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化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5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化器结构,包括依次连通且呈同轴布设的正交模耦合器、180度移相器和90度移相器,所述正交模耦合器和180度移相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所述180度移相器与90度移相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所述90度移相器远离180度移相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且所述正交模耦合器、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180度移相器、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90度移相器和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均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且使用可靠,线极化和圆极化均可实现,极化切换便捷,实用性强。

A polariz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arizer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quadrature mode coupler, a 180 degree phase shifter and a 90 degree phase shifter which are successively connected and arranged in coaxial. The first circular waveguide rotation joi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quadrature mode coupler and the 180 degree phase shifter, the second circular waveguide rotation joi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180 degree phase shifter and the 90 degree phase shifter, and the 90 degree phase shifter is far away from the 180 degree shift One end of the phasor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circular waveguide rotation joint, and the orthogonal mode coupler, the first circular waveguide rotation joint, the 180 degree phase shifter, the second circular waveguide rotation joint, the 90 degree phase shifter and the third circular waveguide rotation joint are all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and reliable use, linear polarization 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convenient polarization switching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化器结构
本技术属于移动卫星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极化器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的卫星通信进入高通量阶段,但高通量在极端天气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不及Ku、X、C频段,在此条件下便产生了双频段通信天线产品,目前的双频段天线中极化器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极化器体积较大,器件繁多,生产成本较高;第二,极化器中极化切换结构比较复杂,切换时间较长;第三,极化器中极化方式单一,只能实现线极化或圆极化一种极化方式;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的极化器结构,线极化和圆极化均可实现,极化切换便捷,且结构尺寸紧凑,使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极化器结构,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且使用可靠,线极化和圆极化均可实现,极化切换便捷,实用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且呈同轴布设的正交模耦合器、180度移相器和90度移相器,所述正交模耦合器和180度移相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所述180度移相器与90度移相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所述90度移相器远离180度移相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且所述正交模耦合器、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180度移相器、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90度移相器和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均连通。上述的一种极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的一端与正交模耦合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的另一端与180度移相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的一端与180度移相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的另一端与90度移相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的一端与90度移相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的另一端与一分五波导功分器的圆波导通道接口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极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模耦合器的B输出端口设置第一波导,所述正交模耦合器的C输出端口设置第二波导,所述正交模耦合器的B输出端口通过第一波导与微波发射机连接,所述正交模耦合器的C输出端口通过第二波导与微波接收机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采用的极化器结构,依次设置正交模耦合器、180度移相器和90度移相器,结构紧凑,呈同轴布设,有效提供器件的空间利用率,减少占空空间。2、本技术所采用的极化器中设置180度移相器和90度移相器,通过调节所述180度移相器和90度移相器沿圆周方向转动的位置,从而实现线极化和圆极化的切换,极化切换便捷。3、本技术设置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的设置,是为了正交模耦合器位置不动时,实现180度移相器和90度移相器的连续360°旋转调节,从而实现微波信号线极化和圆极化的切换,极化切换便捷。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且使用可靠,线极化和圆极化均可实现,极化切换便捷,实用性强。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正交模耦合器、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1—正交模耦合器;2-2—90度移相器;2-3-1—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2—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3—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4—180度移相器;2-5-1—第一齿轮;2-5-2—第二齿轮;2-6—Ka极化器公共口;2-7—B输出端口;2-8—C输出端口;4—第二波导;5—第一波导。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极化器结构,包括依次连通且呈同轴布设的正交模耦合器2-1、180度移相器2-4和90度移相器2-2,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和180度移相器2-4之间设置有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所述180度移相器2-4与90度移相器2-2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2,所述90度移相器2-2远离180度移相器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且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180度移相器2-4、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2、90度移相器2-2和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均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的一端与正交模耦合器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的另一端与180度移相器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2的一端与180度移相器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2的另一端与90度移相器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的一端与90度移相器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的另一端与一分五波导功分器1-1的圆波导通道接口9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的B输出端口2-7设置第一波导5,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的C输出端口2-8设置第二波导4,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的B输出端口2-7通过第一波导5与微波发射机连接,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的C输出端口2-8通过第二波导4与微波接收机连接。本实施例中,极化器中180度移相器2-4和90度移相器2-2的设置,是为了改变微波信号的相位差,从而实现微波信号的水平线极化、垂直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从而使该极化器具有水平线极化、垂直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等四种不同的极化特性,极化特性好,驻波特性较好,且所占体积小、实现简单。本实施例中,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2和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的设置,是为了正交模耦合器2-1位置不动时,实现180度移相器2-4和90度移相器2-2的连续360°旋转调节,从而实现微波信号线极化和圆极化的切换,极化切换便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靠近180度移相器2-4的外侧面套设有第一齿轮2-5-1,所述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靠近90度移相器2-2的外侧面套设有第二齿轮2-5-2。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齿轮2-5-1和第二齿轮2-5-2,是为了调节过程中供操作者手动拨动旋转或者通过外部电机模块进行驱动旋转,从而通过第一齿轮2-5-1的旋转带动180度移相器2-4旋转,第二齿轮2-5-2的旋转带动90度移相器2-2旋转,实现180度移相器2-4和90度移相器2-2内移相片的角度调节,但电气上保持导通状态。本实施例中,正交模耦合器2-1的设置,是为了当正交模耦合器2-1的B输出端口2-7与微波发射机连接,正交模耦合器2-1的C输出端口2-8与微波接收机连接时,正交模耦合器2-1根据2个不同极化波的正交特性来实现收发信号的隔离。另外,当正交模耦合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且呈同轴布设的正交模耦合器(2-1)、180度移相器(2-4)和90度移相器(2-2),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和180度移相器(2-4)之间设置有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所述180度移相器(2-4)与90度移相器(2-2)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2),所述90度移相器(2-2)远离180度移相器(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且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180度移相器(2-4)、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2)、90度移相器(2-2)和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均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且呈同轴布设的正交模耦合器(2-1)、180度移相器(2-4)和90度移相器(2-2),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和180度移相器(2-4)之间设置有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所述180度移相器(2-4)与90度移相器(2-2)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2),所述90度移相器(2-2)远离180度移相器(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且所述正交模耦合器(2-1)、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180度移相器(2-4)、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2-3-2)、90度移相器(2-2)和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2-3-3)均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1)的一端与正交模耦合器(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干贾维敏伍宗伟袁丁金伟姚敏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