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894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包括药箱托架、连接座、微型电机、防护板、橡胶凸楞、缓冲底座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箱托架为一种L型结构,药箱托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机身的底部,且药箱托架贴合在药箱的外壁,药箱托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与机身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座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微型电机,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防护板安装在连接座的内部,连接座的外壁粘连有橡胶凸楞,连接座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控制的防护板对无人机在空中作业和着陆时进行多重防护,且有效的避免了微风环境中杂物碎屑的影响,增加了植保无人机工作的安全性。

A field flight protection device for plant protection UAV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eld flight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plant protection UAV, which comprises a medicine box bracket, a connecting base, a micro motor, a protective plate, a rubber convex ridge, a buffer base and a driving component. The medicine box bracket is an L-shaped structure, the medicine box bracket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uselage through bolts, and the medicine box bracket is attach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medicine box, and both sides of the medicine box bracket are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base is arranged, the connecting base and the machine body are fastened by bolts, the outer wall of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micro motor,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icro motor, the protective plate is install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base,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base is adhered with a rubber convex ridge, and the top end of the connecting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buffer base. The invention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protection boar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impact of debris in the breeze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the safety of the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植保无人机是无人机的一种,该种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为了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一般情况下都会在都会在无人机的机身处装上防护装置进行保护。但是目前市场的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a.传统的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在使用中,特别是在在秋收时节,田间存在大量的杂物碎屑,杂物碎屑会随着风力上扬,一定几率上容易卡进无人机的螺旋桨内,影响无人机的正常飞行,同时,传统的无人机的起落防护架都是采用一体式紧固设计,无法针对不同的环境做出有效的保护;b.传统无人机的起落防护装置在飞机着落时,产生的冲击力会对无人机与起落防护装置之间发生震颤,对其连接处造成一定的损伤,即缓冲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包括药箱托架、连接座、微型电机、防护板、橡胶凸楞、缓冲底座和驱动组件,所述药箱托架为一种L型结构,药箱托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机身的底部,且药箱托架贴合在药箱的外壁,药箱托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与机身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座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微型电机,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防护板安装在连接座的内部,连接座的外壁粘连有橡胶凸楞,连接座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底座,微型电机带动防护板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实现上下偏转;所述防护板包括内置梯形槽、连接圆孔、活动轴、支撑架和扇形防护板,防护板的外侧开设有内置梯形槽,内置梯形槽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圆孔,内置梯形槽的顶部插接有活动轴,活动轴的外壁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末端等间距安装有扇形防护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驱动轴、从动轮、第一圆形连接插块、同步轮和同步带,主动轮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主动轮的顶部外端通过花键固定连接有从动轮,通过花键便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组装与拆卸,从动轮的顶部中心位置焊接有圆形连接插块,从动轮和圆形连接插块的内部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圆形通孔,驱动轴的底部焊接有六角插块,驱动轴穿过圆形通孔通过六角插块插接在主动轮的顶部中心处,驱动轴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圆形连接插块,第一圆形连接插块和第二圆形连接插块的内部与驱动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驱动轴的外壁位于第一圆形连接插块和第二圆形连接插块区间的位置套接有同步轮,同步轮的上端配合安装有同步带,第一圆形连接插块和第二圆形连接插块与连接圆孔为配合机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上端开设有电机输出轴插孔,微型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和第一圆形连接插块转动,使得防护板发生偏转,在主动轮转动的同时,驱动轴发生共转,带动同步轮转动,通过共转的方式可解决驱动组件损坏时,无需更换驱动组件整体,只需更换驱动轴,转动的同步轮与同步带之间相互啮合,从而带动连接轮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架偏转。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底座包括支撑块、橡胶软垫、支撑板、缓冲板、硅胶凸块、弹性小球、减震弹簧和橡胶辊,支撑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两侧等间距活动安装有缓冲板,缓冲板靠近安装槽的一侧粘连有橡胶软垫,固定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末端设置有橡胶辊,支撑板和缓冲板的外壁均粘连有硅胶凸块,两个所述硅胶凸块之间放置有弹性小球,且弹性小球与硅胶凸块之间通过胶水粘黏,硅胶凸块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与支撑板和缓冲板之间通过点焊固定,无人机着陆时,橡胶辊与地面接触,受到地面的冲击力作用,支撑板向安装槽的内侧发生偏转,冲击力通过硅胶凸块传递至弹性小球,弹性小球受挤压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产生一定的回弹力,再将力传递给缓冲板,最后缓冲板向一侧偏转,挤压一侧粘连的橡胶软垫,从而通过逐级抵消的方式将着陆时的冲击力规避在安装槽内,这样便有效的降低了防护板对机身的作用力,降低了机身的损耗,且使得无人机的着陆更加的稳定。