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以及压敏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38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以及压敏电阻,包括胶壳上盖板体、胶壳下壳体及压敏电阻。压敏电阻上的引脚从胶壳上盖板体穿出。胶壳上盖板和胶壳下壳体之间为卡扣连接。胶壳上盖板体包括盖板,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及滑扣槽。胶壳下壳体包括可容纳压敏电阻的半封闭容器,在半封闭容器的底部设有与压敏电阻相应的凹位,及在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延伸块的滑扣槽位置和第四延伸块上的滑扣槽位置相应且卡扣连接的凸起。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位置相应的导引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定牢固及安全的效果。

Explosion proof and flame-proof pressure-sensitive shell structure and pressure-sensitive resis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plosion-proof and flame-proof pressure-sensitive shell structure and a pressure-sensitive resistor, which comprises a cover plate body on the rubber shell, a shell under the rubber shell and a pressure-sensitive resistor. The pins on the varistor pass through the cover plate body on the rubber shell. The upper cover plate of the rubb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of the rubber shell are connected by snap. The upper cover plate body of the rubber shell comprises a cover plate, a first extension block, a second extension block, a third extension block and a fourth extension block, and a sliding buckle groove. The lower shell of the rubber shell includes a semi closed container which can hold the varistor, a concav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varisto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mi closed container, and a convex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sliding buckle groove of the second extension block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sliding buckle groove on the fourth extension block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uckle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semi closed container. The inner side of the semi closed container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strip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s of the first extension block, the second extension block, the third extension block and the fourth extension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ability, firmness an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以及压敏电阻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以及压敏电阻。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应用的防爆防燃型压敏电阻元件,其主要结构是将压敏本体放入防爆外壳,之后加入阻燃填充材料组成。假如压敏电阻元件失效爆炸燃烧,只能够通过阻燃填充材料和防爆外壳来防止压敏电阻元件在爆炸的过程中产生明火、碎片飞溅等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避免压敏电阻元件失效后,不会影响设备内部其他电子元件的正常使用。然而,现有的压敏电阻元件的壳体封装,上下是采用液体胶进行封装,结构的牢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以及压敏电阻。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包括胶壳上盖板体以及胶壳下壳体,胶壳上盖板和胶壳下壳体之间为卡扣连接;胶壳上盖板体包括盖于胶壳下壳体上的盖板,在盖板内侧面分别间隔设有嵌入胶壳下壳体内的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及在两侧相对的第二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上分别设有的滑扣槽;胶壳下壳体包括半封闭容器,在半封闭容器的底部设有凹位,及在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延伸块的滑扣槽位置和第四延伸块上的滑扣槽位置相应且卡扣连接的凸起;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位置相应的导引条。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导引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引条分别与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之间的间隔位置相应;四条的引导相互平行。>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凸起上设置有与滑扣槽卡扣连接的滑行引导斜面;滑扣槽上方的第二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上分别与滑行引导斜面配合引导凸起卡扣连接的引导凹斜面;凸起与滑扣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应。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一延伸块和第三延伸块均为U形块;的第二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均为方形块。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一延伸块以及第三延伸块位于盖板内侧面相对的两侧;第一延伸块以及第三延伸块上分别设有滑扣槽;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延伸块的滑扣槽位置和第三延伸块上的滑扣槽位置相应且卡扣连接的凸起;第一延伸块和第三延伸块呈角对称结构;第二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呈角对称结构。