上排出,同时,由于设置通孔11,会使得电压力锅底座存在手指触及底座内部带电部件的风险,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电压力锅底座上还设置有遮盖部,该遮盖部覆盖在通孔11的口部,且该遮盖部的边缘设置有与通孔11连通的缝隙30。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压力锅底座上设置有遮盖部,通过该遮盖部的作用,便于将通孔11遮盖住,此时,从电压力锅底座的外部观看,不会看见电压力锅的内部结构,与此同时,通过遮盖部与通孔11之间的缝隙30,便于将电压力锅底座上的液体排放出去。可见,本技术的电压力锅底座既能将水等液体顺利排出底座,又能排除因开设通孔11带来的安全问题,避免电路板出现进水、电路短路等安全问题。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遮盖部为设置在底座本体10内表面的沉台20,通过沉台20将通孔11遮盖,能够有效解决开设通孔11造成的用户的手指容易触及电压力锅底座内部的带电部件的问题。此外,将遮盖部设置为沉台20,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遮盖部设置为遮盖片等结构,只要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便于在电压力锅底座上形成缝隙30,本实施例中的沉台20的外周设置有连接部21和内凹部22,实际生产时,连接部21与底座本体10连接,保证沉台20能够稳定地将通孔11遮盖,内凹部22的侧壁与通孔11的口部围设形成缝隙30,便于将电压力锅底座上的液体从缝隙30输送至通孔11内,进而将电压力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压力锅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10)和遮盖部,所述底座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1),所述遮盖部覆盖在所述通孔(11)的口部,所述遮盖部的边缘具有与所述通孔(11)连通的缝隙(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力锅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10)和遮盖部,所述底座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1),所述遮盖部覆盖在所述通孔(11)的口部,所述遮盖部的边缘具有与所述通孔(11)连通的缝隙(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为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10)内表面的沉台(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20)的外周设置有连接部(21)和内凹部(22),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底座本体(10)连接,所述内凹部(22)的侧壁与所述通孔(11)的口部围设形成所述缝隙(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和所述内凹部(2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21)和多个所述内凹部(22)沿所述沉台(20)的外周交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兰吴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