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11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装置包括床架、设于床架上的床板、转动连接于床架上的顶升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和控制器,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第一床板固定于床架上,第二床板可以与第一床板铰接处为转轴进行旋转,顶升装置包括一顶推杆,顶推杆一端与第二床板连接,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感应器和标有角度的角度盘,感应器固定于床架上,角度盘固定于第二床板上,角度盘上设有一可被感应器感应的感应块,感应块可在角度盘上移动,控制器连接顶升装置和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床头调节到预定的角度,保证在医务人员不在患者身旁时,患者家属也能将床头调节到预定的角度。

A medical adjustable bed with adjustable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adjusting bed which can be adjusted to a predetermined angle,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the device comprises a bed frame, a bed plate arranged on the bed frame, a lifting device, an angle adjusting device and a controller which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to the bed frame, the bed plate comprises a first bed plate and a second bed plate, the first bed plate is fixed on the bed frame, and the second bed plate can be hinged with the first bed plate for rotation The shaft rotates, the jacking device includes a push rod,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ed plate, th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includes a sensor and an angle plate marked with an angle, the sensor is fixed on the bed frame, the angle plate is fixed on the second bed plate, the angl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induction block which can be sensed by the sensor, the induction block can move on the angle plate,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jacking device and the in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bedside to a predetermined angle, and ensure that when the medical staff is not around the patient, the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can also adjust the bedside to a predetermined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
技术介绍
在医院使用病床的过程中,根据患者或病情的需要,常要对床头进行调高处理;现有病床通过调节床头的角度来对床头进行调高处理。如中国专利201710316209.2公开了一种医用手术床,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腰板、与腰板前端连接且相对腰板转动的背板、与背板前端连接且相对背板转动的头板,此外,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腰板后端两侧的一对大腿板;与一对大腿板后端分别连接且相对大腿板转动的一对小腿板;与所述腰板与一对大腿板分别连接的用于调节所述腰板与一对大腿板之间水平夹角的一对水平夹角调整机构;与一对小腿板分别连接的用于调节小腿板与对应的大腿板之间开度的一对弯折角度调整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医用手术床,使用方便,可轻松完成截石位和平卧位等各种体位之间的转换,缩短因更换体位造成的手术时间延长,减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劳动量,保护术中患者的安全。而现有病床只能通过医务人员或病人家属进行大致的调节到一定角度,特别是医务人员不在身旁时,病人家属在进行调节床头角度时没有一定的依据,不清楚需要将床头调节到何种角度,容易将床头的角度调节的过大,导致患者出现挤压患处的情况,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病情恶化,也不利于患者的躺卧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能够将床头调节到预定的角度。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包括:床架;设于所述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固定于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二床板与所述第一床板铰接,且所述第二床板可以与所述第一床板铰接处为转轴进行旋转;转动连接于所述床架上的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包括一顶推杆,所述顶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床板可转动连接;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感应器和标有角度的角度盘,所述感应器固定于所述床架上,所述角度盘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床板上,所述角度盘上设有一可被所述感应器感应的感应块,所述感应块可在所述角度盘上移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顶升装置和感应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角度盘为锥形或扇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感应块上固定一磁铁,所述感应块可通过所述磁铁吸附于所述角度盘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床设有多个所述顶升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顶升装置为液压缸。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床架两边设有可折叠护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床架底部设有行走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床架内设有一容纳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的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通过设置一角度调节装置和顶升装置,能够将第二床板(即床头)调节到预定的角度,从而保证在医务人员不在患者身旁时,患者家属也能将床头调节到预定的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节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角度盘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床架,2-床板,21-第一床板,22-第二床板,3-顶升装置,31-顶推杆,4-角度调节装置,41-感应器,42-角度盘,43-感应块,5-行走轮,6-容纳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包括床架1、设于床架1上的床板2、转动连接于床架1上的顶升装置3、角度调节装置4和控制器,优选的,顶升装置3为液压缸,床板2包括第一床板21和第二床板22,第一床板21固定于床架1上,第二床板22与第一床板21铰接,且第二床板22可以与第一床板21铰接处为转轴进行旋转,顶升装置3包括一顶推杆31,顶推杆31一端与第二床板22可转动连接,角度调节装置4包括与顶升装置3信号连接的感应器41和标有角度的角度盘42,感应器41固定于床架1上,角度盘42垂直固定于第二床板22上,优选的,角度盘42为锥形或扇形,角度盘42上设有一可被感应器41感应的感应块43,感应块43可在角度盘42上移动,其中,控制器连接顶升装置3和感应器41,该控制器可通过接受感应器41的信号来控制顶升装置3的工作状态,在需要调节第二床板22(即床头)的角度时,通过将感应块43放置在角度盘42上需要调节到的角度的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顶升装置3带动第二床板22的旋转从而使角度盘42上的感应块43进行旋转,在第二床板22达到预定角度时,感应器42感应到感应块43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控制顶升装置3停止作用,从而能够使患者家属在医务人员不在患者身旁时,也能将床头调节到预定的角度。参见图1和图2所示,感应块43上固定一磁铁,感应块43可通过磁铁吸附于角度盘42上,能够通过拿取感应块43放置在需要调节角度的位置,进行后续角度的调节,能够便于更换损坏的感应块43;调节床设有多个顶升装置3,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体重,提高了第二床板22的调节精度,也相应的增加了该调节床的使用寿命;床架1两边设有可折叠护栏,能够在支起护栏时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患者滚落病床;床架1底部设有行走轮5,在必要的时可以对病床进行移动;床架1内设有一容纳箱6,可以收纳毛毯及其他日用品,能够为患者家属提供一定的陪护保障。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包括床架(1)和设于所述床架(1)上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医用调节床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床架(1)上的顶升装置(3)、角度调节装置(4)和控制器;/n所述床板(2)包括第一床板(21)和第二床板(22),所述第一床板(21)固定于所述床架(1)上,所述第二床板(22)与所述第一床板(21)铰接,且所述第二床板(22)可以与所述第一床板(21)铰接处为转轴进行旋转;/n所述顶升装置(3)包括一顶推杆(31),所述顶推杆(31)一端与所述第二床板(22)可转动连接;/n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包括感应器(41)和标有角度的角度盘(42),所述感应器(41)固定于所述床架(1)上,所述角度盘(42)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床板(22)上,所述角度盘(42)上设有一可被所述感应器(41)感应的感应块(43),所述感应块(43)可在所述角度盘(42)上移动;/n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顶升装置(3)和感应器(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至预定角度的医用调节床,包括床架(1)和设于所述床架(1)上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医用调节床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床架(1)上的顶升装置(3)、角度调节装置(4)和控制器;
所述床板(2)包括第一床板(21)和第二床板(22),所述第一床板(21)固定于所述床架(1)上,所述第二床板(22)与所述第一床板(21)铰接,且所述第二床板(22)可以与所述第一床板(21)铰接处为转轴进行旋转;
所述顶升装置(3)包括一顶推杆(31),所述顶推杆(31)一端与所述第二床板(22)可转动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包括感应器(41)和标有角度的角度盘(42),所述感应器(41)固定于所述床架(1)上,所述角度盘(42)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床板(22)上,所述角度盘(42)上设有一可被所述感应器(41)感应的感应块(43),所述感应块(43)可在所述角度盘(42)上移动;
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顶升装置(3)和感应器(41)。


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盈璐赵悦贤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