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帆标专利>正文

新型控制小孔式浮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39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控制小孔式浮球阀,它包括:壳体、活塞、中空柱塞、中间有阻尼小孔的导向三爪、后盖、弹簧、小壳体、小柱塞、弯板、圆柱销、杠杆及小浮球,其主要特点是:活塞的背面与壳体的出口腔直接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材料消耗,加工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对控制小孔式浮球阀的改进。本人曾于一九八八年申请了控制小孔式浮球阀技术(专利号88201574.5),但由于设计该产品的理论依据存在着问题致使该产品在结构上也存在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理论上,由于将控制腔的压力误认为始终等于管内液体的静压(不管阀门的启闭情况)。柱塞前端面的最大压力为管内液体对柱塞前端面的冲击力,此冲击力最大可达二倍的管内静压。在这种理论的误指导下,设计出来阀的控制腔直径偏大,并需用挡水板将活塞与壳体出口球形腔隔开,以免柱塞受到背压,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增加产品的复杂性,提高产品造价。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加工方便、工作可靠、生产成本低的控制小孔式浮球阀。本技术所述的控制小孔式浮球阀由壳体、活塞、柱塞、导向三爪、密封圈、压簧及小壳体、小柱塞、弯板、圆柱销、杠杆、小浮球等组成,壳体内装有顺向开启、逆向关闭的中空柱塞,导向三爪和活塞分别在壳体的对应内壁内作滑动配合,活塞的背面与壳体出口腔直接连通,导向三爪的中间位置有个阻尼小孔,后盖被紧固在壳体上,后盖中有流出小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结构更紧凑,材料成本低、加工方便、工作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出的控制小孔式浮球阀在关闭状态时的视图,图中涂黑部分为密封圈。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带有进水口1,出水口20及控制腔21的壳体3。带有阻尼小孔23的导向三爪2,导向三爪2与壳体3的对应内壁作动配。导向三爪2与柱塞5之间装有密封圈4,柱塞与活塞9之间通过螺纹或压配联接,活塞9的背面与壳体3的出口腔7直接连通,活塞9的后端装有密封圈10。在活塞9与后盖12之间装有压簧13。壳体3与后盖12之间装有密封圈11并用螺钉紧固在一起。后盖12上有流出小孔20,小壳体14通过螺纹联接在后盖12上。小柱塞15与小壳体14的内壁作动配合,弯板18的一端插在小柱塞15的对应槽内,并经圆柱销19联接在小壳体14上。杠杆的一端联接在弯板18上,另一端联接在小浮球16上。本技术的理论依据当阀门开启时,作用到柱塞前端面的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压力的分布是这样以中心点为最大,随离中心点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而控制腔所感受到的最高压力应是柱塞前端面所感受到的后推合力加活塞背面所受到的作用力,实际上活塞所受到的总后推力应小于柱塞前端面的中心点压力乘柱塞前端截面积。从以上说明可得出以下的结论,只要活塞横截面积不小于柱塞前端面截面积,那么在流出小孔堵塞的情况下,活塞在控制腔内压力及弹簧力的辅助作用下将推动柱塞往前移,并最终关闭阀门。说明为便于说明问题起见,上述中的柱塞实际上是导向三爪与柱塞的合称,即把柱塞和导向三爪看成整体。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当水箱、水池水位下降时,小浮球16随之下降,并经杠杆17,弯板18带动小柱塞15后退,流出小孔20被打开,控制腔21内的压力迅速降低,此时,柱塞5在导向三爪2前表面的液体压力的作用下,作向后运动,即阀门开启。相反,处于开启状态的阀门,当带动小柱塞15前移,流出小孔20被堵住,控制腔的压力迅速提高,最后作用在活塞9上液体压力及弹簧力的作用下将推动柱塞5向前移动,直到阀门关闭。穿过阻尼小孔23并固定在小柱塞15上的不锈钢通针6的作用是防止液体中有泥沙等杂物而堵塞阻尼小孔23使本阀失灵。同样,安装在活塞9背面的挡泥圈8的作用也是为了防止杂物进入活塞9与壳体3内壁之间的间隙而使活塞9卡死。事实上,在洁净的自来水场合使用本阀时通针6及挡泥圈8都可省去。附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它一般适用于小通径控制小孔式浮球阀,其特点是将柱塞、活塞两者制成一体,把后盖分解成压盖13与压紧螺母25的组合,在活塞上装有夹板24便于安装密封圈10。本技术的壳体与管道的联接方式可采用内、外螺纹及法兰等方式,只要壳体的入口处的形状相应改变即可实现。从以上说明中可知,只要活塞的横截面面积不小于柱塞前端面的截柱,就能从结构上保证本阀可靠地工作。从既能有效地节约材料,便于产品加工,又能保证本阀可靠地工作,其结构参数的最佳方案应是活塞的横截面面积稍大于柱塞前端面的截面积。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小孔式浮球阀由壳体、活塞、柱塞、导向三爪、密封圈、压簧及小壳体、小柱塞、弯板、圆柱销、杠杆、小浮球等组成,壳体内装顺向开启,逆向关闭的中空柱塞、导向三爪的中间位置有个阻尼小孔,后盖被紧固壳体上,后盖中有流出小孔,其特征在于活塞的背面与壳体的出口腔直接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小孔式浮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的横截面面积稍大于柱塞前端面的截面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控制小孔式浮球阀,它包括:壳体、活塞、中空柱塞、中间有阻尼小孔的导向三爪、后盖、弹簧、小壳体、小柱塞、弯板、圆柱销、杠杆及小浮球,其主要特点是:活塞的背面与壳体的出口腔直接连通。本技术具有降低材料消耗,加工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F16K31/26GK2320861SQ9722356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章帆标 申请人:章帆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小孔式浮球阀由壳体、活塞、柱塞、导向三爪、密封圈、压簧及小壳体、小柱塞、弯板、圆柱销、杠杆、小浮球等组成,壳体内装顺向开启,逆向关闭的中空柱塞、导向三爪的中间位置有个阻尼小孔,后盖被紧固壳体上,后盖中有流出小孔,其特征在于活塞的背面与壳体的出口腔直接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帆标
申请(专利权)人:章帆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