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组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94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组合设备,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可以检测水下情况,为水下提供氧气,同时具有赶鱼的作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提手、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内有第一螺旋桨为第一设备提供动力;壳体上方设置进水口、输气管,下方设有出水口和出气口;壳体前端有机械臂可用于抓取水中垃圾,另外设有摄像头和水质监测仪器。第二设备用于捞捕水中的鱼,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安装两个浮体和两个第二螺旋桨,承重板上有矩形架穿过,矩形架竖板上有齿条,承重板上电动马达与齿条配合用于提升矩形架,另外漏斗形网和捕捞网连接在矩形架下端及承重板上。如此不仅可以自动检测水质、抓取垃圾、还可以自动不间断驱赶鱼和捕鱼。

Aquaculture combina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quaculture combin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device and a second device. The first equipment can detect the underwater situation, provide oxygen for the underwater, and have the function of catching fish, including the shell,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and a protective cover, and the first propeller in the protective cover provides power for the first equipmen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a gas transmission pipe, and the low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and an air outlet;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mechanical arm which can be used to catch the garbage in the water, and It is equipped with cameras and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nstruments. The second device is used for catching fish in water, including a bearing plate, on which two floating bodies and two second propellers are installed, on which a rectangular frame passes through, on which a rack is arranged, on which an electric motor is matched with the rack to lift the rectangular frame, and a leaky bucket net and a fishing net are connec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rectangular frame and on the bearing plate. In this way, it can not only automatically detect water quality, grab garbage, but also automatically drive fish and fish continuous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产养殖组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组合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的水产养殖基础工程设施薄弱,集约化程度亟待提高。养殖设施落后,技术含量低,已严重不能满足现代水产发展的要求,制约了我国水产的健康发展。我国的池塘养殖,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养殖方式中的结构和布局,仅具有提供鱼类生长空间和基本的进排水功能,池塘现代化、工程化、设施化水平较低。一些大、中型水库,在蓄水之前,没有能够彻底清基,不但库底仍然保持原来高低不平的地形,还留下不少树木、房屋等大型障碍物,加之库水一般又很深,给水库成鱼捕捞带来了很多困难。另外一些地区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捕捞的方式,这种方式效率极低且需要大量人力。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我国水产养殖很难科学、高效,但是想快速改善这些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先设计一种组合设备为普通水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使他们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为他们提供方便、简单的捕捞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组合设备,能够实现科学高效的养殖,提高养殖密度的同时保证养殖效果。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产养殖组合设备,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有壳体,提手,保护罩,第一螺旋桨,进水口,出水口,输气管,出气口,机械臂,垃圾盒,支架,摄像头,水质检测仪器。第二设备包括:承重板,第二螺旋桨,浮体,矩形架,齿条,电动马达,吊环,漏斗形网,捕捞网。优选地,所述壳体设计成流线型结构,所述壳体上安装提手。所述第一螺旋桨安装在保护罩内,所述两个保护罩设置在壳体后的两侧。所述壳体的内部有水箱,所述水箱上下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出水口处位置设置水泵。所述输气管一端露出水面,另一端与出气口相通,而出气口处设置气泵,进一步地,为防止水倒流输气管,所述出气口处安装单向阀。所述机械臂安装在壳体的下端,用于捡取水中的垃圾。所述垃圾盒设计成敞口状,设置在壳体下方,并且与支架组成一对用于支撑壳体的底座。所述摄像头设置在壳体前端,可将拍摄到的图像实时传输到后台,方便操作人员遥控第一设备。所述水质检测仪器设置在壳体侧面,主要有溶氧测定仪、pH测定仪、水温计、氨测定仪等。所述承重板左右两端各安装浮体,所述承重板的前方安装两个第二螺旋桨。所述矩形架的两根竖板穿过承重板,在竖板外侧各连接齿条;所述两个电动马达安装于承重板的两端,与两个齿条配合,用于提升矩形架。所述吊环焊接在承重板的两侧。所述漏斗形网在捕捞网的内部,且两网都连接在矩形架的下端及承重板上。