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90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壳体、控制器、充电模块及充电枪,还包括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外壳、进风管及出风管,散热外壳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散热外壳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壳体表面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腔与进风口通过进气管连通,进风腔内设有抽风机,出风腔通过出风管与出风口连通,出风腔内设有排风机,进风管和出风管一端均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水浸传感器,壳体内设有封闭装置,封闭装置包括挡板和推杆电机,挡板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侧,挡板与推杆电机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止壳体内部进入水,且能够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内部元器件损坏。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ontroller, a charging module and a charging gun, and also comprises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eat dissipation shell, an air inlet pipe and an air outlet pipe. The heat dissipation shell is divided into an air inlet cavity and an air outlet cavity through a partition board, the top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whic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inlet cavity and the air outlet cavity, and the shell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the air inlet cavity and the air inlet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air inlet pipe, the air inle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fan, the air outlet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through the air outlet pipe, the air outle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fan, one end of the air inlet pipe and the air out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mmersion sensor,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device, the sealing device includes a baffle plate and a push rod motor, and the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On one side of the port, the baffl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mo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harging pile for a new energy vehicle, which can prevent water from entering the shell, and can heat the shell and avoid damage of internal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出,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新能源汽车主要动力来源为电能,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现有市面上充电桩存在散热效果不佳或不均匀情况,运行时箱体内部问题基本达到150℃以上,造成内部元器件加速老化、充电不充分和噪音大情况。因此需要对充电桩内部进行及时的散热,如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352451.4,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便于散热充电桩铝制壳体,包括铝制充电桩外壳,所述铝制充电桩外壳的前端面设置有按钮和控制面板,所述按钮的上方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铝制充电桩外壳一侧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充电枪,所述铝制充电桩外壳一侧的中间安装有绕管柱,所述绕管柱的下方设置有冷风入口,所述冷风入口的外侧安装有挡雨棚甲,所述铝制充电桩外壳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的外侧安装有挡雨棚乙,所述铝制充电桩外壳的下方安装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八个安装孔,所述铝制充电桩外壳的底面设置有散热槽。上述结构中,冷风通过冷风入口进入铝制充电桩外壳的内部带走热量,循环后的热风通过热风出口带走,纯铜底座将铝制充电桩外壳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利用散热扇的工作散热,利用散热口,加快气流,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由于通过冷风口、散热口及散热扇进行散热,导致充电桩内部不是出于密封状态,容易导致水从冷风入口和散热口进入壳体内,导致充电桩内部元器件受损。因此需要一种壳体密封能够防水的充电桩,且还能保证其内部的散热需求,从而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将壳体与外界进行隔离,防止壳体内部进入水,同时能够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壳体内部温度过高,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壳体、控制器、充电模块及充电枪,所述充电模块和控制器均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充电枪通过电缆与充电模块连接,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外壳、进风管及出风管,所述散热外壳设置于壳体外部,所述散热外壳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散热外壳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腔与进风口通过进气管连通,所述进风腔内设有抽风机,所述出风腔通过出风管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内设有排风机,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靠近散热外壳一端均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内设有水浸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两个封闭装置,所述封闭装置包括挡板和推杆电机,所述挡板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侧,所述挡板与推杆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通过推杆电机可朝进风口和出风口运动,从而所述挡板可将进风口和出风口进行封闭,所述抽风机、排风机、水浸传感器及推杆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口位于壳体下端,所述出