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益智无损伤蛙类垂钓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67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不仅可以在室内,也可在野外如河流、池塘和稻田垂钓蛙类的装置,具体的讲就是一种便携式高效的益智无损伤蛙类垂钓器,本诱捕器是由横杆、竖杆、环扣、硅胶球、尼龙绳、收线器、回收蛙类桶制作而成,本新型蛙类垂钓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解决了通过诱捕蛙类起到休闲娱乐的作用,具有省时、省力、操作方便,钓捕后还可将蛙类放生,对蛙类无损伤,不损害生物生态环境,为渔业创造了更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还可以陶怡情操,尤其适合小孩和老人,促进了休闲游钓项目的发展,提高了生活品质。

A kind of fishing device for frog without damage

The invention is a device for catching frogs not only in the room, but also in the field, such as rivers, ponds and rice fields. In particular, it is a portable and efficient puzzle non-destructive frog fishing device. The trap is made of horizontal bar, vertical bar, ring buckle, silica gel ball, nylon rope, thread catcher and recovered frog bucket. The new frog fishing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easy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t is simple and low-cost, which solves the role of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by trapping frogs. It is time-saving, labor-saving and easy to operate. After catching, the frogs can be released without damage to the frogs and the biologi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creates more social,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fishing industry. It can also cultivate the sentiment of Tao Yi, which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and promotes the leisure fishing project.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智无损伤蛙类垂钓器
本实用属于渔业休闲设备
,尤其涉及是一种便携式益智无损伤蛙类垂钓器。
技术介绍
休闲游钓渔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作为健康的游乐活动之一,发展非常快,它不污染环境,并且可以带动餐饮业、钓饵制造业、钓具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休闲游钓渔业不仅可以休闲娱乐,促进渔业经济发展,也可以带旺旅游业,起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可以陶怡情操,尤其适合小孩和老人,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垂钓是一项有趣的休闲运动,广泛的应用于休闲游钓渔业中。垂钓可以说是一种将动与静完美结合的运动,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垂钓有非常多的益处,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理,性格磨练,养生保健,缓解压力。蛙类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即蛙类的生活中需要有水域和陆地,蛙类的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而成体都需要生活在近水的潮湿环境中。蝌蚪是杂食性动物,而成体的蛙类是捕食性动物,蛙类在水中直接用下颌捕捉猎物,在陆地上使用舌头捕捉猎物,食物种类以昆虫为主,约占总食物的75%。蛙类的眼睛对动的东西很灵敏,对不动的东西却无动于衷。蛙类的眼睛既对“前端圆圆的快速移动的物体”特别敏感——有这样特征的是它喜欢吃的昆虫,也对那些“有很大的阴影的快速运动”的天敌特别敏感。而对与它的生存没有意义的事物,如不动的或摇动的树木和草叶则都没有反应。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蛙类眼睛的视网膜由三层细胞组成:光感受细胞层,中间联系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传统的捕蛙方法一般是人工捕蛙,但因青蛙弹跳力强,警惕性高,靠人力捕捉十分困难。还有一种方法是钩钓,若用渔具钩钓易划破蛙的口部,对蛙造成伤害,并且钓钩还容易伤人。以上捕蛙的方法很难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也无法作为健康的游乐活动。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简易便携的益智无损伤的垂钓方法应用于休闲游钓渔业。在专利检索中查有一种智能青蛙诱捕器(申请号:201811226208.X)、一种青蛙诱捕器(申请号:201811226213.0)、一种青蛙诱捕装置(申请号:201721893376.5),在专利检索中也查有青蛙的高效养殖技术,但仅上述的几种方法,只适用于青蛙规模化养殖中,无法应用到休闲游钓渔业中,并且无法起到休闲娱乐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益智无损伤蛙类器,结构简单,取材容易,成本低,不造成损伤,材料新颖,操作容易,无年龄限制,推广普及容易。