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一种U型结构的构件,且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护网,U型结构保证同步带转动时,能够正常带动支撑架偏转,同时,第一防护网可有效的阻隔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轴的外壁中心位置套接有连接轮,连接轮的外壁开设有齿槽,该齿槽与同步带内壁的槽口相匹配,使得同步带工作时,能够带动活动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扇形防护板的弧形面设置有圆弧挡板,且扇形防护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防护网,圆弧挡板与第二防护网配合,有效的防止飞行中地面上的杂物琐屑进入到无人机的螺旋桨中,影响无人机的飞行。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靠近药箱托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有效的限制防护板之间的夹角大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采用机电控制防护板的摆动,使得植保无人机在飞行工作中和底面着陆时起到不同的防护作用,从而有效的增加了植保无人机的使用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缓冲底座等构件,使得植保无人机在着陆时,通过弹性小球和橡胶软垫等结构对着陆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多级的吸收,将着落时产生的振幅吸收在安装槽的内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冲击力对机身的冲撞。3.本专利技术在飞行工作时,微型电机控制防护板偏转,使得扇形防护板位于植保无人机的正下方,即有效的阻挡微风环境中夹杂的杂物碎屑,增大植保无人机飞行工作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缓冲底座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护板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阅1-5所示,一种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包括药箱托架1、连接座2、微型电机3、防护板4、橡胶凸楞5、缓冲底座6和驱动组件7,所述药箱托架1为一种L型结构,药箱托架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身的底部,且药箱托架1贴合在药箱的外壁,药箱托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2,连接座2与机身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座2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微型电机3,连接座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7,且驱动组件7与微型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防护板4安装在连接座2的内部,连接座2的外壁粘连有橡胶凸楞5,连接座2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底座6,微型电机3带动防护板4在驱动组件7的作用下实现上下偏转;所述防护板4包括内置梯形槽41、连接圆孔42、活动轴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包括药箱托架(1)、连接座(2)、微型电机(3)、防护板(4)、橡胶凸楞(5)、缓冲底座(6)和驱动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箱托架(1)为一种L型结构,药箱托架(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身的底部,且药箱托架(1)贴合在药箱的外壁,药箱托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2),连接座(2)与机身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座(2)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微型电机(3),连接座(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7),且驱动组件(7)与微型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防护板(4)安装在连接座(2)的内部,连接座(2)的外壁粘连有橡胶凸楞(5),连接座(2)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底座(6);/n所述防护板(4)包括内置梯形槽(41)、连接圆孔(42)、活动轴(43)、支撑架(44)和扇形防护板(45),防护板(4)的外侧开设有内置梯形槽(41),内置梯形槽(41)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圆孔(42),内置梯形槽(41)的顶部插接有活动轴(43),活动轴(43)的外壁焊接有支撑架(44),支撑架(44)的末端等间距安装有扇形防护板(45);/n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主动轮(71)、驱动轴(72)、从动轮(73)、第一圆形连接插块(74)、同步轮(75)和同步带(76),主动轮(71)与微型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主动轮(71)的顶部外端通过花键固定连接有从动轮(73),从动轮(73)的顶部中心位置焊接有圆形连接插块(74),从动轮(73)和圆形连接插块(74)的内部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圆形通孔,驱动轴(72)的底部焊接有六角插块,驱动轴(72)穿过圆形通孔通过六角插块插接在主动轮(71)的顶部中心处,驱动轴(7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圆形连接插块,第一圆形连接插块(74)和第二圆形连接插块的内部与驱动轴(7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驱动轴(72)的外壁位于第一圆形连接插块(74)和第二圆形连接插块区间的位置套接有同步轮(75),同步轮(75)的上端配合安装有同步带(76),第一圆形连接插块(74)和第二圆形连接插块与连接圆孔(42)为配合机构,主动轮(71)和从动轮(73)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上端开设有电机输出轴插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保无人机用田间飞行防护装置,包括药箱托架(1)、连接座(2)、微型电机(3)、防护板(4)、橡胶凸楞(5)、缓冲底座(6)和驱动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箱托架(1)为一种L型结构,药箱托架(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身的底部,且药箱托架(1)贴合在药箱的外壁,药箱托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2),连接座(2)与机身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座(2)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微型电机(3),连接座(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7),且驱动组件(7)与微型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防护板(4)安装在连接座(2)的内部,连接座(2)的外壁粘连有橡胶凸楞(5),连接座(2)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底座(6);
所述防护板(4)包括内置梯形槽(41)、连接圆孔(42)、活动轴(43)、支撑架(44)和扇形防护板(45),防护板(4)的外侧开设有内置梯形槽(41),内置梯形槽(41)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圆孔(42),内置梯形槽(41)的顶部插接有活动轴(43),活动轴(43)的外壁焊接有支撑架(44),支撑架(44)的末端等间距安装有扇形防护板(45);
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主动轮(71)、驱动轴(72)、从动轮(73)、第一圆形连接插块(74)、同步轮(75)和同步带(76),主动轮(71)与微型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主动轮(71)的顶部外端通过花键固定连接有从动轮(73),从动轮(73)的顶部中心位置焊接有圆形连接插块(74),从动轮(73)和圆形连接插块(74)的内部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圆形通孔,驱动轴(72)的底部焊接有六角插块,驱动轴(72)穿过圆形通孔通过六角插块插接在主动轮(71)的顶部中心处,驱动轴(7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圆形连接插块,第一圆形连接插块(74)和第二圆形连接插块的内部与驱动轴(7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驱动轴(72)的外壁位于第一圆形连接插块(74)和第二圆形连接插块区间的位置套接有同步轮(75),同步轮(75)的上端配合安装有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凤仇星何兴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芯机器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