风口位于壳体上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为V字型或U字型结构,所述水浸传感器设置于凹槽最底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顶部延伸出散热外壳,所述隔板延伸出散热外壳一端起到阻隔进风腔和出风腔上方的作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外壳上方设有遮雨罩,所述遮雨罩与隔板上端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遮雨罩成人字型结构,所述遮雨罩中心与隔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遮雨罩两端与散热外壳边缘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充电枪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壳体侧面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侧面设有用于收纳电缆的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与放置槽位于同一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风腔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与进风腔内的通孔相对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有益效果是:在壳体外部设有散热装置,利用散热装置的进风管将壳体与散热外壳的进风腔进行连通,利用散热装置的出风管将壳体与散热外壳的出风腔进行连通。在进风腔内部设有抽风机,利用抽风机将外界空气通过散热外壳表面的通孔吸入到进风腔中,再通过进风管道流入到壳体内,利用外界空气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降温;同时利用出风腔中的排风机将壳体内部带有热量的气体吸入到出气管中,再通过出风腔的通孔排放到外界中。利用散热装置对壳体内部进行气体循环,将壳体内部的热量带着,起到散热目的,提高壳体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了在壳体上开设散热口,导致要雨水或生活用水从散热口中进入到壳体内部,对内部元器件造成损坏。在进风管和出风管靠近散热外壳一端均设有凹槽结构,凹槽内设有水浸传感器,水浸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散热外壳要水流入时,先进入进风管或出风管中的凹槽中,当凹槽中的水浸传感器检查到有水流入进风管道或出风管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封闭装置的推动电机进行工作,推杆电机将挡板朝向壳体的进风口或出风口一侧,利用挡板将进风口或出风口进行封闭,从而将壳体与进风管或出风管进行阻隔,防止进风管或出风管中的水流入到壳体中,对壳体内部元器件造成损坏,进一步加强了壳体的防水功能,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壳体10、充电模块11、控制器12、充电枪20及散热装置30。充电模块11和控制器12均设置于壳体10内部,充电枪20通过电缆21与壳体10组装为一体。壳体10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充电枪20的放置槽13,放置槽13与壳体10侧面连通,当人们在不进行充电时,可将充电枪20放置于放置槽13中,防止充电枪20受到损坏,并且在壳体10侧面设有用于收纳电缆21的绕线柱14,绕线柱14与放置槽13位于同一侧,人们可将电缆21缠绕于绕线柱14上,对电缆21也进行收纳,使得充电桩外表更加整洁。请参考图2,散热装置30包括散热外壳31、进风管32及出风管33。散热外壳31设置于壳体10外部,散热外壳31内部通过隔板34分隔成进风腔311和出风腔312,隔板34将散热外壳31分隔成进风腔311和出风腔312,散热外壳31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313,通孔313分别与进风腔311和出风腔31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将散热外壳31设置于壳体10顶部,避免地面有积水时,对散热外壳31造成腐蚀。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散热外壳31设置于其他地方。壳体10表面开设有进风口16和出风口15,进风腔311与进风口16通过进气管连通,进风腔311内设有抽风机35,进风管32另一端与进风口16连通,出风腔312通过出风管33与出风口15连通,出风腔312内设有排风机36,抽风机35和排风机36均与控制器12电连接。利用抽风机35将外界空气通过散热外壳31表面的通孔313吸入到进风腔311中,再通过进风管32道流入到壳体10内,利用外界空气对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壳体、控制器、充电模块及充电枪,所述充电模块和控制器均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充电枪通过电缆与充电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外壳、进风管及出风管,所述散热外壳设置于壳体外部,所述散热外壳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散热外壳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腔与进风口通过进气管连通,所述进风腔内设有抽风机,所述出风腔通过出风管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内设有排风机,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靠近散热外壳一端均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内设有水浸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两个封闭装置,所述封闭装置包括挡板和推杆电机,所述挡板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侧,所述挡板与推杆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通过推杆电机可朝进风口和出风口运动,从而所述挡板可将进风口和出风口进行封闭,所述抽风机、排风机、水浸传感器及推杆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壳体、控制器、充电模块及充电枪,所述充电模块和控制器均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充电枪通过电缆与充电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外壳、进风管及出风管,所述散热外壳设置于壳体外部,所述散热外壳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散热外壳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腔与进风口通过进气管连通,所述进风腔内设有抽风机,所述出风腔通过出风管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内设有排风机,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靠近散热外壳一端均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内设有水浸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两个封闭装置,所述封闭装置包括挡板和推杆电机,所述挡板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侧,所述挡板与推杆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通过推杆电机可朝进风口和出风口运动,从而所述挡板可将进风口和出风口进行封闭,所述抽风机、排风机、水浸传感器及推杆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位于壳体下端,所述出风口位于壳体上端。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瓯段武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育昌肇庆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利事丰肇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