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018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包括进液口、罐体、支架、第一出渣口、人孔;所述罐体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进液口,且进液口通过连接法兰与罐体相连接;所述罐体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板,且第一过滤板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内部底侧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内部设置有直管,且直管的底端通过贯穿方式与第一过滤板;所述直管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进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过滤板,且第二过滤板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的改进,具有原料利用率高,过滤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high efficiency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ulti-layer filt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efficiency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ulti-layer filt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inlet, a tank body, a bracket, a first slag outlet and a manhole;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and the liquid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nk body through a connecting flange; the left side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ltering plate, and the first filtering plate is welded with the bottom side of the tank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rst filt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traight pip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traigh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ilter plate through a through way; the top end of the straigh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inlet through a connecting flange;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filt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ilter plate, and the second filter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tank body through weld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plurality of high-efficiency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ayer filtration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raw materials, high filtration efficiency, time-saving and labor-saving, so a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raised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of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制药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新的药品发现技术使的寻找特殊疾病药靶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便宜、迅速和精确。现有的生物制药过滤多采用单级式过滤装置,将生物原料通过单级式过滤装置将所需的物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物质即是所需的原料,需多次过滤、提纯,但是,这种方法在过滤时其原料的利用率较低,过滤效率低,费时费力。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原料利用率高,过滤效率高,省时省力的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单级式过滤,需多次过滤、提纯,这种方法在过滤时其原料的利用率较低,过滤效率低,费时费力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包括进液口、罐体、支架、第一出渣口、人孔、第二出渣口、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第四过滤板、隔板、直管;罐体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进液口,且进液口通过连接法兰与罐体相连接;罐体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板,且第一过滤板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内部底侧相连接;第一过滤板的内部设置有直管,且直管的底端通过贯穿方式与第一过滤板;直管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进液口相连接;第一过滤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过滤板,且第二过滤板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的内部;第二过滤板右侧的第三过滤板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的内部;第三过滤板右侧的第四过滤板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的内部;第四过滤板的右侧外壁通过螺栓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右端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右端内壁相连接;罐体前端面的外壁上设置有人孔,且人孔通过螺栓与罐体相连接;罐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渣口与第二出渣口,且第一出渣口与第二出渣口分别通过螺栓与罐体相连接;罐体的右端底侧设置有第一出液管与第二出液管,且第一出液管与第二出液管分别通过螺栓与罐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过滤板外观呈┐状,且第一过滤板的左端罐体的左端相吻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及第四过滤板为线性阵列式结构设置,且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及第四过滤板的直径与罐体的直径相吻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隔板为第五过滤板,且隔板呈舌头状横向安装在罐体右端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出液管与第二出液管安装在隔板左侧两侧罐体的外壁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人孔为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第四过滤板的检修装置。本技术通过对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的改进,具有原料利用率高,过滤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过滤板外观呈┐状,且第一过滤板的左端罐体的左端相吻合的设置,有利于原料从直管进入罐体内部,通过第一过滤板将较大的颗粒截留,并通过第一出渣口将较大的颗粒排出,排出后的较大颗粒可以进行回收。