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小嬿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1447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属于输电线路防雷保护装置领域,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子、上框体、套筒、气丸底座、气丸、下框体和喷气孔,触发信号输入端子设置在气丸底座上,气丸底座与气丸连接设置,套筒套设在气丸的外侧,上框体与下框体可拆卸连接,且上框体与下框体卡套在套筒和气丸底座的外侧,喷气孔设置在下框体上。本装置可以提升固相式灭弧防雷装置安全能力,在外部结构没有强化的条件下,不会损坏外部结构。本装置通过提高产气外部结构的密封强度来增强气体压强,使产气材料燃料燃烧更充分,产气更集中且方向可控,进一步提升灭弧效果。

A combined gas superchar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gas pressurization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lines, including trigger signal input terminal, upper frame, sleeve, air shot base, air shot, lower frame and air jet hole. The trigger signal input terminal is arranged on the air shot base, the air shot ba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shot, the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air shot, and the upper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frame The upper frame and the lower frame are clamp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sleeve and the air shot base, and the air jet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frame. The device can improve the safety ability of solid-phase arc extinguishing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and will not damage the external structure without strengthening the external structure. The device enhances the gas pressure by improving the sealing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structure of the gas production, so that the gas production material fuel combustion is more sufficient, the gas production is more centralized and the direction is controllable, further improving the arc extinguish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防雷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防雷一直都是电力部门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雷电故障仍然是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输电线路发生雷击,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随之而起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绝缘子串烧毁及烧断导线事故。现有的输电线路防雷装置主要使用输电线路防雷保护间隙装置,但是现有的防雷保护间隙装置使用的防雷关键是使用气体发生器进行灭弧处理。但是现有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灭弧效果不好,气体发生装置喷射的气体方向不可控,同时喷射气体压强不够高,喷射的时间短,气体生成材料不能完全燃烧,从而导致不能完全的把电弧喷灭。经过多年研究,经过在持续研究过程以及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对于一些特殊场合和更高的电压等级,需要更大的灭弧气体压力,因此提出了一种气体增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气体发生装置的气体压强和灭弧气体时间不能满足特殊场合和更高的电压等级的技术问题。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子、上框体、套筒、气丸底座、气丸、下框体和喷气孔,所述触发信号输入端子设置在气丸底座上,所述气丸底座与气丸连接设置,所述套筒套设在气丸的外侧,所述上框体与下框体可拆卸连接,且上框体与下框体卡套在套筒和气丸底座的外侧,所述喷气孔设置在下框体上,所述气丸被触发燃烧产生气体,所述套筒对气体产生径向约束,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结合对气体产生轴向约束,所述气丸内燃料燃烧速度加快,气体从喷气孔喷出,套筒与框体内压强增大,喷气孔处的弯矩提高,高气压气流喷射。所述上框体、下框体和套筒均设置为硬质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上框体与下框体通过设置框体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框体连接件为圆筒螺纹连接件、卡扣连接件、滑轨连接件、旋转错位连接件和倒钩旋转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均设置为圆桶结构,两个圆桶结构开口相对,且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弧形滑轨连接,所述上框体上设置有触发信号输入孔,触发信号输入孔上设置有防水圈。进一步地,所述上框体与下框体均设置为凹框结构,两个凹框结构开口相对,且通过卡扣连接、滑轨连接或者旋转错位连接,上框体上设置有触发信号输入孔,触发信号输入孔上设置有防水圈。进一步地,上述方案还包括密封圈垫,所述密封圈垫设置在喷气孔的边缘处,所述密封圈垫设置在下框体与气丸之间,并紧密接触设置。进一步地,套筒设置为圆桶结构,所述圆桶结构底部设置有圆桶喷气口,所述圆桶喷气口的中心与喷气孔的中心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套筒由若干个可拆卸的圆箍组成,圆箍与圆箍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丸包括材料束缚层、火药和固氧或者液氧,所述火药和固氧或者液氧混合密封放置在材料束缚层内,材料束缚层破裂压力值远小于框体内压力增量值。