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大伟专利>正文

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42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是由阀体,阀板,缓闭装置和缓闭装置开启器等组成。缓闭装置开启器借助于阀板开启时带动阀板轴转动的动力,把缓闭装置开启,使之处于工作状态。整个缓闭装置系统全部采用油压系统,与所输送的液体不接触,所以该阀不受所输送原液体的影响,可适用于输送原水,清水、污水、石油及矿渣等含杂质比较多的液体。克服了国内使用的HH44x型微阻缓闭止回阀只适用于清水的缺点。适用范围广,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微阻缓闭止回阀类产品。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主要是由阀体,阀板,缓闭装置及缓闭装置开启器等四大部分组成。目前国内现在使用的二种HH44x和HH44Z型微阻微闭止回阀,其缓闭装置活塞都是靠所输送的水,通过一根水管进入缓闭装置的缸体内,靠所输送水的压力把缓闭装置的活塞推出,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当水泵突然停止运行时,水流停止,阀板靠自身重量和回水压力而自动关闭,下落到活塞顶端时,阀板被伸出的活塞支住,使阀板和阀口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使一部分水泄掉,从而有效的消除水锤。但它存在着最大的缺点是缓闭装置活塞的推出,是靠阀体内输送有压力的水通过一根小管流到缓闭装置活塞的后腔。所以当输送污水或含泥砂量比较大的原水时,就很容易堵死缓闭装置的水管,杂质泥砂进入缓装置的液压缸内,液压缸也很容易被损坏。这样就使得该阀缓闭装置无法开启,形成水锤,造成水泵站事故。而HH44Z型微阻缓闭止回阀活塞后腔改为油缓闭,而活塞仍然是靠所输送的水推出的,水同样进入缓闭装置的液压缸内,同样也存在着上述问题,而不适用于输送含杂质比较多的水。在实际使用中也经常发生缓闭装置水管被堵死而使缓闭装置无法开启,缓闭装置失灵,造成水泵站运行事故。为了解决以上两种微阻缓闭止回阀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阀板开启时带动阀板轴转动作为动力,通过一个液压油缸把机油压进缓闭装置油腔内把活塞推出,处于工作状态。阀板关闭时,缓闭装置的机油又被压入油缸内,整个缓闭装置是自己一套独立的油循环系统,与所输送的水不接触,这样就可以适用于原水,污水,原油及矿渣的输送,克服了HH44X和HH44Z二种微阻缓闭止回阀的缺点,国外现有的由液压油缸控制阀板轴的转动速度,来控制阀板的关闭时间,以达到缓闭,这与本技术所采用的油缸从作用上分有本质的区别。本技术利用阀板开启带动阀板轴的转动的动力,通过缓闭装置开启器的油缸把缓闭装置的活塞推出,使缓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本技术是由阀体,阀板(1),阀板轴(11),阀板平衡锤(14)缓闭装置开启器和缓闭装置组成。缓闭装置开启器是由联杆(2),缓闭装置开启器活塞(3),活塞上的可调弹簧(15),缓闭装置开启器油缸(4),断开的活塞杆(16),油管(5),贮油器(6),贮油器上的通气孔(7),油管上的调节阀(8),分支油管上的单向阀(13)及阀板轴上的卡销(12)组成。缓闭装置是由缓闭装置活塞(9),缓闭装置油腔(10)组成。见附图说明图1。缓闭装置开启器油缸(4)位于阀体外部的一侧,用螺栓通过阀体上的螺栓座固定在阀体上,开启器活塞(3)与活塞杆(16)相连,活塞杆(16)之间是通过一个可调节的弹簧(15)相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联杆(2)相连接,活塞杆(16)下端与油缸(4)内垢活塞(3)相连接,开启器油缸(4)上部有一根通向外部的油管(5),然后通过一个三通接出两根油管(5),一根油管(5)上装有调节阀(8),另一根油管装有单向阀(13),两根油管(5)与缓闭装置油腔(10)相通,接在油腔(10)的后部。开启器油缸(4)下部有一根油管与贮油器(6)相通。贮油器(6)上有通气孔(7)。贮油器(6)也固定在阀体的一侧。联杆(2)与阀板轴(11)套接在一起。阀板轴(11)上有卡销(12)。阀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见图1),缓闭装置开启器油缸(4)内的活塞(3)处于油缸(4)的下部,贮油器(6)内充满机油,缓闭装置活塞(9)被压进油腔(10)内。水泵开启时,靠水的压力把阀板(1)推开,阀板开启过程中前段,阀板轴(11)上的卡销(12)不与联杆(2)接触,所以联杆(2)不随阀板轴转动。