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56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其结构包括墨盒、加墨口、喷头、加热装置和保护装置,所述加墨口设置在墨盒顶端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本设计提出保护装置设计,解决了分离式的喷头盖子易丢失,无法再对喷头进行保护的问题,将保护盖向上拉动,使得磁铁与铁片分离,接着卡块在滑槽板内的滑槽中向上移动,然后将保护盖向下转动度,将保护盖向前推到,使得保护盖两端的插槽垂直插入转轴上,且位于保护盖内的吸附海绵与喷头喷口相接触,将残留的墨水吸收,达到盖子与喷头不分离,避免盖子丢失的有益效果。

A kind of heating structure which can protect the spray head of the inkjet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structure which can protect the nozzle of the inkjet printer, and the structure includes the ink cartridge, inking port, nozzle, heating device and protection device. The inking port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side of the top of the ink cartrid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structure which can protect the nozzle of the inkjet printer. The design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the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eparated nozzle cover is easy to be lost without To protect the nozzle, pull up the protective cover to separate the magnet from the iron plate, then move the block up in the chute inside the chute plate, turn the protective cover downward, push the protective cover forward, so that the slots at both ends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are vertically inserted into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adsorption sponge in the protective cover contacts with the nozzle of the nozzle, so as to remove the residual ink Absorption, to achiev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not separating the cover from the nozzle and avoiding the loss of th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喷码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一般指连续式喷墨技,简称CIJ,喷码机理论专利技术于六十年代末,直到七十年代未才生产出世界第一台商用喷码机,喷码机可分为:小字符喷码机、大字符喷码机、高解析喷码机以及激光喷码机等,喷头内部通过加热结构对墨水进水管道进行加热避免墨水凝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对墨水加热不够全面,加热速度较慢,分离式的喷头盖子易丢失,无法再对喷头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解决了对墨水加热不够全面,加热速度较慢的问题,分离式的喷头盖子易丢失,无法再对喷头进行保护的问题,达到了直接对墨水进行全面加热,加快墨水升温速度,且盖子与喷头不分离,避免盖子丢失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包括墨盒、加墨口、喷头、加热装置和保护装置,所述加墨口设置在墨盒顶端后侧,所述喷头设置在墨盒内部底端前侧,并且喷头底端与墨盒底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墨盒内部底端后侧,所述保护装置设置在墨盒顶端前侧,所述加热装置由加热开关、内壳、保温层、不锈钢壳体、电热板、温控模块和通电触点组成,所述加热开关设置在墨盒顶端四分之三处,所述内壳设置在墨盒内部,所述保温层外侧与墨盒内侧进行水平粘接,所述保温层内侧与内壳外侧进行水平粘接,所述不锈钢壳体呈矩形,并且不锈钢壳体底端与内壳内部底端后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电热板底端与不锈钢壳体内部底端后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温控模块设置在不锈钢壳体内部前端且与不锈钢壳体底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通电触点顶端与墨盒底端前侧进行垂直粘接,所述保护装置由保护盖、吸附海绵、插槽、卡块、滑槽板、转轴、磁铁和铁片组成,所述保护盖设置在墨盒顶端最前侧,所述吸附海绵呈矩形,并且吸附海绵后端与保护盖内部后端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插槽设置在保护盖前端中部左右两侧,所述卡块设置在保护盖中部左右两端,所述卡块右端与保护盖左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卡块右端穿过滑槽板凹槽上端,所述滑槽板下端通过转轴与墨盒左端前方下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右端与墨盒左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磁铁前端与保护盖后端上侧进行垂直粘接,所述铁片后端与墨盒前端进行垂直粘接,所述磁铁后端与铁片前端进行平行磁性粘接,所述电热板、温控模块、喷头和加热开关均与通电触点进行电连接,所述电热板和加热开关均与温控模块进行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后端设置有第一端口,并且加热开关通过第一端口与温控模块进行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后端设置有第二端口,并且电热板通过第二端口与温控模块进行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厚度为1cm。进一步的,所述滑槽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保护盖左右两端,且滑槽板呈矩形,中间为矩形滑槽。进一步的,所述卡块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保护盖左右两端,且卡块由一大一小两个圆柱组成,大圆柱直径大于滑槽板滑槽宽度,小圆柱直径小于滑槽板滑槽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磁铁呈圆形,直径为0.6cm,且位置与铁片位置相对称。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材质为气凝胶毡。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型号为XH-W1209。(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对墨水加热不够全面,加热速度较慢的问题,本设计提出加热装置设计,解决了对墨水加热不够全面,加热速度较慢的问题,通电触点与喷码机上的触电相接触,进行通电,按下加热开关,接着温控模块控制电热板通电进行加热,并对电热板温度进行控制,电热板产生的热量通过不锈钢壳体传递到墨水中,对墨水进行加热,达到直接对墨水进行全面加热,加快墨水升温速度有益效果。