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金属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及接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982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2:48
通过采用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提供即使在对在通电接合时一方比另一方先达到熔点那样的金属彼此进行接合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接合长度足够的接合物品的方法以及将那样的金属部件彼此接合的接合装置。该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具备:提供第一金属部件(E)的工序(ST1);提供第二金属部件(D)的工序(ST2),该第二金属部件(D)为,在与第一金属部件(E)接触并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通电了时比第一金属部件(E)先达到熔点;利用高频感应电流对第一金属部件(E)进行预热的工序(ST3);对第一金属部件(E)和第二金属部件(D)进行加压的工序(ST4);在通过预热而第一金属部件(E)达到规定温度(TS4)时对其与第二金属部件(D)之间进行通电的工序(ST5);以及通过上述加压和通电,接合第一和第二金属部件(E、D)的工序(ST4、ST5)。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joint device of dissimilar metal joint articles

By adopting a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joining articles, a method for joining articles with sufficient length of joint and a joining device for joining such metal parts to each other are provided, even in the case of joining the metals with melting point reached by one party before the other when the electric joint is made.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joint article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oviding the first metal part (E) (ST1); providing the second metal part (d) (ST2), the second metal part (d) is that when it contacts with the first metal part (E) and is energized between the two metal parts, it reaches the melting point before the first metal part (E); preheating the first metal part (E) with high-frequency induction current (ST3) Process of pressurizing the first metal part (E) and the second metal part (d) (ST4); process of energizing the first metal part (E) and the second metal part (d) when the first metal part (E) reaches the specified temperature (ts4) by preheating (ST5); and process of joint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metal parts (E, d) (ST4, ST5) by pressurizing and energ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异种金属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及接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种金属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及接合装置,特别涉及对在通电接合时当一方成为软化温度时另一方达到熔点那样的金属部件彼此接合而制造接合物品的方法及将这样的金属彼此接合的接合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轻量化,铝和铁的固相接合的需要较多。例如,铝和铁能够使用电阻焊机通过环垫(ringmash)(注册商标)接合、环形突出接合来进行固相接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90901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现有技术中,在如铝和铁那样熔点相差较大的金属彼此的情况下,在固相接合时,在接合部附近,熔点较低的金属(低熔点金属)熔融而难以使接合长度伸长。在固相接合时,在熔点较高的金属(高熔点金属)软化的温度下,低熔点金属的温度会超过熔点,因此,在接合部附近低熔点金属熔融而无法使接合长度伸长,并且有时还会产生大量溅射。根据条件的不同,也有时低熔点金属软化、熔融,而高熔点金属不软化且不发生塑性变形,无法进行固相接合。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对在通电接合时一方比另一方先达到熔点那样的金属彼此进行接合的情况下,也制造接合长度足够的接合物品的方法以及将这种金属部件彼此接合的接合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图3、图5B、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具备:提供第一金属部件E的工序(ST1);提供第二金属部件D的工序(ST2),该第二金属部件D为,当使其与第一金属部件E接触且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通电时,比第一金属部件E先达到熔点;利用高频感应电流对第一金属部件E进行预热的工序(ST3);对第一金属部件E与第二金属部件D进行加压的工序(ST4);在通过预热而第一金属部件E达到规定温度TS4时,在其与第二金属部件D之间通电的工序(ST5);以及通过加压和通电将第一金属部件E与第二金属部件D进行接合的工序(ST4、ST5)。当如此构成时,由于具备预热第一金属部件的工序以及在通过预热而第一金属部件达到规定温度时在其与第二金属部件之间通电的工序,因此,即使是在使其与第一金属部件接触并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通电时、比第一金属部件先达到熔点的第二金属部件那样的金属部件彼此,也能够使对两个金属部件进行接合时的各温度分别成为适合于固相接合的温度。因此,能够提供制造接合长度足够的接合物品的方法。适合于固相接合的温度,一方面特别是指不会产生第二金属部件熔融而过度产生溅射的情况的温度。另外,适合于固相接合的温度,也可以是指能够进行电阻焊的温度,是虽然超过各自的软化温度但不超过各自的熔点温度的温度。这里所说的规定温度为,如果将第一金属部件预先设定为该温度,则在使第一金属部件与第二金属部件接触并通电时,各金属部件成为能够进行适当的电阻焊的软化温度的温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为,在第一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中,第一金属部件E为磁性体。由于预热对象的第一金属部件为磁性体,所以基于高频感应电流的加热效率较高。也可以使两个金属部件分离而进行基于高频感应电流的预热。在较大地分离到基于高频感应电流的加热效果实质上不产生影响的程度的情况下,第二金属部件也可以是磁性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中,第二金属部件的熔点低于第一金属部件的熔点。由于第二金属部件的熔点比第一金属部件的熔点低,所以使其与第一金属部件接触并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通电时,第二金属部件比第一金属部件容易先达到熔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中,第一金属部件的热传导率比第二金属部件高。