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865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其过程是将槟榔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榔玉经粉碎、调配、成型、膨化等加工工艺处理,从而制成的一种槟榔咀嚼粒,食用方便,可以带来咀嚼槟榔所提供的提神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食用槟榔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制成槟榔咀嚼粒,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槟榔咀嚼方式,减轻了咀嚼槟榔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损坏,变废为宝,工艺过程简单,降低了原料浪费,节约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对槟榔加工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reca chewing granu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reca chewing granules. The process is to crush, mix, shape and expand the waste areca jade in the process of areca processing, so as to make areca chewing granules, which is convenient to eat and can bring the refreshing effect provided by chewing areca. The invention makes betel nut chewing granules from the waste in the process of edible betel nut processing, provides a new type of betel nut chewing mode, reduces the stimulation and damage of chewing betel nut to oral mucosa, turns waste into treasure, has simple process, reduces the waste of raw materials, saves the cost of the enterprise, increas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betel nut processing enterprise The driving role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槟榔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槟榔产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鲜食槟榔果,一般搭配石灰和荖叶一起食用,这种食用方法将槟榔大腹皮和榔玉一起食用;第二种是食用槟榔,分为黑果和白果;黑果是用最传统的烟熏工艺烘干的,由于含有苯并芘等物质,且在熏制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污染环境,因此烟熏技术逐渐被淘汰;目前,槟榔加工行业普遍应用的烘干技术为热风干燥式干燥,干燥后的槟榔鲜果,进一步经过挑选、清洗、浸泡发籽、晾干、上胶、闷胶、切片、挑卉等工序而加工成为食用槟榔产品。经浸泡发籽、挑卉工序后的副产物榔玉,目前企业一般当做废弃物丢弃,造成巨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槟榔干果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榔玉进行超微粉碎,得到榔玉粉末;2)将面粉经过烘炒,将30~50份榔玉粉末与50~70份面粉混合,并添加水、黄原胶、椰子油、壳聚糖、维生素C保鲜处理,并将上面的混合物调配成面团状;所述黄原胶0.5~1.5份,椰子油1~3份,壳聚糖2~5份,维生素C0.8~1.5份;上述混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2.5:0.8~2。3)将2)中制备好的面团加工成不同形状,包括厚度为1~3cm的粒状、长方形或圆形等形状;4)将3)中加工成型的片状物在40~80℃烘干,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25%,即可制得槟榔咀嚼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专利将食用槟榔加工行业中的废弃物榔玉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经过粉碎、调配、成型、干燥后,加工成槟榔咀嚼粒产品,槟榔咀嚼粒产品保留了榔玉中部分活性成分,包括槟榔生物碱、多酚等。(2)在超微粉碎下,把控压力、时间和粉碎粒度,榔玉粉碎后与烘炒的面粉混合,面粉作为膨化基料提高榔玉的利用率,也能够增添风味,提高适口性,改变了传统槟榔产品的食用方式,摒弃了长期嚼槟榔较硬的槟榔纤维给口腔黏膜带来的损伤,同时可以带来嚼槟榔的功效包括提神、抗疲劳等效果。(3)添加黄原胶、椰子油等天然成分,能够将比较散的槟榔籽粉末粘合在一起,提高咀嚼粒的质构,椰子油的添加不仅可以丰富产品的风味,还具有杀菌抗炎的作用,保护口腔健康;其中,通过烘干控制水分,防止水分过多造成产品质构过软;本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将槟榔加工产业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丰富了槟榔加工及食用的产品类型,延长了产业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槟榔干果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榔玉在气流粉碎机中进行气流超微粉碎,气流压力为600kPa,粉碎时间为30min,粉碎粒度为50μm,得榔玉粉末;2)将面粉经过烘炒,将30份榔玉粉末与50份面粉混合,并添加水、黄原胶、椰子油、壳聚糖、维生素C进行保鲜处理,并将上面的混合物调配成面团状;所述黄原胶0.5份,椰子油1份,壳聚糖2份,维生素C0.8份;上述混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0.8。