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97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涉及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包括固定框、稳定装置、轴承、套块、固定板、滑槽、滚轴、挡板、加固板、受力块、卡块和吸收装置,固定框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稳定装置,且一个稳定装置外侧的顶部和另一个稳定装置外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轴承。该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通过固定框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套装有滚轴能够使固定框顶端和底端与门框的接触面积更小,降低了安全门启闭时的阻力,通过两个滚轴的外侧均设有橡胶层能够有效避免滚轴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滚轴磨损速度过快,提高了安全门启闭的轻便性,解决了现有的安全门启闭阻力过大的情况。

A kind of safety door for corrid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fety door for a corridor open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safety door for a corridor opening, including a fixed frame, a stabilizing device, a bearing, a sleeve block, a fixing plate, a sliding groove, a roller, a baffle plate, a reinforcing plate, a stress block, a clamp block and an absorption device, and the top end and the bottom end of one side of the fixing frame are fixedly equipped with a stabilizing device, A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outer side of one stabilizing device and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other stabilizing device. The safety door used for the entrance of the corridor can make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fixed frame and the door frame smaller and reduce the resistance when the safety door is opened and closed by the movable rollers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one side of the fixed frame. The rubber layer on the outside of the two roller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oller from directly contacting with the ground and causing the roller wear too fast, which improve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safety door The portabil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resistance of the existing safety door is too l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
技术介绍
安全门更多的营运在高档写字楼、图书馆、影剧院、工厂企业、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和旅游景点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快速、平滑、高效的双方向可控通道,配合有竞争力、高品质安全通行控制系统,高效门翼滑动系统和拉丝不锈钢表面材料创造了一个美观的外形,满足了大多数室内建筑设计的实用和美观需要独特的设计使它能够适用于各种通道监控环境,可进行单通道及多通道的安装,实现与大多数门禁控制系统搭配使用功能。现有的安全门的抗压能力较差,在受到外部的撞击时容易发生变形,使安全门受到撞击后难以打开,且现有的安全门在长时间使用后转轴磨损严重,使门的另一侧易与地面发生摩擦,降低了安全门长时间使用后的稳定性,影响了安全门的安全性和启闭时的轻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包括固定框、稳定装置、轴承、套块、固定板、滑槽、滚轴、挡板、加固板、受力块、卡块和吸收装置,所述固定框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稳定装置,且一个稳定装置外侧的顶部和另一个稳定装置外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轴承,一个轴承外侧的顶部和另一个轴承外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套块,且两个套块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框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且一个滑槽内腔的顶部和另一个滑槽内腔的底部均活动套装有滚轴,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挡板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受力块,所述固定框内腔底部一侧的拐角固定安装有卡块,且卡块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卡块呈矩形分布在固定框的内腔,且卡块顶部的一侧卡接有吸收装置,所述吸收装置顶部的一侧与受力块底部的一侧卡接,且吸收装置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吸收装置分别将四个卡块与受力块传动连接,所述稳定装置包括卡管、施力装置、顶块和顶板,且卡管内腔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施力装置,所述卡管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顶块,且顶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吸收装置包括卡杆、套管、第一弹簧、稳定板和伸缩杆,且卡杆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腔的底部活动套装有第一弹簧,且套管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端贯穿套管顶端的中部。可选的,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固定管、第二弹簧、顶杆和承力板,且固定管内腔的底部活动套装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管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顶杆,且顶杆的顶端贯穿固定管顶端的中部并固定安装有承力板,所述固定管内腔底端的中部与顶杆底端的中部通过第二弹簧传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稳定装置的顶端与套块内腔的顶端接触,且稳定装置的外侧与套块的内壁不接触。可选的,两个所述滚轴的外侧均设有橡胶层,且两个滚轴通过固定框一侧的中部对称。可选的,所述受力块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受力块的直径值为加固板直径值的二分之一。可选的,四个所述吸收装置通过受力块的中部中心对称,且四个吸收装置每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吸收装置通过固定框一侧的中部对称。可选的,所述卡管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齿,且卡管内壁两侧的卡齿通过卡管的中部对称。可选的,所述顶块的形状为U字形,且顶块的底端与施力装置的顶端接触。可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还原长度小于第二弹簧的还原长度,且第一弹簧的弹力值小于第二弹簧的弹力值。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通过挡板正面的中部安装有加固板能够对安全门的最薄弱部位进行加固,通过加固板正面的中部安装有受力块,且受力块的外侧通过四个吸收装置与固定框内腔的四个拐角传动连接能够有效避免安全门受到外部冲击出现大面积形变,通过受力块的外侧采用四个吸收装置与固定框内腔的四个拐角进行传动连接能够,使四个吸收装置可吸收挡板、加固板和受力块承受的冲击力有效降低安全门形变的概率,解决了现有的安全门受到外部的撞击时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2、该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通过施力装置将顶块向上顶出,使顶板的顶端与套块内腔的顶端接触可防止安全门长时间使用后易发生倾斜,通过卡管的内壁的两侧和顶块的两侧均设有卡齿,且卡管内腔和顶块外侧的卡齿齿向相反能够有效避免顶块收缩,通过顶块的底端与施力装置的顶端接触能够有效增强顶板顶端与套块内腔的顶端接触的紧密性,提高了安全门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安全门长时间使用后转轴磨损严重,使门的另一侧易与地面发生摩擦情况。