当如此构成时,由于第一金属部件的热传导率较高,所以在使其与第二金属部件接触并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通电时,热量容易从第一金属部件逃逸,与第二金属部件相比温度难以上升。因此,第二金属部件比第一金属部件更容易先达到熔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中,第一金属部件E的热容量比第二金属部件D的热容量大。当如此构成时,由于第一金属部件的热容量比第二金属部件的热容量大,所以第一金属部件的温度相对难以上升。热容量是比热与质量的乘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如图1、图3、图5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的金属部件的接合装置是将第一金属部件E与第二金属部件D进行接合的接合装置,该第二金属部件D为,在使其与第一金属部件E接触并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通电时比第一金属部件E先达到熔点,该金属部件的接合装置具备:感应线圈23,通过高频感应电流对第一金属部件E进行预热;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在通过所述预热而第一金属部件E达到规定温度TS4时,在其与第二金属部件D之间通电;加压装置12P,对第一金属部件E与第二金属部件D彼此进行加压;以及控制装置50,进行控制,以使在根据第一金属部件E和第二金属部件D的材料特性而设定的定时,进行基于所述高频感应电流的通电和基于加压装置12P的加压。材料特性典型地是熔点、热导率、热容量。当如此构成时,成为能够制造接合长度足够的接合物品的金属部件的接合装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对在通电接合时一方比另一方先达到熔点那样的金属彼此进行接合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接合长度足够的接合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装置的简要构成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部件D与部件E的接合的图,(A)是部件D及部件E的立体图,(B)是部件D及部件E的剖视图,(C)是接合物品C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概略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接合装置的概略图。图5A是将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的现有例与部件的温度一起表示的概略图。图5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概略图。(A)是表示加压、通电前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加压、通电后的状态的图,(C)是沿着时间经过表示两个金属部件的温度的线图。图5C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概略图。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该申请基于在日本于2017年8月29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64321号,其内容作为本申请的内容而形成为一部分。另外,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能够更完全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应用范围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将会明确。然而,详细的说明和特定的实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且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被记载。根据该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种变更、改变是显而易见的。申请人并没有将所记载的实施方式均贡献给公众的意图,在所公开的改变、代替方案中,在语言上有可能不包含在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该接合物品是将具有孔部的第一和第二金属部件的接合面彼此接合而成的,一方的金属部件将上述一方的金属部件的前端部外周面作为接合面,另一方的金属部件将上述另一方的金属部件的内周面作为接合面,该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具备:/n提供所述第一金属部件的工序;/n提供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的工序,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为,在使其与所述第一金属部件接触并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通电了时,比所述第一金属部件先达到熔点;/n利用高频感应电流对所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所述接合面进行预热的工序;/n对所述第一金属部件和所述第二金属部件进行加压,以将所述前端部压入所述孔部的工序;/n在所述第一金属部件通过所述预热而成为规定温度时,对其与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之间进行通电的工序;以及/n通过所述加压和通电,接合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部件的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9 JP 2017-1643211.一种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该接合物品是将具有孔部的第一和第二金属部件的接合面彼此接合而成的,一方的金属部件将上述一方的金属部件的前端部外周面作为接合面,另一方的金属部件将上述另一方的金属部件的内周面作为接合面,该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具备:
提供所述第一金属部件的工序;
提供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的工序,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为,在使其与所述第一金属部件接触并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通电了时,比所述第一金属部件先达到熔点;
利用高频感应电流对所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所述接合面进行预热的工序;
对所述第一金属部件和所述第二金属部件进行加压,以将所述前端部压入所述孔部的工序;
在所述第一金属部件通过所述预热而成为规定温度时,对其与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之间进行通电的工序;以及
通过所述加压和通电,接合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部件的工序。


2.一种接合物品的制造方法,具备:
提供第一金属部件的工序;
提供第二金属部件的工序,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为,在使其与所述第一金属部件接触并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通电了时,比第一金属部件先达到熔点;
利用高频感应电流对所述第一金属部件进行预热的工序;
对所述第一金属部件和所述第二金属部件进行加压的工序;
在通过所述预热而所述第一金属部件成为规定温度时,对其与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之间进行通电的工序;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谷康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欧利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