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水槽不退火整体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82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用具领域,涉及不锈钢水槽不退火整体成型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落料、一次成型、形成纳米涂层、二次成型、形成氟树脂涂层和切边、冲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水槽的整体成型工艺无需高温退火,就能达到水槽质量需求,减化工序,提高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在在第一次成型和第二次成型过程中,在水槽表面喷涂或浸渍形成纳米涂层和氟树脂涂层,大幅度提高水槽表面性能。

Integral forming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sink without anneal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kitchen utensils and relates to a stainless steel sink non annealing integral forming process. The proces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blanking, one-time forming, forming nano coating, two-time forming, forming fluororesin coating, trimming and punching. The integral forming process of the water tank of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high-temperature annealing, so the water tank quality demand can be achieved, the working procedure can be reduced, and the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In the first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second forming process, the nano coating and the fluororesin coating are sprayed or impregn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tank to greatly improve the surface performance of the water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锈钢水槽不退火整体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用具领域,涉及不锈钢水槽不退火整体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不锈钢水槽有单槽、双槽和三槽等结构,一般在水槽多槽(双槽或三槽)的制造过程中,普遍采用焊接工艺将单个成型的水槽焊接成双槽或三槽型式,或者采用一次成型后先高温退火后,再进行二次成型的工艺;焊接使水槽的加工工序增加,加大成本,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漏焊、脱焊、裂缝难以避免,势必影响水槽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而二次一体成型过程中,期间的高温退火同样增加了生产工序,加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虽然也有小部分采用不退火的整体成型工艺,但因工艺不到位,导致成品品质低,后期修复难度很大,成本高。而且,不锈钢水槽表面通常需要经历与尖锐的器皿和重容器、特定的硬陶瓷餐具、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接触以及剧烈的洗涤过程,例如,消费者经常用摩擦性能极好的钢丝洗涤块洗涤水槽。另外,不小心将尖锐的刻刀掉入水槽中或与水槽的上边缘发生碰撞。再者,在水槽中洗涤杯子和碟子的过程中,不小心在水槽表面上拖曳陶瓷咖啡马克杯和餐盘时,经常会对软性的水槽表面造成刮擦。现有技术中,有尝试在水槽表面涂覆具有保护作用的表面涂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涂层对水槽的外观会产生负面影响,且涂层较易剥离水槽基底表面或开裂,影响水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质量好的不退火不锈钢多槽加工工艺,在二次成型工艺中,分别涂覆不同涂层,实现涂层美观度改善以及提高与不锈钢基底粘附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不锈钢水槽不退火整体成型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落料:将不锈钢板料按设计规格型号进行落料,落料同时对板料的四角进行冲切;S2第一次成型:将落料置于第一模具进行第一次拉伸成型,其中,第一模具包括凹膜(1)和若干凸模(2),凸模(2)与顶面边沿形成圆角RD1,凸模(2)与底面边沿形成圆角RC1,凹膜(1)与凸模(2)交接处形成圆角RM1,圆角RC1和圆角RD1的半径大于水槽槽体顶部圆角RC和底部圆角RD,圆角RM1的半径大于水槽槽口圆角r;S3形成纳米涂层:将纳米材料悬浮液喷涂在步骤S2一次成型的水槽表面,真空热处理后形成纳米涂层;S4第二次成型:将形成纳米涂层的水槽置于第二模具进行第二次拉伸成型,其中第二模具在对应的水槽成型尺寸外设置加强筋(3);S5形成氟树脂涂层:将步骤S4处理后的水槽浸入氟树脂乳液中,真空热处理后形成氟树脂涂层;S6切边、冲孔:将步骤S5处理的水槽,按水槽四边轮廓尺寸要求进行切边,切去边沿加强筋部分,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冲孔,得到水槽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成型工艺无需进行高温退火,就能达到水槽力学质量需求,减化工序,提高效率。且本专利技术分别在第一次成型和第二次成型过程中,在水槽表面喷涂或浸渍形成纳米涂层和氟树脂涂层。纳米涂层在第一次成型时形成,当第二次成型不锈钢水槽被继续拉伸,纳米涂层也得到拉伸,形成“粗糙”表面,该“粗糙”表面有利于氟树脂涂层的吸附,提高涂层粘附性。且纳米颗粒形成的涂层有利于水槽摩擦性能的提高,氟树脂涂层提高水槽耐刮擦性能,两种复合涂层的运用大幅度提高水槽表面性能。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纳米材料为Ti粉、Cu粉、Cr粉、Mo粉、Ni粉、碳纳米管、二氧化硅、碳化硅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可以为Ti-Ni合金粉,可以为二氧化硅和碳化硅的复合颗粒。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为1-200nm。