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9411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主控制器,其通过总线方式连接有控制轴Ⅰ和控制轴Ⅱ;所述控制轴Ⅰ与电液伺服阀Ⅰ连接,控制轴Ⅱ与电液伺服阀Ⅱ连接;迎角机构和伺服油缸,其中,伺服油缸分别与电液伺服阀Ⅰ和电液伺服阀Ⅱ连接,伺服油缸安装在迎角机构上;用于测量迎角机构迎角的位移传感器,其安装在伺服油缸内部或迎角机构上,并通过线缆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驱动两个电液伺服阀动作,进而驱动伺服油缸动作,带动迎角机构运行,实现迎角机构的迎角变化,位移传感器测量迎角机构角度,并反馈至主控制器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根据不同的模型迎角控制速度和精度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实现模型迎角的快速精确控制。

A wind tunnel model angle of attack control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d tunnel model angle of attack control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including a main controll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axis I and a control axis II through a bus; the control axis I is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I, and the control axis II is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II; the angle of attack mechanism and a servo cylinder, wherein the servo cylind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I and a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II Connect, the servo oil cylinder is installed on the angle of attack mechanism; the displacement sensor used to measure the angle of attack of the angle of attack mechanism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servo oil cylinder or on the angle of attack mechanism,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controller through the cable; the main controller drives two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s to act, then drives the servo oil cylinder to act, drives the operation of the angle of attack mechanism, realizes the angle of attack change of the angle of attack mechanism, and the displacement sensor measures The angle of attack mechanism is measured and fed back to the interior of the main controller; the invention can select different working mod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odel angle of attack control speed and accuracy to realize fast and accurate control of model angle of att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航天风洞试验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超声速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风洞试验中的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对于测量各类飞行器(或部件)模型在不同迎角下的气动力特性是不可或缺的。对于1米量级以上的风洞模型迎角控制多采用液压装置实现,由一个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一个电液伺服阀,进而驱动油缸,从而推动执行机构实现模型迎角控制装置。而当前飞行器实验要求膜性能迎角变化范围宽,现有的模型迎角控制在控制速度和精度上无法实现兼顾,多采用折中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其通过总线方式连接有控制轴Ⅰ和控制轴Ⅱ;所述控制轴Ⅰ与电液伺服阀Ⅰ通过线缆连接,控制轴Ⅱ与电液伺服阀Ⅱ通过线缆连接;迎角机构和用于推动迎角机构运动的伺服油缸,其中,迎角机构安装于弧形导轨上;所述伺服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控制器,其通过总线方式连接有控制轴Ⅰ和控制轴Ⅱ;所述控制轴Ⅰ与电液伺服阀Ⅰ通过线缆连接,控制轴Ⅱ与电液伺服阀Ⅱ通过线缆连接;/n迎角机构和用于推动迎角机构运动的伺服油缸,其中,迎角机构安装于弧形导轨上;所述伺服油缸通过油管分别与电液伺服阀Ⅰ和电液伺服阀Ⅱ连接,伺服油缸安装在迎角机构上;用于测量迎角机构迎角的位移传感器,其安装在伺服油缸内部或迎角机构上,并通过线缆与主控制器连接;/n所述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主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驱动电液伺服阀Ⅰ和电液伺服阀Ⅱ动作,电液伺服阀Ⅰ和电液伺服阀Ⅱ进而驱动伺服油缸动作,伺服油缸带动迎角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制器,其通过总线方式连接有控制轴Ⅰ和控制轴Ⅱ;所述控制轴Ⅰ与电液伺服阀Ⅰ通过线缆连接,控制轴Ⅱ与电液伺服阀Ⅱ通过线缆连接;
迎角机构和用于推动迎角机构运动的伺服油缸,其中,迎角机构安装于弧形导轨上;所述伺服油缸通过油管分别与电液伺服阀Ⅰ和电液伺服阀Ⅱ连接,伺服油缸安装在迎角机构上;用于测量迎角机构迎角的位移传感器,其安装在伺服油缸内部或迎角机构上,并通过线缆与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主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驱动电液伺服阀Ⅰ和电液伺服阀Ⅱ动作,电液伺服阀Ⅰ和电液伺服阀Ⅱ进而驱动伺服油缸动作,伺服油缸带动迎角机构在弧形轨道上滑动,实现迎角机构的角度变化,位移传感器测量迎角机构角度,并反馈至主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角机构为弯刀迎角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连接方式优选为Sercos3总线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优选力士乐MLC45液压系统接口模块;电液伺服阀Ⅰ和电液伺服阀Ⅱ优选MOOG伺服阀,其中电液伺服阀Ⅰ优选型号为D662-XXXXP01HXNW6NEX2G的大高频响应阀,电液伺服阀Ⅱ优选型号为D661-XXXXP30HXBW6NEX2G的小高频响应阀;所述伺服油缸优选CSH1MT型号的伺服油缸,其中大高频响应阀和小高频响应阀的流量比为5:1;所述位移传感器优选RHM1500MD70AS1B2100位移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高频响应阀单独工作时迎角机构在弧形轨道上的最大运行速度为V1,此时的迎角机构的控制精度为αε1;所述小高频响应阀单独工作时迎角机构在弧形导轨上的最大速度为V2,此时的迎角机构控制精度为αε2,其中V1>V2,αε1>αε2;迎角机构在弧形导轨上需要的运行速度为Vn,迎角机构需要的控制精度为αε。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洞模型迎角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一、当Vn>V1,即迎角机构需要的控制速度已达到或超过大高频响应阀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章林阎成顾海涛付泰徐来武刘念敬华陈海峰邓晓曼秦建华高鹏熊波贾霜马列波唐子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