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34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其结构包括从动锥齿轮和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数控车床,通过设置了循环装置在底座内部,通过弧面将冷却液汇集在铁丝网处,并且由铁丝网对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并且使冷却液汇集在腔室内,通过第二水泵得电,从而通过进液管将腔室内的冷却液进行吸收,并且通过出液管将冷却液运输至蓄液箱内进行循环使用,并且通过拉动插杆使插杆通过传动杆带动刮板向前移动,从而将腔室内的杂质通过排出孔排出,解决了在冷却液喷射使用后,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的同时容易造成冷却液浪费的问题。

A CNC lath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the structure of which includes a driven bevel gear and a circulation device.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llects the coolant at the wire mesh through the arc surface, and filters the larger impurities by the wire mesh, and collects the coolant in the chamber through the second water pump, so as to obtain power The coolant in the chamber is absorbed by the liquid inlet pipe, and the coolant is transported to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liquid outlet pipe for recycling, and the plunger is pulled to move the scraper forward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rod, so as to discharge the impurities in the chamber through the discharge hol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improper treatment is easy to cause pollution and cold at the same time But the waste of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
本技术是一种数控车床,属于车床领域。
技术介绍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但是现有技术在冷却液喷射使用后,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的同时容易造成冷却液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车床,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冷却液喷射使用后,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的同时容易造成冷却液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控车床,包括底座、控制器、工作台、支撑块、底块、滑块、转板、螺杆、电动推杆、夹刀块、固定孔、三爪卡盘、蓄液箱、喷头、第一水泵、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循环装置,所述控制器后端面四端与底座前端面右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工作台底端面四端与底座顶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块底端面右侧与工作台顶端面左侧进行焊接,所述底块底端面中部与工作台顶端面中部进行焊接,并且底块左端面中部与支撑块右端面中部紧密的贴合,所述滑块底端面中部内侧通过设置的滑槽与底块顶端面中部设置的凸块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转板外侧后端与底块前端面中部内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前端面中部与转板后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并且螺杆后端面贯穿于底块前端面中部,并且螺杆外侧后端与滑块内侧中部设置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左右端面分别与滑块顶端面左侧设置的凸块的右侧中部和夹刀块左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夹刀块外侧底端与滑块顶端面中部设置的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孔设置于夹刀块顶端面左右侧中部,所述三爪卡盘外侧右端与工作台左端面顶侧中部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三爪卡盘的左端面中部与夹刀块右端面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蓄液箱前端面底侧左右端与底座后端面顶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喷头后端面中部与蓄液箱的前端面顶侧中部进行插接,并且喷头的顶端面与蓄液箱的顶端面呈30°夹角,所述循环装置设置于底座内侧,所述第一水泵底端面四端与蓄液箱内侧底端面四端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水泵顶端右侧中部通过插接的连接管与喷头后端面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电机底端左右侧中部与工作台内部底端面右侧前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前端面中部与电机后端面中部输出端进行插接,所述从动锥齿轮右端面前侧中部与主动锥齿轮后端面左侧中部相互啮合,并且从动锥齿轮左端面四端与三爪卡盘右端面四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循环装置由弧面、铁丝网、腔室、过滤网、保护罩、第二水泵、进液管、出液管、插杆、传动杆、刮板、排出孔和开关门组成,所述弧面呈向上的弧形,并且弧面设置于工作台顶端面中部,所述铁丝网设置于工作台顶端面中部前后侧和底座顶端面中部,所述腔室设置于底座内侧中部,所述过滤网后端面四端与腔室内侧后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保护罩前端面四端与底座后