3、该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通过固定框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套装有滚轴能够使固定框顶端和底端与门框的接触面积更小,降低了安全门启闭时的阻力,通过两个滚轴的外侧均设有橡胶层能够有效避免滚轴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滚轴磨损速度过快,提高了安全门启闭的轻便性,解决了现有的安全门启闭阻力过大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稳定装置的剖视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吸收装置的剖视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施力装置的剖视放大图。图中:1、固定框;2、稳定装置;21、卡管;22、施力装置;221、固定管;222、第二弹簧;223、顶杆;224、承力板;23、顶块;24、顶板;3、轴承;4、套块;5、固定板;6、滑槽;7、滚轴;8、挡板;9、加固板;10、受力块;11、卡块;12、吸收装置;121、卡杆;122、套管;123、第一弹簧;124、稳定板;125、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包括固定框1、稳定装置2、轴承3、套块4、固定板5、滑槽6、滚轴7、挡板8、加固板9、受力块10、卡块11和吸收装置12,固定框1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稳定装置2,且一个稳定装置2外侧的顶部和另一个稳定装置2外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轴承3,一个轴承3外侧的顶部和另一个轴承3外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套块4,稳定装置2的顶端与套块4内腔的顶端接触,且稳定装置2的外侧与套块4的内壁不接触,且两个套块4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框1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6,且一个滑槽6内腔的顶部和另一个滑槽6内腔的底部均活动套装有滚轴7,两个滚轴7的外侧均设有橡胶层,且两个滚轴7通过固定框1一侧的中部对称,固定框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8,且挡板8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板9,加固板9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受力块10,受力块10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受力块10的直径值为加固板9直径值的二分之一,固定框1内腔底部一侧的拐角固定安装有卡块11,且卡块11共有四个,四个卡块11呈矩形分布在固定框1的内腔,且卡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包括固定框(1)、稳定装置(2)、轴承(3)、套块(4)、固定板(5)、滑槽(6)、滚轴(7)、挡板(8)、加固板(9)、受力块(10)、卡块(11)和吸收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稳定装置(2),且一个稳定装置(2)外侧的顶部和另一个稳定装置(2)外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轴承(3),一个轴承(3)外侧的顶部和另一个轴承(3)外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套块(4),且两个套块(4)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框(1)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6),且一个滑槽(6)内腔的顶部和另一个滑槽(6)内腔的底部均活动套装有滚轴(7),所述固定框(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8),且挡板(8)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板(9),所述加固板(9)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受力块(10),所述固定框(1)内腔底部一侧的拐角固定安装有卡块(11),且卡块(11)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卡块(11)呈矩形分布在固定框(1)的内腔,且卡块(11)顶部的一侧卡接有吸收装置(12),所述吸收装置(12)顶部的一侧与受力块(10)底部的一侧卡接,且吸收装置(12)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吸收装置(12)分别将四个卡块(11)与受力块(10)传动连接,所述稳定装置(2)包括卡管(21)、施力装置(22)、顶块(23)和顶板(24),且卡管(21)内腔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施力装置(22),所述卡管(21)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顶块(23),且顶块(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24),所述吸收装置(12)包括卡杆(121)、套管(122)、第一弹簧(123)、稳定板(124)和伸缩杆(125),且卡杆(12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管(122),所述套管(122)内腔的底部活动套装有第一弹簧(123),且套管(122)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稳定板(124),所述稳定板(124)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5),且伸缩杆(125)的顶端贯穿套管(122)顶端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楼道口的安全门,包括固定框(1)、稳定装置(2)、轴承(3)、套块(4)、固定板(5)、滑槽(6)、滚轴(7)、挡板(8)、加固板(9)、受力块(10)、卡块(11)和吸收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稳定装置(2),且一个稳定装置(2)外侧的顶部和另一个稳定装置(2)外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轴承(3),一个轴承(3)外侧的顶部和另一个轴承(3)外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套块(4),且两个套块(4)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框(1)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6),且一个滑槽(6)内腔的顶部和另一个滑槽(6)内腔的底部均活动套装有滚轴(7),所述固定框(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8),且挡板(8)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板(9),所述加固板(9)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受力块(10),所述固定框(1)内腔底部一侧的拐角固定安装有卡块(11),且卡块(11)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卡块(11)呈矩形分布在固定框(1)的内腔,且卡块(11)顶部的一侧卡接有吸收装置(12),所述吸收装置(12)顶部的一侧与受力块(10)底部的一侧卡接,且吸收装置(12)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吸收装置(12)分别将四个卡块(11)与受力块(10)传动连接,所述稳定装置(2)包括卡管(21)、施力装置(22)、顶块(23)和顶板(24),且卡管(21)内腔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施力装置(22),所述卡管(21)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顶块(23),且顶块(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24),所述吸收装置(12)包括卡杆(121)、套管(122)、第一弹簧(123)、稳定板(124)和伸缩杆(125),且卡杆(12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管(122),所述套管(122)内腔的底部活动套装有第一弹簧(123),且套管(122)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稳定板(124),所述稳定板(124)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5),且伸缩杆(125)的顶端贯穿套管(122)顶端的中部。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众博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