2、本技术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及第四过滤板为线性阵列式结构设置,且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及第四过滤板的直径与罐体的直径相吻合的设置,有利于装置过滤的更精细,从而实现提纯的目的。3、本技术隔板呈舌头状横向安装在罐体右端内部,第一出液管与第二出液管安装在隔板左侧两侧罐体的外壁上的设置,通过开关阀可以使第一出液管或第二出液管的控制出液量,可以使用第一出液管或单独使用第二出液管,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过滤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液口1、罐体2、支架3、第一出渣口4、人孔5、第二出渣口6、第一出液管7、第二出液管8、第一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10、第三过滤板11、第四过滤板12、隔板13、直管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包括进液口1、罐体2、支架3、第一出渣口4、人孔5、第二出渣口6、第一出液管7、第二出液管8、第一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10、第三过滤板11、第四过滤板12、隔板13、直管14。罐体2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进液口1,且进液口1通过连接法兰与罐体2相连接;罐体2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板9,且第一过滤板9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2内部底侧相连接;第一过滤板9的内部设置有直管14,且直管14的底端通过贯穿方式与第一过滤板9;直管14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进液口1相连接;第一过滤板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0,且第二过滤板10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2的内部;第二过滤板10右侧的第三过滤板11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2的内部;第三过滤板11右侧的第四过滤板12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2的内部;第四过滤板12的右侧外壁通过螺栓设置有隔板13,且隔板13的右端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2右端内壁相连接;罐体2前端面的外壁上设置有人孔5,且人孔5通过螺栓与罐体2相连接;罐体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渣口4与第二出渣口6,且第一出渣口4与第二出渣口6分别通过螺栓与罐体2相连接;罐体2的右端底侧设置有第一出液管7与第二出液管8,且第一出液管7与第二出液管8分别通过螺栓与罐体2相连接;罐体2的底端设置有支架3,且支架3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2相连接。第一过滤板9外观呈┐状,且第一过滤板9的左端罐体2的左端相吻合。第二过滤板10与第三过滤板11及第四过滤板12为线性阵列式结构设置,且第二过滤板10与第三过滤板11及第四过滤板12的直径与罐体2的直径相吻合。隔板13为第五过滤板,且隔板13呈舌头状横向安装在罐体2右端内部。第一出液管7与第二出液管8安装在隔板13左侧两侧罐体2的外壁上,人孔5为第一过滤板9与第二过滤板10及第三过滤板11、第四过滤板12的检修装置。具体实施步骤:当原料从进液口1通过直管14流入到罐体2左端内部,进入到底部的原料通过第一过滤板9的过滤将较大的原料截留在第一过滤板9的下方,通过第一过滤板9过滤后原料在通过第二过滤板10与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包括进液口(1)、罐体(2)、支架(3)、第一出渣口(4)、人孔(5)、第二出渣口(6)、第一出液管(7)、第二出液管(8)、第一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10)、第三过滤板(11)、第四过滤板(12)、隔板(13)、直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进液口(1),且进液口(1)通过连接法兰与罐体(2)相连接;所述罐体(2)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板(9),且第一过滤板(9)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2)内部底侧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9)的内部设置有直管(14),且直管(14)的底端通过贯穿方式与第一过滤板(9);所述直管(14)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进液口(1)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0),且第二过滤板(10)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2)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板(10)右侧的第三过滤板(11)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2)的内部;所述第三过滤板(11)右侧的第四过滤板(12)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2)的内部;所述第四过滤板(12)的右侧外壁通过螺栓设置有隔板(13),且隔板(13)的右端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2)右端内壁相连接;所述罐体(2)前端面的外壁上设置有人孔(5),且人孔(5)通过螺栓与罐体(2)相连接;所述罐体(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渣口(4)与第二出渣口(6),且第一出渣口(4)与第二出渣口(6)分别通过螺栓与罐体(2)相连接;所述罐体(2)的右端底侧设置有第一出液管(7)与第二出液管(8),且第一出液管(7)与第二出液管(8)分别通过螺栓与罐体(2)相连接;所述罐体(2)的底端设置有支架(3),且支架(3)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分离纯化多层过滤装置,包括进液口(1)、罐体(2)、支架(3)、第一出渣口(4)、人孔(5)、第二出渣口(6)、第一出液管(7)、第二出液管(8)、第一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10)、第三过滤板(11)、第四过滤板(12)、隔板(13)、直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进液口(1),且进液口(1)通过连接法兰与罐体(2)相连接;所述罐体(2)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板(9),且第一过滤板(9)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2)内部底侧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9)的内部设置有直管(14),且直管(14)的底端通过贯穿方式与第一过滤板(9);所述直管(14)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进液口(1)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0),且第二过滤板(10)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2)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板(10)右侧的第三过滤板(11)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2)的内部;所述第三过滤板(11)右侧的第四过滤板(12)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罐体(2)的内部;所述第四过滤板(12)的右侧外壁通过螺栓设置有隔板(13),且隔板(13)的右端通过焊接方式与罐体(2)右端内壁相连接;所述罐体(2)前端面的外壁上设置有人孔(5),且人孔(5)通过螺栓与罐体(2)相连接;所述罐体(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渣口(4)与第二出渣口(6),且第一出渣口(4)与第二出渣口(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敬红李玉泽张英宁王渊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