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亮专利>正文

集成式缓闭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83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集成式结构的缓闭止回阀,主要由阀体(1)、小止回阀(6)、调节阀(8)、上盖(9)、控制阀(11)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小止回阀(6)、调节阀(8)、控制阀(11)都装在上盖(9)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结构的缓闭止回阀,属于给排水系统的阀门制造领域。现有技术众所周知,止回阀能够使液体向需要的方向单向流动,能起到避免液体倒流的作用,在供水系统中,不论是水泵出水口还是输水管道中都离不开止回阀,近年来随着建筑物层数的不断增高,使供水泵的扬程也不断提高,供水管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样当水泵突然停止时,管网中会产生很大的水锤,对供水系统造成危害,为了消除水锤,近几年出现了一种隔膜式和活塞式的缓闭止回阀,该阀门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消除水锤,通常该阀门主要由主阀体、小通径止回阀、针阀、球阀、铜管等组成,并且小通径止回阀、针阀、球阀均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靠铜管与主阀体连接在一起,其缺点是连接组装复杂、不便运输、成本较高、需要的现场安装空间较大,而且在安装施工现场铜管等外露零件极易受到磕碰而损坏。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结构合理,集成化程度高的缓闭止回阀。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采用了集成式结构设计,将小通径止回阀、针阀、球阀等进行结构改进,使其体积缩小成为结构更为简单的部件而装在主阀体的上盖中,不再用铜管连接,这样就使整个缓闭式止回阀集成为了一个整体,使组装更简单、运输更方便、成本更低、不易再受到磕碰而损坏,从而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阀体;2.密封座;3.密封垫;4.芯体;5.膜片;6.小止回阀;7.弹簧;8.调节阀;9.上盖;10.阀杆;11.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以上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阀门形成三个腔进水腔A、出水腔B、控制腔C,阀体(1)和上盖(9)中均钻有孔,使进水腔A和控制腔C之间以及出水腔B和控制腔C之间能够相通,进水腔A和控制腔C之间装有小止回阀(6)和调节阀(8),控制腔C和出水腔B之间装有控制阀(11),小止回阀(6)、调节阀(8)和控制阀(11)都安装在上盖(9)中。当水流正向流动,即A腔压力大于B腔压力时,具有较大压力的水由进水端分别进入进水腔A和经小止回阀(6)、调节阀(8)进入控制腔C,调整控制阀(11)和调节阀(8)的开度,使C腔的出水量大于进水量,这时,进入C腔的水经控制阀(11)就完全泄入了B腔,C腔压力与B腔压力基本相同,低于A腔压力,当A腔压力比B腔压力大于某一临界值时,芯体(4)就会在A腔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7)的弹力,带动阀杆(10)和膜片(5)向上移动,使固定在芯体(4)上的密封垫(3)与固定在阀体(1)上的密封座(2)脱离,此时水流就经A腔直接进入B腔,缓闭止回阀就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当控制阀(11)完全关闭时,C腔的水就不能泄入B腔,C腔压力等于A腔的压力,因C腔对芯体(4)的作用面积大于A腔的,又加上弹簧(7)的弹力,芯体(4)就会带动阀杆(10)和膜片(5)向下移动,使缓闭止回阀处于不能打开的状态;当调整控制阀(11)和调节阀(8)的开度,使进、出C腔的水流达到一个平衡点,此时芯体(4)就会带动阀杆(10)和膜片(5)上下浮动,缓闭止回阀就处于浮动状态,根据使用要求,进一步调整控制阀(11)和调节阀(8)的开度,就会得到所需要的开启速度。当水流逆向加压,即B腔压力大于A腔压力时,水由B腔经控制阀(11)进入C腔,C腔压力与B腔压力相同,高于A腔压力,此时小止回阀(6)自动处于关闭状态,C腔的水不能泄向A腔,芯体(4)就会在C腔压力和弹簧(7)弹力的作用下,带动阀杆(10)和膜片(5)向下移动,使缓闭止回阀关闭;调整控制阀(11)的开启度,就能控制水压在C腔中形成的速度,由此就能得到缓闭止回阀缓闭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集成式结构的缓闭止回阀,主要由阀体(1)、小止回阀(6)、调节阀(8)、上盖(9)、控制阀(11)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小止回阀(6)、调节阀(8)、控制阀(11)都装在上盖(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集成式结构的缓闭止回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和上盖(9)中均钻有孔,使进水腔A与控制腔C之间以及出水腔B与控制腔C之间能够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集成式结构的缓闭止回阀,其特征在于进水腔A与控制腔C之间装有小止回阀(6)和调节阀(8),出水腔B与控制腔C之间装有控制阀(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给排水系统的集成式缓闭止回阀,它主要由阀体(1)、小止回阀(6)、调节阀(8)、上盖(9)、控制阀(11)等组成。本技术的方案要点在于采用集成式结构设计,将调节阀(8)、控制阀(11)、止回阀(6)等装于主阀的上盖(9)中,避免了使用铜管连接,使本阀组装更简单、运输更方便、成本更低、要求的现场安装空间更小,且在安装现场不易再受到磕碰而损坏。文档编号F16K15/18GK2556448SQ02237808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张明亮, 王学成, 李也平 申请人:张明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亮王学成李也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