当阀板(1)开启到与阀口成30~35°角后,卡销(12)与联杆(2)接触,并带动联杆(2)一同转动,联杆(2)通过弹簧带动活塞杆(16)与活塞(3)向上移动,油缸(4)内活塞(3)上部机油受压,机油通过油管(5)流入缓闭装置油腔(10)内,把缓闭装置活塞(9)推出,缓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见图2。贮油器(6)内的机油被吸入油缸(4)内。弹簧的作用是调节活塞(3)的运动行程,以调节缓闭装置开启器油缸(4)的出流量,使它的出流量与缓闭装置油腔的体积相同。弹簧的拉伸是可调节的。当水泵停止工作时,这时阀板(1)的状态见图3,阀板在自身重量和回水压力作用下迅速关闭,这时阀板(1)向反方向转动,阀板轴(11)上的卡销(12)与联杆(2)脱离,联杆(2)不随阀板轴(11)转动,缓闭装置开启器活塞(3)处于油缸(4)上部。当阀板(1)被活塞(9)支住,使一部分水通过阀板(1)和阀口之间的空隙回流,而有效的消除水锤,缓闭装置活塞(9)被压,缓闭装置油腔(10)内的机油被压出,通过装有调节阀(8)的油管流回到油缸(4)内,活塞(3)被压回到图1所示的位置。调节阀(8)可以调节过油量来调节活塞(9)运动速度,从而调节了板阀(1)的关闭时间,另一根分支油管(5)上装有单向阀(13),机油只能从油缸(4)内压入油腔(10)内,而油腔(10)内的机油不能通过这根支管流回油缸(4)内。这根支油管作用就是阀板(1)开启时,能通过油缸(4)把机油迅速压入油腔(10)内。而油腔(10)内的机油却只能通过装有调节阀(8)支管流回到油缸(4)内。由于机油被压回油缸(4)内活塞(3)的上部,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3)下部的机油被压回到贮油器(6)内,贮油器(6)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孔(7)排出。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的油压缓闭系统与所输送的水不接触,整个液压系统内部全部是机油,所以该阀不受所输送的水的水质的影响,该技术可以适用于清水,原水、污水,石油以及矿渣水等各种含杂质比较多的液体。而且不污染所输送水的水质,具有使用范围广,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它是由阀体、阀板(1)、阀板平衡锤(14)、缓闭装置开启器和缓闭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缓闭装置开启器是由联杆(2)、缓闭装置开启器活塞(3)、活塞杆上的弹簧(15)、油缸(4)、活塞杆(16)、油管(5)、储油器(6)、通气孔(7)、调节阀(8)、单向阀(13)、卡销(12)组成,缓闭装置是由活塞(9)、油腔(10)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所述的联杆(2)的一端是通过一个可调节的弹簧与开启器活塞杆(1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活塞杆(16)中间是断开的,经活塞杆上的弹簧(15)将上下连接起来。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联杆(2)的另一端是套接在带有卡销(12)的阀板轴(1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油缸(4),内装有浸在机油中的缓闭装置开启器活塞(3),而在油缸(4)的外侧上、下接通两条输油管(5)。6.根据权利要求1和5所述的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上油管(5)经分支三通接调节阀(8)后与油腔(10)联通。7.根据权利要求1和5所述的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上油管(5)经三通分支接单向阀(13)后与油腔(10)联通。8.根据权利要求1和5所述的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下油管(5)的另一端与储油器(6)底部相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油压微阻缓闭止回阀,它是由阀体、阀板(1)、阀板平衡锤(14)、缓闭装置开启器和缓闭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缓闭装置开启器是由联杆(2)、缓闭装置开启器活塞(3)、活塞杆上的弹簧(15)、油缸(4)、活塞杆(16)、油管(5)、储油器(6)、通气孔(7)、调节阀(8)、单向阀(13)、卡销(12)组成,缓闭装置是由活塞(9)、油腔(10)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大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