所述喷涂方式为超音速火焰喷涂,将纳米材料装入喷涂机料筒中,用喷枪将混合粉料喷涂在不锈钢基底表面,不锈钢水槽基底与喷枪之间的距离为360-390mm,送粉量为65~80g/min,送粉气体压力3.5~4.0bar。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的真空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真空度为1-10*10-3Pa,加热时间为50-100min,保温温度为1000-1100℃,保温时间为1-2h。所形成的纳米涂层厚度优选为10-100μm。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的氟树脂乳液浓度为20-200g/L,浸入氟树脂乳液中的时间为20-80min,温度为60-70℃。所述氟树脂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聚三氟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步骤S5中的真空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真空度为1-10*10-2Pa,加热时间为10-20min,保温温度为300-400℃,保温时间为50-120min。所形成的氟树脂涂层厚度优选为50-300μm。作为优选,步骤S1四角冲切后,落料斜边到水槽外部的距离小于落料四边到水槽外沿的距离。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模具中的每个凸模(2)的长和宽均小于对应水槽成品槽体的长和宽。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拉伸成型的深度≥80%水槽槽体深度。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在公称压力4000KN以上、液压垫压力2000KN以上的薄板拉伸成型机上进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在一次成型中,将模具圆角RM1的半径设置为大于水槽槽口圆角r,方便后续二次成型,并在二次成型过程中,在模具边沿设置加强筋,加强筋的固定作用以保证水槽所需的成型质量及平整度要求。(2)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成型工艺无需高温退火,就能达到水槽质量需求,减化工序,提高效率。(3)本专利技术分别在在第一次成型和第二次成型过程中,在水槽表面喷涂或浸渍形成纳米涂层和氟树脂涂层。纳米涂层有利于提高氟树脂涂层的吸附粘结性。两种复合涂层的使用大幅度提高水槽表面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落料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第一模具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第一模具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一次成型后的水槽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一次成型后水槽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第二模具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二次成型后水槽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二次成型后水槽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切边后水槽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水槽双槽制备工艺中切边后水槽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如果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施例1本实施例不锈钢水槽双槽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两个槽体,两个槽体的长、宽分别为A、B和C、D,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不锈钢水槽不退火整体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落料:将不锈钢板料按设计规格型号进行落料,落料同时对板料的四角进行冲切;/nS2第一次成型:将落料置于第一模具进行第一次拉伸成型,其中,第一模具包括凹膜(1)和若干凸模(2),凸模(2)与顶面边沿形成圆角RD1,凸模(2)与底面边沿形成圆角RC1,凹膜(1)与凸模(2)交接处形成圆角RM1,圆角RC1和圆角RD1的半径大于水槽槽体顶部圆角RC和底部圆角RD,圆角RM1的半径大于水槽槽口圆角r;/nS3形成纳米涂层:将纳米材料喷涂在步骤S2一次成型的水槽表面,真空热处理后形成纳米涂层;/nS4第二次成型:将形成纳米涂层的水槽置于第二模具进行第二次拉伸成型,其中第二模具在对应的水槽成型尺寸外设置加强筋(3);/nS5形成氟树脂涂层:将步骤S4处理后的水槽浸入氟树脂乳液中,真空热处理后形成氟树脂涂层;/nS6切边、冲孔:将步骤S5处理的水槽,按水槽四边轮廓尺寸要求进行切边,切去边沿加强筋部分,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冲孔,得到水槽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0 CN 20181095055651.不锈钢水槽不退火整体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落料:将不锈钢板料按设计规格型号进行落料,落料同时对板料的四角进行冲切;
S2第一次成型:将落料置于第一模具进行第一次拉伸成型,其中,第一模具包括凹膜(1)和若干凸模(2),凸模(2)与顶面边沿形成圆角RD1,凸模(2)与底面边沿形成圆角RC1,凹膜(1)与凸模(2)交接处形成圆角RM1,圆角RC1和圆角RD1的半径大于水槽槽体顶部圆角RC和底部圆角RD,圆角RM1的半径大于水槽槽口圆角r;
S3形成纳米涂层:将纳米材料喷涂在步骤S2一次成型的水槽表面,真空热处理后形成纳米涂层;
S4第二次成型:将形成纳米涂层的水槽置于第二模具进行第二次拉伸成型,其中第二模具在对应的水槽成型尺寸外设置加强筋(3);
S5形成氟树脂涂层:将步骤S4处理后的水槽浸入氟树脂乳液中,真空热处理后形成氟树脂涂层;
S6切边、冲孔:将步骤S5处理的水槽,按水槽四边轮廓尺寸要求进行切边,切去边沿加强筋部分,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冲孔,得到水槽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水槽不退火整体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纳米材料为Ti粉、Cu粉、Cr粉、Mo粉、Ni粉、碳纳米管、二氧化硅、碳化硅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水槽不退火整体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剑光龚镭周远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