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水泵底端面中部与保护罩内侧底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进液管前端面贯穿于底座后端面底侧中部并且进液管后端面与第二水泵前端面中部进行插接,所述出液管外侧顶端与蓄液箱底端面中部内侧进行螺纹连接,并且出液管底端面贯穿于保护罩顶端面中部,并且出液管底端面与第二水泵顶端面前侧进行插接,所述插杆外侧后端与底座前端面中部内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顶端面中部与插杆底端面后侧中部进行插接,所述刮板顶端面中部与传动杆外侧底端内侧进行螺纹连接,并且刮板底端面与腔室内侧底端面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排出孔设置于底座前端面底侧中部,所述开关门前端面右侧中部通过铰链与底座前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第一水泵、电机和第二水泵分别通过微处理器上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的高度为2cm,并且刮板的长度与腔室的宽度相等,有利于对腔室的底端面进行全面的清理。进一步地,所述插杆的长度与腔室的内侧长度相等,有利于提高刮板的清理范围。进一步地,所述排出孔的底端面与腔室的内侧底端处于同一水平线,并且排出孔的大小位置与开关门大小位置相对应,有利于使清理出来的垃圾直接从排出孔排出。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门的前端面左侧中部设置有拉动块,并且拉动块的后端面中部与开关门的前端面左侧中部进行插接,有利于通过拉动拉动块将开关门进行拉动。进一步地,所述插杆的外形呈倒T字型,并且插杆的外侧前端设置有防滑的纹路,有利于防止在拉动插杆时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泵型号为PUN-220,优点为外观轻巧节省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型号为Y2-100L-2极,优点为运行平稳,马力足。本技术的一种数控车床,通过设置了循环装置在底座内部,通过弧面将冷却液汇集在铁丝网处,并且由铁丝网对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并且使冷却液汇集在腔室内,通过第二水泵得电,从而通过进液管将腔室内的冷却液进行吸收,并且通过出液管将冷却液运输至蓄液箱内进行循环使用,并且通过拉动插杆使插杆通过传动杆带动刮板向前移动,从而将腔室内的杂质通过排出孔排出,解决了在冷却液喷射使用后,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的同时容易造成冷却液浪费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台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循环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控制器-2、工作台-3、支撑块-4、底块-5、滑块-6、转板-7、螺杆-8、电动推杆-9、夹刀块-10、固定孔-11、三爪卡盘-12、蓄液箱-13、喷头-14、第一水泵-16、电机-17、主动锥齿轮-18、从动锥齿轮-19、循环装置-15、弧面-151、铁丝网-152、腔室-153、过滤网-154、保护罩-155、第二水泵-156、进液管-157、出液管-158、插杆-159、传动杆-1510、刮板-1511、排出孔-1512、开关门-15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车床:包括底座1、控制器2、工作台3、支撑块4、底块5、滑块6、转板7、螺杆8、电动推杆9、夹刀块10、固定孔11、三爪卡盘12、蓄液箱13、喷头14、第一水泵16、电机17、主动锥齿轮18、从动锥齿轮19和循环装置15,控制器2后端面四端与底座1前端面右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工作台3底端面四端与底座1顶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支撑块4底端面右侧与工作台3顶端面左侧进行焊接,底块5底端面中部与工作台3顶端面中部进行焊接,并且底块5左端面中部与支撑块4右端面中部紧密的贴合,滑块6底端面中部内侧通过设置的滑槽与底块5顶端面中部设置的凸块进行滑动连接,转板7外侧后端与底块5前端面中部内侧进行转动连接,螺杆8前端面中部与转板7后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并且螺杆8后端面贯穿于底块5前端面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车床,包括底座(1)、控制器(2)、工作台(3)、支撑块(4)、底块(5)、滑块(6)、转板(7)、螺杆(8)、电动推杆(9)、夹刀块(10)、固定孔(11)、三爪卡盘(12)、蓄液箱(13)、喷头(14)、第一水泵(16)、电机(17)、主动锥齿轮(18)和从动锥齿轮(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装置(15),所述控制器(2)后端面四端与底座(1)前端面右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工作台(3)底端面四端与底座(1)顶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块(4)底端面右侧与工作台(3)顶端面左侧进行焊接,所述底块(5)底端面中部与工作台(3)顶端面中部进行焊接,并且底块(5)左端面中部与支撑块(4)右端面中部紧密的贴合,所述滑块(6)底端面中部内侧通过设置的滑槽与底块(5)顶端面中部设置的凸块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转板(7)外侧后端与底块(5)前端面中部内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螺杆(8)前端面中部与转板(7)后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并且螺杆(8)后端面贯穿于底块(5)前端面中部,并且螺杆(8)外侧后端与滑块(6)内侧中部设置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动推杆(9)左右端面分别与滑块(6)顶端面左侧设置的凸块的右侧中部和夹刀块(10)左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夹刀块(10)外侧底端与滑块(6)顶端面中部设置的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孔(11)设置于夹刀块(10)顶端面左右侧中部,所述三爪卡盘(12)外侧右端与工作台(3)左端面顶侧中部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三爪卡盘(12)的左端面中部与夹刀块(10)右端面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蓄液箱(13)前端面底侧左右端与底座(1)后端面顶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