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C driven double microcavity top emitting white ligh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double microcavity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separate optimization of the two color (such as blue light and yellow light) microcavity effect through two microcavity arranged horizontally in parallel, which not only makes full use of the microcavity effect to enhance the device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the color purity, but also By means of AC driving mode, the advantages of adjustable color temperature and brightness of the device are ensu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ouble microcavity technology also compensates the color deviation caused by the life of different color materials. Thus, the AC driving spectrum stable color temperature adjustable top emitting white ligh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s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scattering device. This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color temperature adjustable AC driving double microcavity top emitting white Photo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meet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cost requirements of large-sca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驱动的双微腔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交流驱动的双微腔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Light-emittingDevices,OLEDs)因其具有高效轻薄、柔性可卷曲、低功耗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在显示和照明等方面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经过世界诸多科研团队和企业通过在材料和器件方面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目前OLEDs相关技术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如双线态自由基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已经达到27%[Nature,563(2018)536-540],三星、京东方等面板企业纷纷扩建OLEDs生产线,相关显示照明产品正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相比于常规底发射OLEDs,顶发射OLEDs具有诸多的优势:(1)打破了衬底的限制,可以制备在任意衬底上;(2)由于其更高的开口率,更适用于显示领域应用;(3)单色顶发射OLEDs可利用微腔效应,实现高色纯度和高效率。但是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直是国际上该领域的难点,这主要是由于器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驱动的双微腔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及两个微腔,所述两个微腔横向并列排布在衬底(1)之上,所述微腔包括第一微腔及第二微腔,所述微腔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高反射电荷感生层(2)、功能层、顶部电极层(8)及光取出层(9);所述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3)、空穴传输层(4)、发光层(5)、电子传输层(6)及电子注入层(7);所述高反射电荷感生层(2)连接两个微腔并在外加电场下产生感应电荷,其本身不施加任何外部驱动信号;两个微腔中的发光层(5)为不同颜色,两种颜色叠加后产生白光;两个微腔中的顶部电极层(8)为不同电极,两个电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驱动的双微腔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及两个微腔,所述两个微腔横向并列排布在衬底(1)之上,所述微腔包括第一微腔及第二微腔,所述微腔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高反射电荷感生层(2)、功能层、顶部电极层(8)及光取出层(9);所述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3)、空穴传输层(4)、发光层(5)、电子传输层(6)及电子注入层(7);所述高反射电荷感生层(2)连接两个微腔并在外加电场下产生感应电荷,其本身不施加任何外部驱动信号;两个微腔中的发光层(5)为不同颜色,两种颜色叠加后产生白光;两个微腔中的顶部电极层(8)为不同电极,两个电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整个器件采用交流电信号施加在顶部电极层(8)的不同电极上进行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驱动的双微腔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高反射电荷感生层(2)的厚度为30nm-200nm,空穴注入层(3)的厚度为0.1-10nm,空穴传输层(4)的厚度为20-70nm,发光层(5)的厚度为10-50nm,电子传输层(6)的厚度为20-70nm,电子注入层(7)的厚度为0.1-10nm,顶部电极层(8)的厚度为5-30nm,光取出层(9)的厚度为20-2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驱动的双微腔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层为正置结构或倒置结构;当为正置结构时,所述功能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空穴注入层(3)、空穴传输层(4)、发光层(5)、电子传输层(6)及电子注入层(7);当为倒置结构时,所述功能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电子注入层(7)、电子传输层(6)、发光层(5)、空穴传输层(4)及空穴注入层(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驱动的双微腔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1)为绝缘体材料,包括玻璃、纸张、光刻胶、PET、布或塑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驱动的双微腔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反射电荷感生层(2)为30nm厚度以上的的银、镁银合金、铝、金、铟锡氧化物(ITO)等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银纳米线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驱动的双微腔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穴注入层(3)的材料为三氧化钼(MoO3)、三氧化钨(WoO3)或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HAT-CN);
所述的空穴传输层(4)的材料为4,4'-环己基二(N,N-二(4-甲基苯基)苯胺)(TAP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法,张祥,张乐天,刘士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