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075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筒体变形的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包括筒体;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筒体的外表面,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吊耳;所述筒体外表面设置有对套筒进行限位的限位件。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能有效防止薄壁筒体工件产生变形。

Lifting device of thin wall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isting device for a thin-walled cylinder workpiece to preven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ylinder, which includes the cylinder, a sleeve, the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eye,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ing member for limiting the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thin-walled cylinder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装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设备吊装中经常会遇到长筒、薄壁金属构件,吊装时如果采用在筒体上焊设吊耳的方法进行吊装,容易在吊耳部位产生永久变形,给矫正带来困难,严重时影响筒体的安装和使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853200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型薄壁细长类设备的吊装装置,其中主吊耳和溜尾吊耳均以两个吊耳为一组对称地焊接在重型薄壁细长类设备的两侧;主吊耳包括两组吊耳,第一组主吊耳和第二组主吊耳分别布置在重型薄壁细长类设备头部区域的中部区域。通过分散集中载荷,对重型薄壁细长类设备进行吊装。上述技术方案中吊耳与外壁的焊接处由于还是存在载荷,因此被吊装设备容易出现变形,影响被吊装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筒体变形的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包括筒体;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筒体的外表面,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吊耳;所述筒体外表面设置有对套筒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包括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侧板、第二连接侧板和螺栓;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侧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拼接部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侧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拼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侧板与第二连接侧板通过螺栓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为挡板,所述挡板沿周向固定设置在筒体的外表面。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竖向设置在挡板的上表面,且分别与挡板和筒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壁与筒体外壁具有安装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筒体变形的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能有效防止薄壁筒体工件产生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筒体;2-套筒;201-第一连接侧板;202-第二连接侧板;203-螺栓;3-挡板;301-加强板;4-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包括筒体1;还包括套筒2,所述套筒2套设在筒体1的外表面,所述套筒2上设置有吊耳4;所述筒体1外表面设置有对套筒2进行限位的限位件。套筒2套设在筒体1的外表面,吊耳4安装在套筒2上,限位件可以焊接在筒体1的外表面,筒体1外表面设置的限位件对套筒2进行限位。吊装设备将吊绳钩挂在吊耳4上,然后开始提升,限位件位于套筒2的顶端,阻碍套筒2的向上运动。套筒2上的吊耳4承受载荷,筒体1不易变形。当筒体1内径较大或筒体1两端有遮挡件时,套筒2不易实现套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套筒2包括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通过安装和拆卸连接装置,实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安装和拆卸。连接装置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装置包括螺栓203、两个第一连接板201和两个第二连接板202;两个第一连接板201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拼接部的两端,两个第二连接板20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拼接部的两端,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2通过螺栓203螺纹连接。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块和两个第二连接块;两个第一连接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拼接部的两端,两个第二连接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拼接部的两端;两个第一连接块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卡紧块,两个第二连接块上分别设置有卡槽,卡紧块卡接在卡槽中。上述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均能实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可拆卸连接。由于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在安装不稳定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侧板201、第二连接侧板202和螺栓20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侧板201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拼接部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侧板20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拼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侧板201与第二连接侧板202通过螺栓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侧板201和第二连接侧板202通过螺栓螺纹连接,进而实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可拆卸连接,安装稳定、易于实现。限位件可以为挡块,至少两个以上的挡块沿筒体1的周向设置,但是挡块处受力过大容易造成筒体1变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挡板3,所述挡板3沿周向固定设置在筒体1的外表面。挡板3为环形,其下表面与套筒2的顶端接触受力,环形挡板3将力进行分散,筒体1不易变形。当吊装设备进行吊装时,挡板3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而筒体1自身的重力向下,挡板3容易受力变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加强板301;所述加强板301竖向设置在挡板3的上表面,且分别与挡板3和筒体1固定连接。加强板301能够分散力的作用,防止挡板3受力变形。为了防止筒体1的外壁被刮伤,优选的,所述套筒2内壁与筒体1外壁具有安装间隙。以上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筒体变形的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能有效防止薄壁筒体工件产生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2),所述套筒(2)套设在筒体(1)的外表面,所述套筒(2)上设置有吊耳(4);所述筒体(1)外表面设置有对套筒(2)进行限位的限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2),所述套筒(2)套设在筒体(1)的外表面,所述套筒(2)上设置有吊耳(4);所述筒体(1)外表面设置有对套筒(2)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包括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筒体工件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侧板(201)、第二连接侧板(202)和螺栓(203);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侧板(201)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拼接部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侧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行张明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