本技术有益效果:1、自动检测水质,通氧气;2、轻松抓取水下垃圾;3、自动不间断驱赶鱼、捕鱼。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第二设备的示意图。图中:11壳体,111提手,12保护罩,121第一螺旋桨,13进水口,131出水口,14输气管,141出气口,15机械臂,16垃圾盒,17支架,18摄像头,19水质检测仪器,21承重板,22第二螺旋桨,23浮体,24矩形架,241齿条,25电动马达,26吊环,27漏斗形网,28捕捞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水产养殖组合设备,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实施例:第一设备具有检测水下情况,为水下提供氧气,同时具有赶鱼的作用。为减少第一设备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需将壳体11设计成流线型结构,并在壳体11上安装提手111,方便操作人员搬运该设备。第一螺旋桨121安装在保护罩12内,防止高速转动的第一螺旋桨121对水中生物造成致命伤害。两个第一螺旋桨安装在壳体11后端的两侧,在给第一设备提供前进动力的同时,可通过改变两个第一螺旋桨的相对速度来实现第一设备的转向。壳体11的内部有水箱,水箱上下各与进水口13和出水口131连通。进水口13处设置单向阀,用于水进入水箱。而水箱内水的多少,决定了第一设备在水下的深度。当第一设备想要上浮时,就需要从出水口131排出水箱内的水。而为方便排水,需在出水口131处位置设置水泵。输气管14一端露出水面,另一端与出气口141相通,而出气口141处设置气泵,用于将空气中的氧气输进水下。为防止水倒流输气管14,需要在出气口141处安装单向阀。机械臂15安装在壳体11的下端,用于捡取水中的垃圾,并将垃圾放进垃圾盒16中。为使结构更加简单,将垃圾盒16设计成敞口状,并且与支架17组成一对用于支撑壳体11的底座。摄像头18可将拍摄到的图像实时传输到后台,方便操作人员遥控该设备。另外第一设备在自动工作模式下,摄像头18将作为一双“眼睛”,用来为第一设备指引道路。水质检测仪器19主要有溶氧测定仪、pH测定仪、水温计、氨测定仪等,用于检测池塘水质状况是否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并且将数据自动传输到后台,并且生成报表供操作人员查看。当检测到水质极不适合鱼类生长时,可自动报警。第二设备实施例:承重板21左右两端各安装浮体23,该浮体可使整个第二设备漂浮在水面上。承重板21的前方安装两个第二螺旋桨22,用于牵动第二设备向前运动,另外通过控制两个第二螺旋桨的速度差,可改变第二设备的运动方向。矩形架24的两根竖板穿过承重板21,在竖板外侧各连接齿条241。两个电动马达25安装于承重板21的两端,与两个齿条241配合,用于提升矩形架24。吊环26焊接在承重板21的两侧,用于起重设备通过该吊钩将第二设备连同网中的鱼整体从水中提起。漏斗形网27在捕捞网28的内部,且两网都连接在矩形架24的下端及承重板21上。漏斗形网27缝隙较小,可使所有鱼顺着该网穿过漏斗口。进入到捕捞网28内,网28缝隙较大,可使体重不达标的鱼从网缝里游走。漏斗形网27和捕捞网28的组合可使鱼轻松进入到网28内,但很难从网28内逃离出来。本组合设备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第一设备放进水中,通过进水口13和出水口131控制第一设备在水中的位置。用水质检测仪器19检测水质状况,并传回后台。若检测到水下氧气不足时,可控制出气口141工作,将空气内的氧气源源不断通入到水下。此时无需人手动操作,只需打开自动模式,使第一设备在水中自动转圈。且遇到障碍时可自动规避。使用第一设备捡水中垃圾时,需要操作人员通过摄像头18找到垃圾所在位置,然后操作机械臂15将垃圾抓取,并放进垃圾盒16中即可。当需要该组合设备捕鱼时,需将第二设备放入水中,通过第二螺旋桨22及浮体23使第二设备悬浮在某位置即可。然后控制电动马达25,使矩形架24全部进入到水中。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二设备的位置及朝向后,自动在水下运动,通过自身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产养殖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有壳体(11),提手(111),保护罩(12),第一螺旋桨(121),进水口(13),出水口(131),输气管(14),出气口(141),机械臂(15),垃圾盒(16),支架(17),摄像头(18),水质检测仪器(19);/n第二设备包括:承重板(21),第二螺旋桨(22),浮体(23),矩形架(24),齿条(241),电动马达(25),吊环(26),漏斗形网(27),捕捞网(28);/n所述壳体(11)为流线型结构,所述壳体(11)的后端两侧设置保护罩(12),所述第一螺旋桨(121)安装在保护罩(12)内;/n所述壳体(11)的内部有水箱,所述水箱上下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31),所述进水口(13)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131)出水口处设置水泵;/n所述输气管(14)设置在壳体(11)上方,其一端露出水面,另一端与出气口(141)相通,所述出气口(141)处设置气泵,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141)处安装单向阀;/n所述机械臂(15)安装在壳体(11)的下端;/n所述垃圾盒(16)为敞口状,设置在壳体(11)下方,并且与支架(17)组成一对用于支撑壳体(11)的底座;/n所述摄像头(18)设置在壳体(11)前端;/n所述水质检测仪器(19)设置在壳体(11)侧面,主要有溶氧测定仪、pH测定仪、水温计、氨测定仪等;/n所述承重板(21)左右两端各安装浮体(23),所述承重板(21)的前方安装两个第二螺旋桨(22),所述两个电动马达(25)安装于承重板(21)的两端;/n所述矩形架(24)的两根竖板穿过承重板(21),所述吊环(26)焊接在承重板(21)的两侧;/n所述漏斗形网(27)置于捕捞网(28)的内部,且两网都连接在矩形架(24)的下端及承重板2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产养殖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有壳体(11),提手(111),保护罩(12),第一螺旋桨(121),进水口(13),出水口(131),输气管(14),出气口(141),机械臂(15),垃圾盒(16),支架(17),摄像头(18),水质检测仪器(19);
第二设备包括:承重板(21),第二螺旋桨(22),浮体(23),矩形架(24),齿条(241),电动马达(25),吊环(26),漏斗形网(27),捕捞网(28);
所述壳体(11)为流线型结构,所述壳体(11)的后端两侧设置保护罩(12),所述第一螺旋桨(121)安装在保护罩(12)内;
所述壳体(11)的内部有水箱,所述水箱上下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31),所述进水口(13)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131)出水口处设置水泵;
所述输气管(14)设置在壳体(11)上方,其一端露出水面,另一端与出气口(141)相通,所述出气口(141)处设置气泵,进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伟李志杰刘进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石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