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导引条为四个,四条的引导相互平行;四个导引条分别与相应的凸起正对;导引条与凸起之间具有一空间。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导引条与凸起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延伸块上滑扣槽与第一延伸块顶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延伸块上滑扣槽与第二延伸块顶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延伸块上滑扣槽与第三延伸块顶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延伸块上滑扣槽与第四延伸块顶面之间的距离。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凸起上设置有与滑扣槽卡扣连接的滑行引导斜面。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电阻包括胶壳上盖板体和胶壳下壳体,及在胶壳上盖板和胶壳下壳体内封装的压敏电阻,压敏电阻上的引脚从胶壳上盖板体穿出,的胶壳上盖板和胶壳下壳体之间为卡扣连接;胶壳上盖板体包括盖于胶壳下壳体上的盖板,在盖板内侧面分别间隔设有嵌入胶壳下壳体内的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及在两侧相对的第二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上分别设有的滑扣槽;胶壳下壳体包括可容纳压敏电阻的半封闭容器,在半封闭容器的底部设有与压敏电阻相应的凹位,及在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延伸块的滑扣槽位置和第四延伸块上的滑扣槽位置相应且卡扣连接的凸起;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位置相应的导引条。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压敏电阻通过胶体封装于胶壳上盖板以及胶壳下壳体内。本申请的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由于胶壳上盖板和胶壳下壳体之间采用内部扣入式的结构,单向通过暗扣扣入封装固定,扣入后封闭效果好,且不可逆向取,实现了结构稳定牢固的效果;又由于整个封装过程是先由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嵌入胶壳下壳体内,在导引条的引导作用下,滑行引导斜面与引导凹斜面接触滑行,最后凸起才卡扣到滑扣槽内。整体结构就引导与卡扣结构的组合,结构十分简单。由于胶壳上盖板和胶壳下壳体组合封装固定的结构,可以避免压敏电阻元件在爆炸的过程中产生明火、碎片飞溅等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1中防爆防燃型压敏电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防爆防燃型压敏电阻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防爆防燃型压敏电阻的胶壳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图3所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防爆防燃型压敏电阻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防爆防燃型压敏电阻的中胶壳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图6所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电阻,包括胶壳上盖板体01和胶壳下壳体02,及在胶壳上盖板体01和胶壳下壳体02内封装的压敏电阻03,压敏电阻03上的引脚从胶壳上盖板体01穿出。胶壳上盖板体01和胶壳下壳体02之间为卡扣连接。胶壳上盖板体01包括盖于胶壳下壳体02上的盖板11,在盖板11内侧面的四边上分别间隔设有嵌入胶壳下壳体02内的第一延伸块12、第二延伸块13、第三延伸块14和第四延伸块15,及在两侧相对的第二延伸块13和第四延伸块15上分别设有的滑扣槽17。...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包括胶壳上盖板体以及胶壳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上盖板和胶壳下壳体之间为卡扣连接;/n所述胶壳上盖板体包括盖于胶壳下壳体上的盖板,在盖板内侧面分别间隔设有嵌入胶壳下壳体内的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及在两侧相对的第二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上分别设有的滑扣槽;/n所述胶壳下壳体包括半封闭容器,在半封闭容器的底部设有凹位,及在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延伸块的滑扣槽位置和第四延伸块上的滑扣槽位置相应且卡扣连接的凸起;/n所述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位置相应的导引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包括胶壳上盖板体以及胶壳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上盖板和胶壳下壳体之间为卡扣连接;
所述胶壳上盖板体包括盖于胶壳下壳体上的盖板,在盖板内侧面分别间隔设有嵌入胶壳下壳体内的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及在两侧相对的第二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上分别设有的滑扣槽;
所述胶壳下壳体包括半封闭容器,在半封闭容器的底部设有凹位,及在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延伸块的滑扣槽位置和第四延伸块上的滑扣槽位置相应且卡扣连接的凸起;
所述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位置相应的导引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导引条分别与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第三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之间的间隔位置相应;四条所述的导引条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设置有与滑扣槽卡扣连接的滑行引导斜面;所述滑扣槽上方的第二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上分别与滑行引导斜面配合引导凸起卡扣连接的引导凹斜面;所述凸起与滑扣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块和第三延伸块均为U形块;所述的第二延伸块和第四延伸块均为方形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防燃型压敏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块以及第三延伸块位于盖板内侧面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延伸块以及第三延伸块上分别设有滑扣槽;所述半封闭容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延伸块的滑扣槽位置和第三延伸块上的滑扣槽位置相应且卡扣连接的凸起;所述第一延伸块12和第三延伸块14呈角对称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豪杨帆杨舒婷
申请(专利权)人:成功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