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913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水下部分施工处理:在沙漠浅水湖区拟填筑路基的边缘填筑水下部分路基护坡,水下部分路基护坡限定的区间范围内回填水下部分风积沙至水位以上并进行强夯施工;步骤2:水上部分施工处理:在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表面铺设有用于防止下部含盐水分进入上部路基的隔断层,然后分层回填水上部分风积沙同时进行分层碾压地基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强夯法代替强夯置换法,施工工期短,工艺简单,单位面积造价更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既满足风积沙路基在湖区填筑质量、路基稳定的技术要求,又充分利用了当地的风积沙资源,且工程造价低。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eolian sand roadbed filling in desert shallow water lake are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ll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eolian Sand Subgrade in the desert shallow water lake area,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underwater part construction treatment: filling the underwater part of subgrade slope protection at the edge of the subgrade to be filled in the desert shallow water lake area, backfilling the underwater part of Aeolian sand above the water level within the area limited by the underwater part of subgrade slope protection, and carrying out dynamic compaction construction; step 2: above the water Part of construction treatment: a partition layer is pav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underwater part of the backfilled aeolian sand to prevent the salt water in the lower part from entering the upper subgrade, and then the layered backfilling of the underwater part of the aeolian sand is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of layered rolling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instead of the dynamic compaction replacement metho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the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unit area cost is lower. The invention not only mee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filling quality and the subgrade stability of the Aeolian Sand Subgrade in the lake area, but also makes full use of the local aeolian sand resources, and the project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新疆某高速公路工程穿越沙漠浅水湖区,湖区底部存在1m厚饱和粉砂,水深3m左右,需要在水下填筑路基。设计给出的湖区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为:水下填筑砾石土后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水上填筑砾石土分层碾压地基处理。但砾石土当地运距长(70公里左右)、价格高,且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方法相比强夯法工艺较为复杂,造价较高,而当地有大量的风积沙资源,运距近价格便宜。原有施工工艺砾石土工程造价高,强夯置换工艺较复杂、施工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因地制宜的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水下部分施工处理:步骤1.1:在沙漠浅水湖区拟填筑路基的边缘填筑水下部分路基护坡,水下部分路基护坡限定的区间范围内回填水下部分风积沙至水位以上;步骤1.2:对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进行强夯施工;步骤1.3:对水下部分路基护坡进行修整,并对坡面进行石笼护坡3;步骤1.4:水下部分施工处理验收;步骤2:水上部分施工处理:步骤2.1:在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表面铺设有用于防止下部含盐水分进入上部路基的隔断层;步骤2.2:分层回填水上部分风积沙同时进行分层碾压地基处理,并采用砾石土包边,每一层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再进行下一层的回填碾压,直至上路床设计底部;步骤2.3:在水上部分回填风积沙顶面铺设一层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15~35cm厚的砾石土垫层作为路基的上路床;步骤2.4:修筑水上部分风积沙路基护坡和护坡道。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1.1中,水下部分路基护坡填筑至水位以上1m,坡率为1:2,坡顶宽度约2m,风积沙填筑后用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并采用振动或冲击碾压表层。作为优选方式,步骤1.2中,先小面积施工得到最佳强夯施工参数,再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作为优选方式,步骤2.3中,先小面积施工得到最佳碾压施工参数,再进行大面积碾压施工。作为优选方式,步骤1.2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进行强夯处理施工前、后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或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在步骤2.2水上部分回填风积沙碾压施工后进行压实度试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作为优选方式,石笼护坡前在坡面铺设一层反滤土工布,反滤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500g/m2,。