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恒专利>正文

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及针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11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及针通机,该送线单元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转动结构;设在转动结构上的第一过线盘,第一过线盘上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通过针织线的第一过线孔;转动结构设置成能够驱动第一过线盘转动。转动结构驱动第一过线盘带动各个第一过线孔中的针织线分别转动,以使每个第一过线孔中的构成针织线的多根纤维丝自松散状态转变为相互紧密缠绕的状态,避免钩针在钩取针织线的过程中仅钩取部分纤维丝,导致针织出的针织管的线条粗细不均;由此,该送线单元的使用场景不受针织线的质量限制;且由于针织线在经过该送线单元前无需经过加捻,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Feeding unit and needle passing machine of needle passing machine for knitting tube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read feeding unit and a needle through machine for producing knitting tubes, the thread feeding unit comprises a bracket, a rotating structure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a first thread passing disc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tructure, the first thread passing disc is arranged with a first thread passing hole for passing through the knitting thread in the last week interval, and the rotat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to drive the first thread passing disc to rotate. The rotating structure drives the first thread passing disc to drive the knitting thread in each first thread passing hole to rotate separately, so as to change the multiple fiber threads in each first thread passing hole that make up the knitting thread from loose state to tightly intertwined state, so as to avoid that the crochet only hooks part of the fib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picking up the knitting thread, resulting in uneven thickness of the knitted pipe; therefore, the thread feeding The use scene of the unit is not limited by the quality of the knitting line; and because the knitting line does not need to be twisted before passing through the feeding uni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及针通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及针通机。
技术介绍
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由于要生产筒状的针织物,为了加快针通机的针织速度,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1415872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型针织机在针筒外侧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用于针织的多根针织针,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针织针运动,以通过多个针织针同时对不同针织线进行针织实现快速针织。一般的,设置与针织针数量相同的针织线,这些针织线分别通过喂纱装置喂到不同的针织针上。专利公告号为CN208183212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织袜机就公开了用于给针织针喂纱的喂纱装置。但是,针织管是立体织物而不是平面织物,喂纱装置在给针织针喂线时,为了避免针织线相互缠绕,只能将经过加捻的纱线喂给针织针,进而导致喂纱装置的使用范围有限。并且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织线必须经过加捻工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针通机是通过圆周设置的钩针钩取针织线的方式针织出针织管的,一般的针织线使用前都需要经过加捻,以将多根原本松散的纤维丝相互紧密缠绕构成纱线,从而避免钩针在钩取针织线的过程中仅钩取部分纤维丝,使针通机针织出的针织管的线条粗细不均。从而,一般的喂纱装置只能将经过加捻的纱线喂给针织针,导致一般的喂纱装置的使用范围受限,而且由于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织线必须经过加捻工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为了解决一般的喂纱装置使用范围受针织线质量高低的限制,以及生产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该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转动结构;设在转动结构上的第一过线盘,第一过线盘上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通过针织线的第一过线孔;转动结构设置成能够驱动第一过线盘转动。当采用该送线单元给针通机的钩针输送针织线时,可以直接将原本用于通过加捻形成一根纱线的多根纤维丝直接穿过第一过线孔,通过第一过线孔输送给针通机的钩针进行针织,由于多根纤维丝通过第一过线孔输送给针通机的钩针的过程中,转动结构驱动第一过线盘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过线盘带动各个第一过线孔中的针织线分别转动,以使每个第一过线孔中的构成针织线的多根纤维丝自松散状态转变为相互缠绕的较紧密的状态,避免钩针在钩取针织线的过程中仅钩取部分纤维丝,导致针通机针织出的针织管的线条粗细不均;由此,该送线单元不仅可以给钩针输送经过加捻的纱线,还可以在输送未经过加捻的松散的纤维丝的过程中将松散的纤维丝拧紧,以保证输送至钩针的纤维丝呈紧密缠绕状态,从而使该送线单元的使用场景不受针织线的质量限制,而且,由于针织线在经过该送线单元前无需经过加捻,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结构设置成能够驱动第一过线盘交替正向、反向转动。