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31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壳体,底座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左侧的底座壳体上端水平设置有布风板,布风板的上侧水平铺设有蛇形换热铜管,蛇形换热铜管的右端分别设置有制冷剂输入铜管和制冷剂输出铜管,通过蛇形换热铜管对通风孔内吹出的常温空气换热降温,提高通风孔吹入计算机主机箱内空气的制冷效果,提高冷空气对计算机主机箱内器件的降温效果,避免主机箱内器件因热量积聚而造成烧毁,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实现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提高了蛇形换热铜管的换热制冷效果,有效实现风冷却和制冷剂冷却的相结合,提高对计算机主机箱的散热效果。

A double cooling base mechanism of computer main box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double cooling base mechanism of a computer main box, which comprises a base shell, a divid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shell, a wind distribution plate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shell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dividing plate, a serpentine heat exchange copper tube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wind distribution plate, and a refrigerant is arranged respectively on the right end of the serpentine heat exchange copper tube Input copper tube and refrigerant output copper tube, through the serpentine heat exchange copper tube to cool the normal temperature air blown out of the ventilation hole, improve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air blown into the computer main box by the ventilation hole, improve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cold air on the components in the computer main box, avoid the components in the main box from burning due to heat accumulation, improve the operation speed of the computer, and realize the refrigeration The circulation of the agent improves the heat exchange and refrigeration effect of the serpentine heat exchange copper tube, effectively realizes the combination of air cooling and refrigerant cooling, and improves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computer mai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是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
技术介绍
计算机主机箱作为电脑的重要配件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的作用,为保证主机箱内各类器件的稳定运行,主机箱需要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避免内部器件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聚集难以散发而导致烧坏的情况发生,同时,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主机箱内的器件运行速率也有所提高,进一步提高电脑的性能。因此,计算机主机箱的降温尤为重要。现有的仅通过风扇进行降温的方式效果差,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外部气温比较高,常温的空气鼓入主机箱内,对主机箱内器件的散热效果差,导致内部器件发烫、甚至出现烧毁的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主机箱散热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壳体,底座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左侧的底座壳体上端水平设置有布风板,布风板的上侧水平铺设有蛇形换热铜管,蛇形换热铜管的右端分别设置有制冷剂输入铜管和制冷剂输出铜管,所述布风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分隔板配合制冷剂输入铜管和制冷剂输出铜管设置有铜管通孔,分隔板右侧的底座壳体后侧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正对的底座壳体上设置有储液罐,分隔板右侧的底座壳体底部向上设置有膨胀阀、压缩机和干燥器,压缩机的上端设置有制冷剂输出口,干燥器的上端设置有制冷剂回流口,制冷剂输入铜管和制冷剂输出铜管均穿过铜管通孔分别与制冷剂