作为优选方式,步骤2.1中的铺设隔断层是指先铺设15cm厚的砂砾垫层,接着铺两布一膜,再铺设15cm厚的砂砾垫层在两布一膜上,两布一膜选用丙纶、或涤纶、或锦纶、或乙纶材料制作布,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材料制作不透水塑料薄膜。作为优选方式,步骤2.2中,砾石土包边3m,洒水至适宜含水量进行分层碾压。作为优选方式,步骤2.3中,土工布采用聚丙烯编织布。作为优选方式,步骤2.4中,水上部分风积沙路基护坡采用8cm厚六棱形预制块进行护坡,护坡道采用M10浆砌片石护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储量丰富的风积沙代替砾石土进行填筑,填料造价低,运距短,大大节省了工程造价;2.采用强夯法代替强夯置换法,施工工期短,工艺简单,单位面积造价更低;3.风积沙顶面铺设聚丙烯编织布,避免砾石土渗入风积沙中,提高了路基的承载力;4.水上部分回填风积沙路基边缘采用砾石土包边,防止了风积沙的流失和失稳;在石笼护坡、六棱形预制块及浆砌片石等边坡防护措施下,风积沙路基能够保持水上和水下的稳定性。5.本专利技术既满足风积沙路基在湖区填筑质量、路基稳定的技术要求,又充分利用了当地的风积沙资源,且工程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结构示意图。图中,水下部分路基护坡1,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2,石笼护坡3,两布一膜隔断层4,水上部分回填风积沙5,砾石土包边6,聚丙烯编织布隔断层7,砾石土垫层8,护坡道9,水上部分路基护坡10,石笼基础11,反滤土工布12,砂砾垫层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水下部分施工处理:步骤1.1:在沙漠浅水湖区拟填筑路基的边缘采用砾石土或砾石土掺土填筑水下部分路基护坡1,填筑高度可达到水位以上1m,坡率1:2,坡顶宽度约2m;在填筑好的水下部分路基护坡之间回填风积沙,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填筑至水位以上1m。采用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并冲击碾压回填的表层,使表层压实度达到施工机械的使用要求。步骤1.2:为了确定最佳强夯施工参数,可选择湖区水深为3m左右,湖底粉砂层2m的路段作为试验区,采用强夯法对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2进行地基处理试夯,根据设计资料和地质资料选择合适试夯参数,并对强夯试验区进行监测和检测。根据试验区结果,总结出场地的适宜强夯施工参数为点夯夯能2500kN.m、单点夯击击数9击、夯点间距4.5m、点夯夯击遍数2遍、夯击遍数间无需间隔、满夯夯能1000kN.m、满夯单点击数2击、满夯遍数1遍、满夯夯点搭接长度1/4倍锤印。采用上述适宜强夯施工参数,对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2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对强夯施工完成区域进行夯后动力触探试验处理效果检测,检测验收合格,则进行下一道工序,如检测不合格,则重复上一步骤续进行强夯,直到检测验收合格。步骤1.3:对水下部分路基护坡进行修整,并对坡面进行石笼护坡3,石笼护坡前在坡面铺设一层反滤土工布12,防止护坡填料在水流作用下流失。石笼网材料采用异性热镀锌低碳钢丝,外涂树脂保护膜,石笼填充料采用片石,防渗反滤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500g/m2,采用一级土工布。步骤1.4:水下部分施工处理验收。步骤2:水上部分施工处理:步骤2.1:在水下部分风积沙沙面铺设15cm厚的砂砾垫层,在其上铺两布一膜后再继续铺设15cm厚的砂砾垫层,使砂砾垫层共30cm厚且中间夹着两布一膜在整体上作为隔断层。两布一膜的布采用丙纶材料制作,两布质量合计300g/m2,膜采用不透水塑料薄膜,由聚氯乙烯材料制作,厚度0.3mm,质量200g/m2。步骤2.2:为了确定适宜碾压施工参数,可先选出一块路段作为试验区,分层回填水上部分风积沙,并用采用砾石土包边3m,防止风积沙边坡失稳。洒水至接近最佳含水量,采用分层碾压法对水上部分进行回填风积沙地基处理,对碾压试验区进行压实度检测,根据试验区结果,总结风积沙适宜碾压施工参数为含水率14%~16%、摊铺厚度40cm左右、压路机吨位22t/12t、碾压遍数6遍。采用上述适宜碾压施工参数,对水上部分回填风积沙5进行大面积碾压施工。每一层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压实度试验处理效果检测,检测验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水下部分施工处理:/n步骤1.1:在沙漠浅水湖区拟填筑路基的边缘填筑水下部分路基护坡,水下部分路基护坡限定的区间范围内回填水下部分风积沙至水位以上;/n步骤1.2:对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进行强夯施工;/n步骤1.3:对水下部分路基护坡进行修整,并对坡面进行石笼护坡3;/n步骤1.4:水下部分施工处理验收;/n步骤2:水上部分施工处理:/n步骤2.1:在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表面铺设有用于防止下部含盐水分进入上部路基的隔断层;/n步骤2.2:分层回填水上部分风积沙同时进行分层碾压地基处理,并采用砾石土包边,每一层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再进行下一层的回填碾压,直至上路床设计底部;/n步骤2.3:在水上部分回填风积沙顶面铺设一层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15~35cm厚的砾石土垫层作为路基的上路床;/n步骤2.4:修筑水上部分风积沙路基护坡和护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水下部分施工处理:
步骤1.1:在沙漠浅水湖区拟填筑路基的边缘填筑水下部分路基护坡,水下部分路基护坡限定的区间范围内回填水下部分风积沙至水位以上;
步骤1.2:对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进行强夯施工;
步骤1.3:对水下部分路基护坡进行修整,并对坡面进行石笼护坡3;
步骤1.4:水下部分施工处理验收;
步骤2:水上部分施工处理:
步骤2.1:在水下部分回填风积沙表面铺设有用于防止下部含盐水分进入上部路基的隔断层;
步骤2.2:分层回填水上部分风积沙同时进行分层碾压地基处理,并采用砾石土包边,每一层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再进行下一层的回填碾压,直至上路床设计底部;
步骤2.3:在水上部分回填风积沙顶面铺设一层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15~35cm厚的砾石土垫层作为路基的上路床;
步骤2.4:修筑水上部分风积沙路基护坡和护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水下部分路基护坡填筑至水位以上1m,坡率为1:2,坡顶宽度为1.8~2.2m,风积沙填筑后用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并采用振动或冲击碾压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先小面积施工得到最佳强夯施工参数,再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浅水湖区风积沙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平王新周红星梅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