2)、为解决分离式的喷头盖子易丢失,无法再对喷头进行保护的问题,本设计提出保护装置设计,解决了分离式的喷头盖子易丢失,无法再对喷头进行保护的问题,将保护盖向上拉动,使得磁铁与铁片分离,接着卡块在滑槽板内的滑槽中向上移动,然后将保护盖向下转动度,将保护盖向前推到,使得保护盖两端的插槽垂直插入转轴上,且位于保护盖内的吸附海绵与喷头喷口相接触,将残留的墨水吸收,达到盖子与喷头不分离,避免盖子丢失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墨盒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热装置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保护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保护装置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墨盒-1、加墨口-2、喷头-3、加热装置-4、保护装置-5、加热开关-41、内壳-42、保温层-43、不锈钢壳体-44、电热板-45、温控模块-46、通电触点-47、保护盖-51、吸附海绵-52、插槽-53、卡块-54、滑槽板-55、转轴-56、磁铁-57、铁片-58、第一端口-411、第二端口-45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4、保护装置5、加热开关41、内壳42、保温层43、不锈钢壳体44、电热板45、温控模块46、通电触点47、保护盖51、吸附海绵52、插槽53、卡块54、滑槽板55、转轴56、磁铁577、铁片58、第一端口411、第二端口451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墨盒1、加墨口2、喷头3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包括墨盒1、加墨口2、喷头3、加热装置4和保护装置5,加墨口2设置在墨盒1顶端后侧,喷头3设置在墨盒1内部底端前侧,并且喷头3底端与墨盒1底端进行螺栓连接,加热装置4设置在墨盒1内部底端后侧,保护装置5设置在墨盒1顶端前侧,加热装置4由加热开关41、内壳42、保温层43、不锈钢壳体44、电热板45、温控模块46和通电触点47组成,加热开关41设置在墨盒1顶端四分之三处,内壳42设置在墨盒1内部,保温层43外侧与墨盒1内侧进行水平粘接,保温层43内侧与内壳42外侧进行水平粘接,不锈钢壳体44呈矩形,并且不锈钢壳体44底端与内壳42内部底端后侧进行垂直焊接,电热板45底端与不锈钢壳体44内部底端后侧进行垂直焊接,温控模块46设置在不锈钢壳体44内部前端且与不锈钢壳体44底端进行螺栓连接,通电触点47顶端与墨盒1底端前侧进行垂直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盒(1)、加墨口(2)和喷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4)和保护装置(5),所述加墨口(2)设置在墨盒(1)顶端后侧,所述喷头(3)设置在墨盒(1)内部底端前侧,并且喷头(3)底端与墨盒(1)底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墨盒(1)内部底端后侧,所述保护装置(5)设置在墨盒(1)顶端前侧,所述加热装置(4)由加热开关(41)、内壳(42)、保温层(43)、不锈钢壳体(44)、电热板(45)、温控模块(46)和通电触点(47)组成,所述加热开关(41)设置在墨盒(1)顶端四分之三处,所述内壳(42)设置在墨盒(1)内部,所述保温层(43)外侧与墨盒(1)内侧进行水平粘接,所述保温层(43)内侧与内壳(42)外侧进行水平粘接,所述不锈钢壳体(44)呈矩形,并且不锈钢壳体(44)底端与内壳(42)内部底端后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电热板(45)底端与不锈钢壳体(44)内部底端后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温控模块(46)设置在不锈钢壳体(44)内部前端且与不锈钢壳体(44)底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通电触点(47)顶端与墨盒(1)底端前侧进行垂直粘接,所述保护装置(5)由保护盖(51)、吸附海绵(52)、插槽(53)、卡块(54)、滑槽板(55)、转轴(56)、磁铁(57)和铁片(58)组成,所述保护盖(51)设置在墨盒(1)顶端最前侧,所述吸附海绵(52)呈矩形,并且吸附海绵(52)后端与保护盖(51)内部后端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插槽(53)设置在保护盖(51)前端中部左右两侧,所述卡块(54)设置在保护盖(51)中部左右两端,所述卡块(54)右端与保护盖(51)左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卡块(54)右端穿过滑槽板(55)凹槽上端,所述滑槽板(55)下端通过转轴(56)与墨盒(1)左端前方下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6)右端与墨盒(1)左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磁铁(57)前端与保护盖(51)后端上侧进行垂直粘接,所述铁片(58)后端与墨盒(1)前端进行垂直粘接,所述磁铁(57)后端与铁片(58)前端进行平行磁性粘接,所述电热板(45)、温控模块(46)、喷头(3)和加热开关(41)均与通电触点(47)进行电连接,所述电热板(45)和加热开关(41)均与温控模块(46)进行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保护喷码机喷头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盒(1)、加墨口(2)和喷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4)和保护装置(5),所述加墨口(2)设置在墨盒(1)顶端后侧,所述喷头(3)设置在墨盒(1)内部底端前侧,并且喷头(3)底端与墨盒(1)底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墨盒(1)内部底端后侧,所述保护装置(5)设置在墨盒(1)顶端前侧,所述加热装置(4)由加热开关(41)、内壳(42)、保温层(43)、不锈钢壳体(44)、电热板(45)、温控模块(46)和通电触点(47)组成,所述加热开关(41)设置在墨盒(1)顶端四分之三处,所述内壳(42)设置在墨盒(1)内部,所述保温层(43)外侧与墨盒(1)内侧进行水平粘接,所述保温层(43)内侧与内壳(42)外侧进行水平粘接,所述不锈钢壳体(44)呈矩形,并且不锈钢壳体(44)底端与内壳(42)内部底端后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电热板(45)底端与不锈钢壳体(44)内部底端后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温控模块(46)设置在不锈钢壳体(44)内部前端且与不锈钢壳体(44)底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通电触点(47)顶端与墨盒(1)底端前侧进行垂直粘接,所述保护装置(5)由保护盖(51)、吸附海绵(52)、插槽(53)、卡块(54)、滑槽板(55)、转轴(56)、磁铁(57)和铁片(58)组成,所述保护盖(51)设置在墨盒(1)顶端最前侧,所述吸附海绵(52)呈矩形,并且吸附海绵(52)后端与保护盖(51)内部后端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插槽(53)设置在保护盖(51)前端中部左右两侧,所述卡块(54)设置在保护盖(51)中部左右两端,所述卡块(54)右端与保护盖(51)左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卡块(54)右端穿过滑槽板(55)凹槽上端,所述滑槽板(55)下端通过转轴(56)与墨盒(1)左端前方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龚磊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汇能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