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295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衬阀门,属于阻断液体或气体通路的装置。包括阀体、内衬和阀芯,阀体与内衬的接触面上开有内宽外窄的凹槽,内衬上对应设置有凸肋,该凸肋嵌入阀体上的凹槽内,使阀体与内衬紧密结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门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阀体通过内宽外窄的凹槽和内衬上的凸肋相连,镶嵌结构产生的扣拉作用可以大大增强内衬的坚固程度,使内衬不易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球阀、闸阀、截止阀等各种具有内衬的阀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阻断液体或气体通路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内衬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被广泛应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络系统中,以用于方便的阻断和开通介质的通路。为了增加阀门在各种工况环境的使用,尤其是化工领域的抗腐蚀能力和密封性,阀门内需要内衬各种衬层材料。目前市场上的阀门的阀体与内衬之间是平面接触的,在介质流动或阀门的开启或关闭时产生的强大冲击力以及压差等诸多因素很容易导致内衬损坏,致使阀门的使用寿命缩短,给使用单位和生产厂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对于气动或电动阀门,由于其开启和关闭速度快,介质流对阀门的冲击力大,使得阀门更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坚固耐用的内衬阀门,它可以经受介质流的冲击而不易损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阀体与内衬的对接触面上开有内宽外窄的凹槽,内衬上对应设置有凸肋,该凸肋嵌入阀体上的凹槽内,使阀体与内衬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所述的内宽外窄的凹槽的截面为梯形。本技术的内衬阀门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阀体通过内宽外窄的凹槽和内衬上的凸肋相连,镶嵌结构产生的扣拉作用可以大大增强内衬的坚固程度,使内衬不易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可应用于球阀、闸阀、截止阀等各种具有内衬的阀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阀体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阀体与内衬结合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凹槽,3.内衬,4.凸肋。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在阀门的阀体1与内衬3的接触面上开有内宽外窄的凹槽2,该凹槽2的横断面为梯形,内衬3上对应设置有相应断面为梯形的凸肋4,该凸肋4嵌入阀体1上的凹槽2内,使阀体1与内衬3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于镶嵌结构产生的扣拉作用,使阀体1与内衬3的结合十分牢固,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从而大大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不限于保护实施例所公开的阀体所应用的阀门,其它使用本结构的阀门也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内宽外窄的凹槽的断面形状也不限于梯形,其它具有内宽外窄结构形状如台阶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内衬阀门,包括阀体、阀盖和阀芯的内衬,其特征是阀体与内衬的对接触面上开有内宽外窄的凹槽,内衬上对应设置有凸肋,该凸肋嵌入阀体上的凹槽内,使阀体与内衬紧密结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阀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宽外窄的凹槽的截面为梯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衬阀门,属于阻断液体或气体通路的装置。包括阀体、内衬和阀芯,阀体与内衬的接触面上开有内宽外窄的凹槽,内衬上对应设置有凸肋,该凸肋嵌入阀体上的凹槽内,使阀体与内衬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技术的阀门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阀体通过内宽外窄的凹槽和内衬上的凸肋相连,镶嵌结构产生的扣拉作用可以大大增强内衬的坚固程度,使内衬不易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可应用于球阀、闸阀、截止阀等各种具有内衬的阀门。文档编号F16K27/00GK2876479SQ200620008070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黄忠棣 申请人:温州高境氟阀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衬阀门,包括阀体、阀盖和阀芯的内衬,其特征是阀体与内衬的对接触面上开有内宽外窄的凹槽,内衬上对应设置有凸肋,该凸肋嵌入阀体上的凹槽内,使阀体与内衬紧密结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棣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高境氟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