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952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1: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光源和光学膜片组,背光光源包括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显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显示相应的图像;背光光源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出可见光束;接收模组,用于接收由外部对象返回的检测光束,并转换所述检测光束为相应的电信号。当第一组发光单元关闭且所述接收模组工作时,背光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光,显示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显示预设图案以指示出接收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有效感测区域。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屏下感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An under screen sens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under screen sen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isplay module, a display panel and a backlight module, the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es a backlight light source and an optical diaphragm group, the backlight light source comprises a first group of light-emitting units and a second group of light-emitting units, a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for driving multiple pixels of the display panel to display corresponding images, a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for driving The first group of light-emitting units and the second group of light-emitting units are activated to emit visible light beams; the receiving module is used to receive the detection light beams returned by the external objects, and convert the detection light beams into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signals. When the first group of light-emitting units is closed and the receiving module is working, the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drives the second group of light-emitting units to light, and the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drives some pixels of the display panel to display preset patterns to indicate the effective sensing area of the receiving module on the display module.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s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under screen sen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传感
,尤其涉及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终端(例如,手机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全面屏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屏占比,越来越多原先设置在手机正面的传感模组被隐藏至屏幕下方或屏幕内部。然而,有些传感模组,例如指纹传感模组等,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来实现感测功能,但当指纹传感模组设置在屏幕下方或屏幕内部时,用户无法准确感知指纹检测区域,因此给用户的指纹识别操作以及系统识别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光源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光源包括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侧方,用于发出可见光束,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下方,用于转换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出的可见光束为均匀的面光源、并提供转换后的可见光束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图像显示;显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显示相应的图像;背光光源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出可见光束;和接收模组,用于接收由外部对象返回的检测光束,并转换所述检测光束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得所述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当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关闭且所述接收模组工作时,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光,所述显示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显示预设图案以指示出接收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有效感测区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底面与出光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入光面,其中,所述出光面面对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光源位于所述入光面一侧,用于通过所述入光面发射可见光束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所述可见光束从所述出光面出射至所述显示面板;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底面一侧,用于将从所述底面泄漏出来的可见光束反射回至所述导光板内部;和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用于对从所述出光面出射出来的可见光束进行扩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光束为近红外光,所述反射片对所述检测光束的透过率大于7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较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邻近所述实际感测区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显示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全屏画面时,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与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光,或,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关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同时点亮或分时点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下感测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模组,所述发射模组用于发射检测光束至外部对象。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下方,用于透过所述显示模组接收由所述外部对象返回的检测光束,并转换接收到的检测光束为相应的电信号。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由所述外部对象返回的检测光束包括由所述外部对象透射或/和反射的检测光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下感测装置应用在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所述接收模组在所述外表面上的有效感测区域正对显示所述预设图案的部分像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屏下感测装置。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当所述背光模组中的第一组发光单元关闭且所述接收模组工作时,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光,所述显示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显示预设图案以指示出接收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有效感测区域。从而,用户能够明确确定所述实际感测区域的位置,因此给用户的生物特征识别操作带来便利,另外,也能够提高屏下感测装置的识别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电子设备在执行指纹感测时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电子设备的屏下感测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电子设备的屏下感测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框图。图4为本申请电子设备的屏下感测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清楚、简洁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排列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技术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技术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化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仅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使用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使用是为了简化和清楚地表述本申请,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的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定之间的特定关系。此外,本申请在下文描述中所提供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仅为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示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通过下文未描述的其他工艺和/或其他材料来实现。进一步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以便能够充分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即使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结构、组元等,也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之重点。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主要适用于具有被动式发光显示器件的屏下感测装置。所述被动式发光显示器件本身并不能发光,其需要额外的光源为其提供可见光束才能实现图像显示,其中,所述额外的光源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光源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光源包括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侧方,用于发出可见光束,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下方,用于转换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出的可见光束为均匀的面光源、并提供转换后的可见光束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图像显示;/n显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显示相应的图像;/n背光光源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出可见光束;和/n接收模组,用于接收由外部对象返回的检测光束,并转换所述检测光束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得所述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n当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关闭且所述接收模组工作时,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光,所述显示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显示预设图案以指示出接收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有效感测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02 CN 2019107105702;20190905 CN 2019108393541.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光源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光源包括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侧方,用于发出可见光束,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下方,用于转换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出的可见光束为均匀的面光源、并提供转换后的可见光束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图像显示;
显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显示相应的图像;
背光光源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出可见光束;和
接收模组,用于接收由外部对象返回的检测光束,并转换所述检测光束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得所述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
当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关闭且所述接收模组工作时,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光,所述显示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显示预设图案以指示出接收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有效感测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
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底面与出光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入光面,其中,所述出光面面对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光源位于所述入光面一侧,用于通过所述入光面发射可见光束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所述可见光束从所述出光面出射至所述显示面板;
反射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峰王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