由于转动结构可以驱动第一过线盘交替正向、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每个第一过线孔中的多根纤维丝交替地正向、反向摆动,多根纤维丝在交替正向、反向摆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第一过线孔中的纤维丝之间的摩擦力,使每个第一过线孔中的多根纤维丝更加紧密地缠绕在一起;而且,由于转动结构设置成能够驱动第一过线盘交替正向、反向转动,在使用该送线单元时,将该送线单元安装在针通机上,且位于钩针的前端,同时将该送线单元设置成转动结构的转轴垂直于钩针的移动方向,从而,可以通过第一过线盘将钩针的两侧的针织线交替地输送到钩针上,以通过钩针针织出针织线交错设置的针织管,从而使钩针针织出的针织管能够伸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还包括设在支架上的第二过线盘;第二过线盘位于第一过线盘的前端,且其周向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将针织线输送至第一过线孔中的第二过线孔。当使用该送线单元时,将第二过线盘设在第一过线盘的背离钩针的一侧(即第一过线盘的前端),由于第二过线盘是设在支架上的,且其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针织线的第二过线孔,当转动结构驱动第一过线盘带动针织线摆动时,经过同一个第一过线孔的多根纤维丝在第一过线盘的两侧的摆动方向相反(例如,同一个第一过线孔中的多根纤维丝在第一过线盘与钩针之间的部分正向摆动,则同时该多根纤维丝的在第一过线盘与第二过线盘之间的部分反向摆动),而且,由于同一个第一过线孔中的多根纤维丝的在第一过线盘和第二过线盘之间的部分,均以第二过线孔为基准,随着第一过线盘的转动而摆动,因此,同一个第一过线孔中的多根纤维丝在输送至钩针上之前,依次经过第二过线孔的内壁和第一过线孔的内壁的揉搓,使得输送至钩针上的多根纤维丝的缠绕更加紧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还包括第三过线盘;第一过线盘通过第三过线盘设在转动结构上,第三过线盘设在第一过线盘和第二过线盘之间,且第三过线盘上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通过针织线的第三过线孔,以使得针织线在穿过第二过线孔后,能够先穿过第三过线孔再穿过第一过线孔。由此,第二过线盘和第三过线盘之间的纤维丝会以第二过线孔为基准摆动,第一过线盘和钩针之间的纤维丝会以第一过线孔为基准摆动,从而在转动结构驱动第二过线盘带动第一过线盘转动时,依次经过各个第二过线孔、第三过线孔和第一过线孔的多根纤维丝在经过第二过线孔、第三过线孔和第一过线孔时,分别被第二过线孔、第三过线孔和第一过线孔的内壁揉搓,即纤维线在送达钩针前经过三次揉搓,纤维丝之间的相互摩擦力更大,多根纤维丝之间的缠绕更加紧密;而且,由于第一过线盘和第三过线盘相对静止,可以保证纤维丝从第二过线盘到第一过线盘时输送顺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与第一过线盘的转轴的距离均大于第三过线孔与第一过线盘的转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还包括设在支架上的,用于放置针织线卷的放线轴;可枢转地设在支架上的,用于将针织线卷上的针织线输送至第二过线孔中的导线辊。从而,可以顺畅地将针织线卷上的针织线输送至第二过线孔中。为了解决一般的针通机使用范围受针织线质量高低的限制,以及生产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设有前述送线单元的针通机。该针通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针筒,针筒具有供针织线或针织管贯穿整个针筒的第一通孔;设在针筒上的能够沿第一通孔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设在机架上的送线单元,送线单元为前述的送线单元且设在第一通孔的前端;以及设在移动机构上的至少两根用于将针织线针织成针织管的钩针,钩针在针筒的外周间隔设置,以使得钩针能够在移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通孔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钩针与第一过线盘的转轴的距离小于第一过线孔与第一过线盘的转轴的距离。使用该针通机时,将针织用的针织线的线头按照针通机的用线根数分别且依次穿过第一过线盘上的第一过线孔、钩针、第一通孔。根据转动结构两种驱动情况(第一种驱动情况,驱动第一过线盘交替正向、反向转动,第二种驱动情况,驱动第一过线盘转动的方向不变),存在两种操作方法:与第一种驱动情况对应的第一种操作方法,通过移动机构驱动钩针朝送线单元所在的一侧运动的同时或之后,通过转动结构驱动第一过线盘转动,例如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100);/n设在所述支架(100)上的转动结构(20);/n设在所述转动结构(20)上的第一过线盘(31),所述第一过线盘(31)上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通过针织线(101)的第一过线孔(311);/n所述转动结构(20)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过线盘(3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6 CN 20191034558151.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0);
设在所述支架(100)上的转动结构(20);
设在所述转动结构(20)上的第一过线盘(31),所述第一过线盘(31)上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通过针织线(101)的第一过线孔(311);
所述转动结构(20)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过线盘(3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20)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过线盘(31)交替正向、反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支架(100)上的第二过线盘(32);
所述第二过线盘(32)位于所述第一过线盘(31)的前端,且其周向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针织线(101)输送至所述第一过线孔(311)中的第二过线孔(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过线盘(33);
所述第一过线盘(31)通过所述第三过线盘(33)设在所述转动结构(20)上,所述第三过线盘(33)设在所述第一过线盘(31)和第二过线盘(32)之间,且所述第三过线盘(33)上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针织线(101)的第三过线孔(331),以使得所述针织线(101)在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321)后,能够先穿过所述第三过线孔(331)再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31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在所述支架(100)上的,用于放置针织线卷(103)的放线轴(104);
可枢转地设在所述支架(100)上的,用于将所述针织线卷(103)上的针织线(101)输送至所述第二过线孔(321)中的导线辊(102)。


6.针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200);
设在所述机架(200)上的针筒(41),所述针筒(41)具有供针织线(101)或针织管(106)贯穿整个所述针筒(41)的第一通孔(411);
设在所述针筒(41)上的能够沿所述第一通孔(411)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移动机构(43);
设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恒
申请(专利权)人:戴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