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117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包括:装配外壳以及设置于装配外壳内的电源、干扰模块和发射天线,所述装配外壳为扁平状的方形壳体,所述电源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下侧位置,所述干扰模块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上侧位置,所述发射天线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上侧位置,所述装配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下侧位置具有一镂空窗口,且在该镂空窗口内设有把手。使用时,一手持镂空窗口内的把手,后端位置因电源的重量自然下垂,使得发射天线朝上,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只需托住装配外壳的后端,即可轻松的调整射击角度,使用手感好,且集成度高,充分利用内部空间,使得整体体积小,便于收纳。

A reverse device of UAV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UAV rea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assembly shell, a power supply, an interference module and a transmitting antenna arranged in the assembly shell. The assembly shell is a flat square shell, the power supply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assembly shell near the rear end, the interference modul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side of the assembly shell near the rear end, and the transmitting antenna The lower side position of the assembly shell near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window, and a handle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window. When using, one hand holds the handle in the hollowed out window, and the back end position naturally sags due to the weight of the power supply, so that the transmitting antenna faces upwards. The other hand of the user just needs to hold the back end of the assembly shell, so that the shooting angle can be easily adjusted, the use feeling is good, and the integration degree is high, making full use of the internal space, so that the overall volume is small and easy to rece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反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收纳且使用感好的无人机反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不受管制的乱飞现象越来越严重,无人机反制设备应运而生,且出现了较多的无人机单兵设备,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及设备重量的要求下,对于关键器件的散热很难处理,那么保障无人机反制设备的正常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市场上虽然有类似的无人机反制设备,但其内部器件的布局不合理,浪费内部空间,导致整体提交较大,不便收纳。且内部器件的不合理布局导致使用手感差,如重量的不合理布局导致手持时头重脚轻,影响使用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收纳且使用感好的无人机反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包括:装配外壳以及设置于装配外壳内的电源、干扰模块和发射天线,所述装配外壳为扁平状的方形壳体,定义装配外壳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前端和后端,定义装配外壳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为上侧和下侧;所述电源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下侧位置,所述干扰模块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上侧位置,所述发射天线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上侧位置,所述装配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下侧位置具有一镂空窗口,且在该镂空窗口内设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外壳的后端的端部具有一供电源更换的让位窗口,所述让位窗口内还设有电源开关。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装配外壳为一体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外壳的上侧还设有一连接干扰模块的调节旋钮。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上侧位置还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壳体和风扇,所述干扰模块设置于导热壳体并与导热壳体形成热接触,所述导热壳体还围合有一散热通道,所述导热壳体的散热通道连通装配外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带动风流从进风口进入,并经导热壳体的散热通道流至出风口。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道的内壁还向散热通道内凸起设有散热鳍片。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片沿该散热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散热通道分割成多组流道。进一步的,多组流道之间还具有贯通口。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干扰模块的器件分布设置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安装槽内,并形成热接触,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散热表面,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散热表面为散热通道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风扇设置在装配外壳的进风口与导热壳体的散热通道之间。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最重的电源设置在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下侧位置,最轻的发射天线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上侧位置,使用时,一手持镂空窗口内的把手,后端位置因电源的重量自然下垂,使得发射天线朝上,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只需托住装配外壳的后端,即可轻松的调整射击角度,使用手感好,且集成度高,充分利用内部空间,使得整体体积小,便于收纳。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无人机反制装置的正视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无人机反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一;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无人机反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无人机反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二;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无人机反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无人机反制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6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导热壳体的第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包括:装配外壳10以及设置于装配外壳10内的电源11、干扰模块12和发射天线13,具体的,电源11、干扰模块12和发射天线13均为现有无人机反制装置的常规配件,其具体的结构、型号和连接关系均是现有技术,如电源11电连接干扰模块12,为干扰模块12提供电源,干扰模块12产生的干扰信号并输出连接发射天线13,经由发射天线13发射至无人机,进而干扰反制无人机的飞行等等。所述装配外壳10为扁平状的方形壳体,参照图1和图5所示,定义装配外壳1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前端和后端,定义装配外壳10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为上侧和下侧;所述电源11设置于装配外壳10的靠近后端的下侧位置,所述干扰模块12设置于装配外壳10的靠近后端的上侧位置,所述发射天线13设置于装配外壳10的靠近前端的上侧位置,所述装配外壳10的靠近前端的下侧位置具有一镂空窗口14,且在该镂空窗口14内设有把手15。将最重的电源11设置在装配外壳10的靠近后端的下侧位置,最轻的发射天线13设置于装配外壳10的靠近前端的上侧位置,使用时,一手持镂空窗口14内的把手15,后端位置因电源10的重量自然下垂,使得发射天线13朝上,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只需托住装配外壳10的后端,即可轻松的调整射击角度,使用手感好,且集成度高,充分利用内部空间,使得整体体积小,便于收纳。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外壳10是由左右二个相互对称的盖体103相盖合而成,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配外壳10也可以是上下二个盖体相盖合而成,或者是前后二个盖体相盖合而成等等。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外壳10的后端的端部具有一供电源11更换的让位窗口16,所述让位窗口16内还设有电源开关111。电源11可通过该让位窗口16装配于装配外壳10内,方便更换,无需将装配外壳10拆除。电源开关111设置在让位窗口16内,方便控制电源11的供电,该电源开关111控制电源11的供电的连接方式以及型号种类是现有技术,如将该电源开关111串接在电源11与干扰模块12之间,通过电源开关111的闭合/断开实现电源11与干扰模块12之间电路的通/断,进而实现控制电源供电等。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无需采用电源开关进行控制,需要使用时再插入电源进行通电即可。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5与装配外壳10为一体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制备简便。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把手也可以采用组装结构。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外壳10的上侧还设有一连接干扰模块12的调节旋钮121,通过该调节旋钮121的调节,可改变干扰模块12产生不同的干扰信号,实现不同的反制效果。其具体的可调节模式是现有技术,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早已掌握的,如本实施例中,共有三个模式,分别是常规的驱离模式、迫降模式和关闭模式,但不局限于此。将调节旋钮121设置在装配外壳10的上侧位置,与干扰模块12的距离近,且远离手抓的位置,不会被误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包括:装配外壳以及设置于装配外壳内的电源、干扰模块和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外壳为扁平状的方形壳体,定义装配外壳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前端和后端,定义装配外壳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为上侧和下侧;所述电源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下侧位置,所述干扰模块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上侧位置,所述发射天线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上侧位置,所述装配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下侧位置具有一镂空窗口,且在该镂空窗口内设有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包括:装配外壳以及设置于装配外壳内的电源、干扰模块和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外壳为扁平状的方形壳体,定义装配外壳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前端和后端,定义装配外壳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为上侧和下侧;所述电源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下侧位置,所述干扰模块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上侧位置,所述发射天线设置于装配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上侧位置,所述装配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下侧位置具有一镂空窗口,且在该镂空窗口内设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外壳的后端的端部具有一供电源更换的让位窗口,所述让位窗口内还设有电源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装配外壳为一体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外壳的上侧还设有一连接干扰模块的调节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装配外壳的靠近后端的上侧位置还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壳体和风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城吕刚吴剑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智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