可应用于休闲游钓渔业中,可起到休闲娱乐,修身养性,陶怡情操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休闲渔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于休闲游钓项目中,针对垂钓蛙类困难,专利技术了一种益智无损伤蛙类垂钓器。该便携式垂钓器器在不拉网,不通电,不费力的情况下,一人就可简单操作,进行蛙类垂钓。该便携式垂钓器也可在自然水域,如湖泊、河道中进行青蛙钓捕,并且可以在不费力,不弯腰的情况下将青蛙放生,实现休闲娱乐的同时不破化生态环境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益智无损伤蛙类器,包括横杆、竖杆、固定环、硅胶球、尼龙绳、收线器、回收青蛙桶。该便携式青蛙诱捕器是由竹木的横杆和竖杆改组而成,在横杆和竖杆上加有固定扣,尼龙绳从中穿过,在尼龙绳的末端挂有硅胶球。待垂钓蛙类成功后,利用收线器收线,将蛙类放入回收桶中,等到蛙类垂钓结束将青蛙放生时,踩住脚踏件,固定在回收桶上的搭扣上移,活动桶壁下落,就可将蛙类自动放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其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比较生态地垂钓蛙类:首先,利用蛙类的视力只能分辨活的物体,选择合适的硅胶球大小,可以垂钓蛙类,因蛙类有时生活在浅水水域,硅胶球的密度为1.2,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也可沉入水底钓捕硅胶球。在起捕时,因竖杆上有固定扣,尼龙绳不易晃动,蛙类不易掉落。本便携蛙类垂钓器,横杆的长度是竖杆的两倍,长度可根据距水体的距离改变。其次,在钓捕时,无需诱食剂,既可节省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又不污染水体,比较环保生态。2.本专利技术横杆和竖杆相交,防止杆尖扎到小孩眼睛。3.本专利技术无损伤蛙类垂钓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简单,成本低廉。4.本专利技术无需下水,人可在岸边投放和操作接收,操作轻松,劳动强度低。5.本专利技术设计简单,材料取材容易,制作也简单,可以商品化批量制作。6.采用本专利技术,垂钓的蛙类放入蛙类回收桶中,待钓捕结束后,踩住脚踏件,搭扣上移随即活动桶壁下落,无需弯腰,即可将青蛙放生。无需费力,老人小孩都可操作,没有年龄限制。7.本专利技术区别于使用钓钩钓取,使用不会使蛙类受伤的硅胶球,对蛙类不会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钓捕器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蛙类回收桶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蛙类回收桶侧面结构横切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蛙类回收桶侧面结构纵切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演示图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演示图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演示图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演示图4。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演示图5。图中,1为收线器a,2为收线器b,3为固定环a,4为横杆,5为固定环b,6为竖杆,7为固定环c,8为固定环d,9为尼龙绳,10为硅胶球,11为活动桶壁,12为搭扣,13为连接杆,14为脚踏件,15为网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1为收线器,2为横杆,3为竖杆,4为固定环,5为尼龙绳,6为硅胶球,7为活动桶壁,8为搭扣,9为连接杆,10为脚踏件。此便携钓捕器材质可以竹木或塑料,韧性大,弹性好,比较轻便,不会增加起捕时的负担,使用方便,没有使用年龄限制。蛙类回收桶的材质可以是PP(聚丙烯)或PE(聚乙烯)或其他塑胶,毒性小,对蛙类身体不会造成伤害,并且不破坏生态环境。横杆与竖杆垂直相交,首先为绳子起到固定作用,并且可以防止杆尖伤害眼睛。绳子通过收线器与固定环与硅胶球相连,绳子可根据具体情况,可长可短,这样绳子在固定环内可减少摆动,防止蛙类因摆动掉落。绳子的材质采取尼龙绳,与其它材质绳子相比,比较结实,不容易断,安全性较高。蛙类回收桶内有一网兜,外有两部分桶壁合成的,一桶壁为固定,一桶壁为活动桶壁,两部分由两搭扣相连,采取杠杆原理,当脚踏住脚踏件时,两搭扣上移,活动桶壁自由下落,无需弯腰费力即可将蛙类放生,老人也可方便操作。可在稻田、河流等处垂钓,晃动的硅胶球吸引蛙类,待蛙类垂钓成功后,使用收线器收线,收线器b拉到收线器a处,因为有三个固定环,所以尼龙绳的晃动减弱,使蛙类不易掉落,待蛙类适应稳定后,即可将蛙类放入蛙类回收桶即可,等到垂钓结束后,脚踩脚踏件,搭扣上移,活动桶壁下落,即可简单便携放生蛙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投放与实施步骤如下。本专利技术可在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垂钓不受水域底质限制,投放区域可以在水域岸边,也可在近岸水域投放,。因硅胶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可以自行沉于水底,并且硅胶球可以摆动,模拟移动的昆虫,便于蛙类垂钓。随之垂钓结束后,还可将蛙类放生,既起到了休闲娱乐的作用,还响应了国家不随意捕捉蛙类的政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智无损伤蛙类垂钓器,是由横杆、竖杆、硅胶球、尼龙绳、收线器、回收蛙类桶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智无损伤蛙类垂钓器,是由横杆、竖杆、硅胶球、尼龙绳、收线器、回收蛙类桶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智无损伤垂钓器器的特征是:硅胶球的大小最好仿制昆虫的大小,0.5cm-0.8cm为宜,不超过一般青蛙的口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硅胶球的材质为硅胶且为实心球,密度为1.2大于水的密度,可沉入水底,诱捕容易,诱捕效率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横杆是竖杆两倍长,横杆和竖杆上都有固定环,尼龙绳从环扣穿过,起到固定作用,在钓捕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胜吕若萱赵燕朱波润徐丙莲张芯玮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