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信号输入端子通过设置若干根发热电阻丝与气丸内部的火药接触设置,若干根发热电阻丝并联设置,且与触发信号输入端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框体、下框体、套筒和材料束缚层为同类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上框体和套筒的厚度与火药的量成正比。进一步地,所述喷气孔的大小为5-8mm,所述气丸产生的气体从喷气孔喷出。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装置可以提升固相式灭弧防雷装置安全能力,在外部结构没有强化的条件下,不会损坏外部结构。(2)本装置通过提高产气外部结构的密封强度来增强气体压强,使产气材料燃料燃烧更充分,产气更集中且方向可控,进一步提升灭弧效果。(3)本装置通过高强度包裹使产气材料燃速加快,燃烧完整性提高,燃烧更充分,套筒对气流进行径向约束,框体对气流进行轴向约束,套筒与框体内压强增大,喷气孔处的弯矩提高,高气压气流喷射,气丸内的产气材料完全燃烧后都不会产生爆轰,套筒对气丸的周围进行包围,上框体与下框体对气丸底座和气丸进行前后卡位,套筒对气流进行径向约束,上框体与下框体对气流进行轴向约束,气丸内的增量压力迅速增大,气丸内的产气材料(火药)燃烧的速度更快,达到气体压力大于喷气孔处的材料束缚层破裂极限压力时,高压气体从喷气孔喷出,并且把喷气孔的孔径改小,喷气孔处的材料的弯矩变大,内部产生的气体压力增大,并且喷气的方向可控,同时喷气灭弧的时间更长,灭弧的反应时间更快,达到灭弧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框体螺纹连接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框体螺纹连接另一种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框体滑轨连接结构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框体滑轨连接另一种结构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阻丝设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灭弧效果和普通气体发生器灭弧效果对比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套筒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套筒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框体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框体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触发信号输入端子、2-上框体、3-套筒、4-气丸底座、5-气丸、6-下框体、7-喷气孔、8-密封圈垫、9-框体连接件、10-圆箍、11-触发信号输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以下是对本专利技术所用到的一些技术原理进行说明:弯矩是受力构件上的内力矩的一种。通俗的说法:弯矩是一种力矩。它的标准定义为:与横截面垂直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偶矩;计算公式:M=θ·EI/L,θ为转矩,EI为转动刚度,L为杆件的有效计算长度。根据弯矩的特征,由于高强度包裹使产气材料燃速加快,燃烧完整性提高,燃烧更充分,套筒对气流进行径向约束,框体对气流进行轴向约束,套筒与框体内压强增大,喷气孔处的弯矩提高,高气压气流喷射。由于出气口处强度远小于包裹层的强度,会产生很大的弯矩,使喷射气流集中且强烈,灭弧效果大大提升;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未包裹的出气口面积大小来控制压力增量,使产气材料本身的基础压力与包裹层增量压力之和远远大于产气材料破裂的临界压力。燃速与压力的关系满足以下公式:un=a+bPv;压力对燃速的影响最大,一定范围内,压力越大,燃速越大,压力大可能转为爆轰。炸药燃烧转爆轰机理:密封强度提高,燃烧产物来不及扩散,使反应区的压力不断增加,导致燃速也增加,当燃速达到临界值时,燃烧被破坏转变为爆轰。炸药燃烧过程是以燃烧反应波的形式传播的,燃烧波在传播中反应区的能量是通过热传导、辐射以及燃烧气体产物的扩散作用向外传播的,因此,燃烧传播速度与炸药性质、压力、装药直径和有无外壳等因素有关。炸药燃速随压力增大的原因:1、压力大,气相活化分子的碰撞机会大,气相反应速度大;2、压力大,气相高温产物向凝聚相炸药内部渗透作用增大。故此,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子(1)、上框体(2)、套筒(3)、气丸底座(4)、气丸(5)、下框体(6)和喷气孔(7),所述触发信号输入端子(1)设置在气丸底座(4)上,所述气丸底座(4)与气丸(5)连接设置,所述套筒(3)套设在气丸(5)的外侧,所述上框体(2)与下框体(6)可拆卸连接,且上框体(2)与下框体(6)卡套在套筒(3)和气丸底座(4)的外侧,所述喷气孔(7)设置在下框体(6)上,所述气丸(5)被触发燃烧产生气体,所述套筒(3)对气体产生径向约束,所述上框体(2)和下框体(6)结合对气体产生轴向约束,所述气丸(5)内燃料燃烧速度加快,气体从喷气孔(7)喷出,所述上框体(2)、下框体(6)和套筒(3)均设置为硬质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子(1)、上框体(2)、套筒(3)、气丸底座(4)、气丸(5)、下框体(6)和喷气孔(7),所述触发信号输入端子(1)设置在气丸底座(4)上,所述气丸底座(4)与气丸(5)连接设置,所述套筒(3)套设在气丸(5)的外侧,所述上框体(2)与下框体(6)可拆卸连接,且上框体(2)与下框体(6)卡套在套筒(3)和气丸底座(4)的外侧,所述喷气孔(7)设置在下框体(6)上,所述气丸(5)被触发燃烧产生气体,所述套筒(3)对气体产生径向约束,所述上框体(2)和下框体(6)结合对气体产生轴向约束,所述气丸(5)内燃料燃烧速度加快,气体从喷气孔(7)喷出,所述上框体(2)、下框体(6)和套筒(3)均设置为硬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2)与下框体(6)通过设置框体连接件(9)可拆卸连接,所述框体连接件(9)为圆筒螺纹连接件、卡扣连接件、滑轨连接件、旋转错位连接件和倒钩旋转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2)和下框体(6)均设置为圆桶结构,两个圆桶结构开口相对,且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弧形滑轨连接,所述上框体(2)上设置有触发信号输入孔(11),触发信号输入孔(11)上设置有防水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气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2)与下框体(6)均设置为凹框结构,两个凹框结构开口相对,且通过卡扣连接、滑轨连接或者旋转错位连接,上框体(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巨丰王嬿蕾黄萍周勇军王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段小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