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97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包括座舱外壳和第一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设置于座舱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包括舱门、舱门导轮和传动机构,所述舱门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座舱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可滑动连接的第一舱门导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舱门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在传动齿条上转动,以及舱门和舱门导轮的配合设置,可以电动地进行开关门操作,避免用户在关门时手部被夹伤,同时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使用户能快速高效地进行VR体验。

Cabin safety door of VR sim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bin safety door of VR simulator, which includes a cabin shell and a first safety door assembly, the first safety door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abin shell; the first safety door assembly includes a cabin door, a cabin door guide wheel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cabin doo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age, and the cabi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age which can be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assage The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ing motor, a driving gear and a driving rack, the driving rac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bin door, one end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gear shaft, and the driving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driving rack; the driving motor drives the driving gear to rotate on the driving rack, and the matching setting of the cabin door and the cabin door guide wheel It can open and close the door electrically to avoid the user's hand being pinched when closing the door. Meanwhile, it simplifies the work content of the staff and enables the user to experience VR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尤其涉及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
技术介绍
现有的VR设备上通常有以下缺点:1、现有的VR设备通常是通过看护人员的监管或者粘贴标签的形式来保证用户的安全,该形式比较单一且容易出错;2、现有的VR设备的操纵杆大多是固定式的,仅仅是通过上下调整自身的高度进行操纵;3、现有的VR设备的座舱体积较小,再加上操纵杆的干涉,使用户上下机台时较为困难,容易出现碰伤等事故;4、现有的VR设备上的舱门大多是通过手动来进行关紧,锁门时也是通过手动来实现,较为简陋和繁琐;5、由于用户在VR设备上体验时大多数时间是戴着VR眼镜操作的,在关门时稍不注意容易出现舱门夹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能够电动地进行开关门操作,避免用户在关门时手部被夹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包括座舱外壳和第一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设置于座舱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包括舱门、舱门导轮和传动机构,所述舱门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座舱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可滑动连接的第一舱门导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舱门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还包括角度传感器和操纵杆,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操纵杆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操纵杆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棘轮,所述凹槽侧壁设有与所述棘轮相适配的棘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角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舱门底部设有第二通槽,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槽的下沿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座舱外壳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舱门导轮与所述第一通槽可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座舱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槽可滑动连接第二舱门导轮。进一步的,所述座舱外壳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舱门导轮与所述第二通槽可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座舱外壳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二安全门组件与第一安全门组件结构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包括座舱外壳和第一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设置于座舱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包括舱门、舱门导轮和传动机构,所述舱门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座舱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可滑动连接的第一舱门导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舱门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在传动齿条上转动,以及舱门和舱门导轮的配合设置,可以电动地进行开关门操作,避免用户在关门时手部被夹伤,同时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使用户能快速高效地进行VR体验。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的舱门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的舱门在关闭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的舱门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座舱外壳;2、舱门;3、第一舱门导轮;4、第一通槽;5、驱动电机;6、角度传感器;7、操纵杆;8、第二通槽;9、传动齿条;10、主动齿轮;11、第二舱门导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在传动齿条上转动,以及舱门和舱门导轮的配合设置,可以电动地进行开关门操作,避免用户在关门时手部被夹伤。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包括座舱外壳和第一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设置于座舱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包括舱门、舱门导轮和传动机构,所述舱门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座舱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可滑动连接的第一舱门导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舱门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包括座舱外壳和第一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设置于座舱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包括舱门、舱门导轮和传动机构,所述舱门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座舱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可滑动连接的第一舱门导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舱门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在传动齿条上转动,以及舱门和舱门导轮的配合设置,可以电动地进行开关门操作,避免用户在关门时手部被夹伤,同时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使用户能快速高效地进行VR体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还包括角度传感器和操纵杆,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操纵杆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可转动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在门开启时可以通过旋转操纵杆将操纵杆放置在地面上,因而可以将座舱体积做的更小,因为不需要腾出空间来给体验者绕过操纵杆上下机台的空间,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和占地面积。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操纵杆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角度传感器内设置凹槽,并且在凹槽内设置转动轴与操纵杆连接,便于角度传感器感应操纵杆的角度变化。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棘轮,所述凹槽侧壁设有与所述棘轮相适配的棘爪。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棘轮,所述凹槽侧壁设置与所述棘轮相适配的棘爪,当手动对操纵杆进行转动时,仅能进行单方向地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角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电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当角度传感器感应到操纵杆角度发生变化时,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发来的信号并控制驱动电机转动进行开关门操作。进一步的,所述舱门底部设有第二通槽,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槽的下沿表面。从上述描述可知,在所述舱门底部设置第二通槽,并将传动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槽的下沿表面,合理利用了舱门空间,是传动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舱外壳和第一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设置于座舱外壳的一侧;/n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包括舱门、舱门导轮和传动机构,所述舱门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座舱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可滑动连接的第一舱门导轮;/n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舱门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舱外壳和第一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设置于座舱外壳的一侧;
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包括舱门、舱门导轮和传动机构,所述舱门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座舱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可滑动连接的第一舱门导轮;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舱门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还包括角度传感器和操纵杆,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操纵杆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操纵杆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R模拟器的座舱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棘轮,所述凹槽侧壁设有与所述棘轮相适配的棘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建上官敦成梁军黄御彰魏泽岚谢心文彭俊杰林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