喷头(14)后端面中部与蓄液箱(13)的前端面顶侧中部进行插接,并且喷头(14)的顶端面与蓄液箱(13)的顶端面呈30°夹角,所述循环装置(15)设置于底座(1)内侧,所述第一水泵(16)底端面四端与蓄液箱(13)内侧底端面四端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水泵(16)顶端右侧中部通过插接的连接管与喷头(14)后端面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电机(17)底端左右侧中部与工作台(3)内部底端面右侧前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18)前端面中部与电机(17)后端面中部输出端进行插接,所述从动锥齿轮(19)右端面前侧中部与主动锥齿轮(18)后端面左侧中部相互啮合,并且从动锥齿轮(19)左端面四端与三爪卡盘(12)右端面四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循环装置(15)由弧面(151)、铁丝网(152)、腔室(153)、过滤网(154)、保护罩(155)、第二水泵(156)、进液管(157)、出液管(158)、插杆(159)、传动杆(1510)、刮板(1511)、排出孔(1512)和开关门(1513)组成,所述弧面(151)呈向上的弧形,并且弧面(151)设置于工作台(3)顶端面中部,所述铁丝网(152)设置于工作台(3)顶端面中部前后侧和底座(1)顶端面中部,所述腔室(153)设置于底座(1)内侧中部,所述过滤网(154)后端面四端与腔室(153)内侧后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保护罩(155)前端面四端与底座(1)后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56)底端面中部与保护罩(155)内侧底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进液管(157)前端面贯穿于底座(1)后端面底侧中部并且进液管(157)后端面与第二水泵(156)前端面中部进行插接,所述出液管(158)外侧顶端与蓄液箱(13)底端面中部内侧进行螺纹连接,并且出液管(158)底端面贯穿于保护罩(155)顶端面中部,并且出液管(158)底端面与第二水泵(156)顶端面前侧进行插接,所述插杆(159)外侧后端与底座(1)前端面中部内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510)顶端面中部与插杆(159)底端面后侧中部进行插接,所述刮板(1511)顶端面中部与传动杆(1510)外侧底端内侧进行螺纹连接,并且刮板(1511)底端面与腔室(153)内侧底端面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排出孔(1512)设置于底座(1)前端面底侧中部,所述开关门(1513)前端面右侧中部通过铰链与底座(1)前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9)第一水泵(16)、电机(17)和第二水泵(156)分别通过微处理器上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与控制器(2)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包括底座(1)、控制器(2)、工作台(3)、支撑块(4)、底块(5)、滑块(6)、转板(7)、螺杆(8)、电动推杆(9)、夹刀块(10)、固定孔(11)、三爪卡盘(12)、蓄液箱(13)、喷头(14)、第一水泵(16)、电机(17)、主动锥齿轮(18)和从动锥齿轮(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装置(15),所述控制器(2)后端面四端与底座(1)前端面右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工作台(3)底端面四端与底座(1)顶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块(4)底端面右侧与工作台(3)顶端面左侧进行焊接,所述底块(5)底端面中部与工作台(3)顶端面中部进行焊接,并且底块(5)左端面中部与支撑块(4)右端面中部紧密的贴合,所述滑块(6)底端面中部内侧通过设置的滑槽与底块(5)顶端面中部设置的凸块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转板(7)外侧后端与底块(5)前端面中部内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螺杆(8)前端面中部与转板(7)后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并且螺杆(8)后端面贯穿于底块(5)前端面中部,并且螺杆(8)外侧后端与滑块(6)内侧中部设置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动推杆(9)左右端面分别与滑块(6)顶端面左侧设置的凸块的右侧中部和夹刀块(10)左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夹刀块(10)外侧底端与滑块(6)顶端面中部设置的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孔(11)设置于夹刀块(10)顶端面左右侧中部,所述三爪卡盘(12)外侧右端与工作台(3)左端面顶侧中部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三爪卡盘(12)的左端面中部与夹刀块(10)右端面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蓄液箱(13)前端面底侧左右端与底座(1)后端面顶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喷头(14)后端面中部与蓄液箱(13)的前端面顶侧中部进行插接,并且喷头(14)的顶端面与蓄液箱(13)的顶端面呈30°夹角,所述循环装置(15)设置于底座(1)内侧,所述第一水泵(16)底端面四端与蓄液箱(13)内侧底端面四端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水泵(16)顶端右侧中部通过插接的连接管与喷头(14)后端面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电机(17)底端左右侧中部与工作台(3)内部底端面右侧前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18)前端面中部与电机(17)后端面中部输出端进行插接,所述从动锥齿轮(19)右端面前侧中部与主动锥齿轮(18)后端面左侧中部相互啮合,并且从动锥齿轮(19)左端面四端与三爪卡盘(12)右端面四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循环装置(15)由弧面(151)、铁丝网(152)、腔室(153)、过滤网(154)、保护罩(155)、第二水泵(156)、进液管(157)、出液管(158)、插杆(159)、传动杆(1510)、刮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必诚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