3)将2)中制备好的面团加工成不同形状,包括厚度为1cm的长方形、圆形等形状;4)将3)中加工成型的圆形或方形物在40℃烘干,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即可制得槟榔咀嚼粒。实施例2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槟榔干果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榔玉在气流粉碎机中进行气流超微粉碎,气流压力为1000kPa,粉碎时间为50min,粉碎粒度为100μm,得榔玉粉末;2)将面粉经过烘炒,将50份榔玉粉末与70份面粉混合,并添加水、黄原胶、椰子油、壳聚糖、维生素C进行保鲜处理,并将上面的混合物调配成面团状;所述黄原胶1.5份,椰子油3份,壳聚糖5份,维生素C1.5份;上述混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2.5:2。3)将2)中制备好的面团加工成不同形状,包括厚度为3cm的粒状、长方形、圆形等形状;4)将3)中加工成型的粒状、方形或圆形物在80℃烘干,烘干至水分含量在25%,即可制得槟榔咀嚼粒。实施例3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槟榔干果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榔玉在气流粉碎机中进行气流超微粉碎,气流压力为800kPa,粉碎时间为40min,粉碎粒度为80μm,得榔玉粉末;2)将面粉经过烘炒,将40份榔玉粉末与60份面粉混合,并添加水、黄原胶、椰子油、壳聚糖、维生素C进行保鲜处理,并将上面的混合物调配成面团状;所述黄原胶1份,椰子油1份,壳聚糖3份,维生素C1份;上述混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2:1.5。3)将2)中制备好的面团加工成不同形状,包括厚度为2cm的长方形、圆形等形状;4)将3)中加工成型的圆形或方形物在60℃烘干,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2%,即可制得槟榔咀嚼粒。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2)步骤中: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榔玉20份,面粉40份,黄原胶0.3份,椰子油0.3份,壳聚糖1份,维生素C0.5份。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2)步骤中:上述混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3。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2)步骤中:将槟榔干果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榔玉进行磨介式粉碎,室温粉碎5min,过200目筛。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1)步骤中:粉碎粒度为110μm。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2)步骤中:面粉未经过烘炒。对比例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2)步骤中:未添加黄原胶、椰子油等天然成分的辅料。一、感官评价邀请80位品评员对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3槟榔咀嚼粒的感官品质进行鉴评,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3依次分为6组,每组10位品评员,以肉眼观察、品尝、闻味道为主,对产品风味、咀嚼性、外形进行感官评定,每位品评员在品评样品时要独立进行,不可相互讨论,记录中要写清每个样品的特征。并记录成绩,计算品评员各项平均分以及平均总分,进行结果分析。槟榔咀嚼粒感官品质评分标准如下表:感官测试结果如下表:二、试验测定(1)硬度测定:采用质构仪测定,将每组十个产品进行测定,取平均值。(2)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酸性燃料比色法测定。(3)总多酚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食用槟榔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榔玉进行超微粉碎,粉碎粒度为50~100μm,得到榔玉粉末;/n2)将面粉经过烘炒,将粉碎后的榔玉粉末与烘炒后的面粉混合,并添加水、黄原胶、椰子油、壳聚糖、维生素C进行保鲜处理,并将上面的混合物调配成面团状;/n3)将2)中制备好的面团经过膨化加工成不同形状,包括1~5mm左右的粒状或者厚度为1~5cm的长方形、圆形;/n4)将3)中加工成型的粒状、圆形或方形物在40~80℃烘干,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25%,即可制得槟榔咀嚼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食用槟榔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榔玉进行超微粉碎,粉碎粒度为50~100μm,得到榔玉粉末;
2)将面粉经过烘炒,将粉碎后的榔玉粉末与烘炒后的面粉混合,并添加水、黄原胶、椰子油、壳聚糖、维生素C进行保鲜处理,并将上面的混合物调配成面团状;
3)将2)中制备好的面团经过膨化加工成不同形状,包括1~5mm左右的粒状或者厚度为1~5cm的长方形、圆形;
4)将3)中加工成型的粒状、圆形或方形物在40~80℃烘干,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25%,即可制得槟榔咀嚼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槟榔咀嚼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步骤中,挑选无霉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宋菲陈华唐敏敏张玉锋夏秋瑜覃伟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