输出口和制冷剂回流口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风板前侧的底座壳体上端设置有进风板,进风板下侧的底座壳体上设置有进风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风板正对的底座壳体上设置有风机,风机上等角度设置有扇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叶下方的底座壳体上设置有进风过滤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缩机和储液罐连通,膨胀阀与储液罐和蒸发器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蛇形换热铜管对通风孔内吹出的常温空气换热降温,提高通风孔吹入计算机主机箱内空气的制冷效果,提高冷空气对计算机主机箱内器件的降温效果,避免主机箱内器件因热量积聚而造成烧毁,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实现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提高了蛇形换热铜管的换热制冷效果,有效实现风冷却和制冷剂冷却的相结合,提高对计算机主机箱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1-蛇形换热铜管、2-通风孔、3-布风板、4-进风板、5-进风过滤网、6-扇叶、7-进风槽、8-底座壳体、9-分隔板、10-储液罐、11-压缩机、12-制冷剂输出口、13-干燥器、14-制冷剂回流口、15-蒸发器、16-制冷设备槽、17-膨胀阀、18-铜管通孔、19-风机、20-制冷剂输入铜管、21-制冷剂输出铜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壳体8,底座壳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板9,分隔板9左侧的底座壳体8上端水平设置有布风板3,布风板3的上侧水平铺设有蛇形换热铜管1,蛇形换热铜管1的右端分别设置有制冷剂输入铜管20和制冷剂输出铜管21,所述布风板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风孔2,布风板3前侧的底座壳体8上端设置有进风板4,进风板4下侧的底座壳体8上设置有进风槽7,布风板3正对的底座壳体8上设置有风机19,风机19上等角度设置有扇叶6,扇叶6下方的底座壳体8上设置有进风过滤网5,所述分隔板9配合制冷剂输入铜管20和制冷剂输出铜管21设置有铜管通孔18,分隔板9右侧的底座壳体8后侧设置有蒸发器15,蒸发器15正对的底座壳体8上设置有储液罐10,分隔板9右侧的底座壳体8底部向上设置有膨胀阀17、压缩机11和干燥器13,压缩机11的上端设置有制冷剂输出口12,干燥器13的上端设置有制冷剂回流口14,制冷剂输入铜管20和制冷剂输出铜管21均穿过铜管通孔18分别与制冷剂输出口12和制冷剂回流口14连通,所述压缩机11和储液罐10连通,膨胀阀17与储液罐10和蒸发器15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风机19驱动扇叶6旋转首先将进风槽7内的常温空气鼓入至进风板4上方的底座壳体8内,然后沿布风板3上的若干通风孔2均匀分散到计算机主机箱内,同时,启动压缩机11工作,压缩机11将蒸发器15内蒸发降温后的制冷剂泵入蛇形换热铜管1内,蛇形换热铜管1对通风孔2内吹出的常温空气换热降温,提高通风孔2吹入计算机主机箱内空气的制冷效果,提高冷空气对计算机主机箱内器件的降温效果,避免主机箱内器件因热量积聚而造成烧毁,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制冷剂依次流过干燥器13、储液罐10和膨胀阀17后再次流入蒸发器15降温,实现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提高了蛇形换热铜管1的换热制冷效果,有效实现风冷却和制冷剂冷却的相结合,提高对计算机主机箱的散热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壳体(8),底座壳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板(9),分隔板(9)左侧的底座壳体(8)上端水平设置有布风板(3),布风板(3)的上侧水平铺设有蛇形换热铜管(1),蛇形换热铜管(1)的右端分别设置有制冷剂输入铜管(20)和制冷剂输出铜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风孔(2),所述分隔板(9)配合制冷剂输入铜管(20)和制冷剂输出铜管(21)设置有铜管通孔(18),分隔板(9)右侧的底座壳体(8)后侧设置有蒸发器(15),蒸发器(15)正对的底座壳体(8)上设置有储液罐(10),分隔板(9)右侧的底座壳体(8)底部向上设置有膨胀阀(17)、压缩机(11)和干燥器(13),压缩机(11)的上端设置有制冷剂输出口(12),干燥器(13)的上端设置有制冷剂回流口(14),制冷剂输入铜管(20)和制冷剂输出铜管(21)均穿过铜管通孔(18)分别与制冷剂输出口(12)和制冷剂回流口(1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的双冷却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壳体(8),底座壳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板(9),分隔板(9)左侧的底座壳体(8)上端水平设置有布风板(3),布风板(3)的上侧水平铺设有蛇形换热铜管(1),蛇形换热铜管(1)的右端分别设置有制冷剂输入铜管(20)和制冷剂输出铜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风孔(2),所述分隔板(9)配合制冷剂输入铜管(20)和制冷剂输出铜管(21)设置有铜管通孔(18),分隔板(9)右侧的底座壳体(8)后侧设置有蒸发器(15),蒸发器(15)正对的底座壳体(8)上设置有储液罐(10),分隔板(9)右侧的底座壳体(8)底部向上设置有膨胀阀(17)、压缩机(11)和干燥器(13),压缩机(11)的上端设置有制冷剂输出口(12),干燥器(13)的上端设置有制冷剂回流口(14),制冷剂输入铜管(20)和制冷剂输出铜管(21)均穿过铜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