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1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护套和设置于护套内的若干线芯,护套包括设置于中部的中套、分别设置于中套相对俩端的两个长边套以及设置于分别连接于中套和两个长边套之间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垂直于长边套延伸方向一端面上设置有让位易弯槽,所述两个长边套在远离中套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使得两个长边套能够紧贴配合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变形,节省占用面积的优点。

Deformable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formable cab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ble. The technical points include a sheath and a number of wire cores arranged in the sheath. The sheath includes a middle sleev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two long side sleeves arranged at the opposite ends of the middle sleeve and a connecting block arranged between the middle sleeve and the two long side sleeves respectively. The end face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perpendicular to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long sid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yield easy bending groove, and the two long side sleeves are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One sid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middl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omponent which enables the two long side sleeves to closely fi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able to deform and saving the occupied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形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变形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2582114Y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电梯用控制电缆,它包括护套、线芯,它还包括信号传输线芯,控制可变形电缆线芯采用16根,且为平行排列,在平行排列的线芯中部设有信号传输线芯和接地线芯。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控制可变形电缆,其一般呈扁平状设计,因而占用的面积相较于圆形可变形电缆会稍大,当用户开设的走线槽的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将控制可变形电缆放入走线槽可能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电缆,其具有能够变形,节省占用面积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形电缆,包括护套和设置于护套内的若干线芯,护套包括设置于中部的中套、分别设置于中套相对俩端的两个长边套以及设置于分别连接于中套和两个长边套之间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垂直于长边套延伸方向一端面上设置有让位易弯槽,所述两个长边套在远离中套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使得两个长边套能够紧贴配合的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的护套除了正常状态下的一字型外,在需要时,能够通过翻转长边套,使得中套两侧的长边套沿让位易弯槽翻转,中套提供一侧端部的支撑,并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使得两个长边套向贴合,整体上大致能够减少一半的电缆占用面积,使得符合在一些面积比较小的空间内放置电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套内线芯的数量为两根,所述长边套内线芯的数量至少为六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长边套能够翻转,且中套的宽度和长边套的宽度均和内置的线芯数量有关。因此将大部分线芯放置在长边套内,而小部分放置在中套内,能够较大限度的提升长边套翻转后,节省的面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易弯槽在连接块开设的端面和连接组件在长边套设置的端面相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易弯槽和连接组件处在护套相背的两个端面上,更易实现长边套的翻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易弯槽的截面呈弧形,且所述让位易弯槽的内壁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的加强筋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让位易弯槽,使得长边套和连接块之间连接面积大,且不影响翻转。而通过加强筋条的设计能够提升让位易弯槽的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体连接于一长边套上的卡接凸条以及开设于另一长边套上对应位置的卡接长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凸条和卡接长槽之间的卡接实现两长边套之间端面的贴合,拆装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凸条包括连接于长边套端面上的延伸段以及连接于延伸段远离长边套一端且宽度大于延伸段的卡接段,所述卡接长槽供卡接段卡入且卡接长槽临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挡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致圆形的卡接段易于卡入卡接长槽内;而在卡接后在挡边的作用下被限位在卡接长槽内,实现对稳定卡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粘贴于一长边套上的魔术母贴以及粘贴于另一长边套上的魔术公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相粘合的配合,达到对连个长边套稳定贴合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边套面向连接组件的一侧端面为波浪状的啮合面,当两个所述长边套相贴合时,两个所述啮合面相错开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长边套相贴合,两长边套在啮合面的作用下不易出现宽度方向的相对动作,提升长边套啮合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边套远离中套的一端内插接有支撑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芯为长边套端部提供支撑,提升长边套两端部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中套和长边套之间翻转连接的设置,使得在需要情境下,能够翻转护套,减小电缆的占用面积;(2)通过采用魔术贴或者卡槽卡块的方式,在电缆翻折后,能够稳定的保持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对折状态下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打开状态下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打开状态下的正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护套;2、线芯;3、中套;4、长边套;5、连接块;6、支撑芯;7、易弯槽;8、加强筋条;9、连接组件;10、啮合面;11、卡接凸条;12、卡接长槽;13、延伸段;14、卡接段;15、挡边;16、魔术母贴;17、魔术公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可变形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护套1和设置于护套1内的若干线芯2。本方案中,护套1整体大致呈扁平状,在需要时能够将护套1对折减小护套1占用面积。如图1所示,护套1包括设置于中部的中套3、分别设置于中套3相对两端的两个长边套4以及设置于分别连接于中套3和两个长边套4之间的连接块5。中套3内线芯2的数量为两根,长边套4内线芯2的数量至少为六根,本实施例中为七根;且中套3和长边套4内的线芯2沿护套1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布。长边套4远离中套3的一端内插接有支撑芯6。支撑芯6为长边套4端部提供支撑,一般为铁芯,提升长边套4两端部的稳定性。如图2、3所示,连接块5的垂直于长边套4延伸方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让位易弯槽7,让位易弯槽7的截面呈弧形,且让位易弯槽7的内壁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的沿连接块5轴向延伸的加强筋条8。弧形的让位易弯槽7,使得两侧的长边套4能够沿着两侧的易弯槽7翻转至垂直于中套3,并贴合。如图2、3所示,两个长边套4在远离中套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使得两个长边套4能够紧贴配合的连接组件9。连接组件9在长边套4设置的端面和让位易弯槽7在连接块5开设的端面相背。长边套4面向连接组件9的一侧端面为波浪状的啮合面10,当两个长边套4相贴合时,两个啮合面10相错开贴合。因此在啮合面10的作用下不易出现宽度方向的相对动作,提升长边套4啮合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连接组件9包括一体连接于一长边套4上的卡接凸条11以及开设于另一长边套4上对应位置的卡接长槽12。具体的,卡接凸条11包括连接于长边套4端面上的截面呈方形延伸段13以及连接于延伸段13远离长边套4一端且截面大致为圆形宽度大于延伸段13的卡接段14,卡接长槽12的截面为密封的2/3的圆弧状,卡接长槽12供卡接段14卡入且卡接长槽12临近开口的一侧向内设置有挡边15。大致圆形的卡接段14易于卡入卡接长槽12内;而在卡接后在挡边15的作用下被限位在卡接长槽12内,实现对稳定卡接。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一种可变形电缆,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组件9的结构。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9包括粘贴于一长边套4上的魔术母贴16以及粘贴于另一长边套4上的魔术公贴17。通过魔术公贴17和魔术母贴16相粘合的配合,达到对连个长边套4稳定贴合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护套1除了正常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形电缆,包括护套(1)和设置于护套(1)内的若干线芯(2),其特征在于:护套(1)包括设置于中部的中套(3)、分别设置于中套(3)相对俩端的两个长边套(4)以及设置于分别连接于中套(3)和两个长边套(4)之间的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垂直于长边套(4)延伸方向一端面上设置有让位易弯槽(7),所述两个长边套(4)在远离中套(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使得两个长边套(4)能够紧贴配合的连接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电缆,包括护套(1)和设置于护套(1)内的若干线芯(2),其特征在于:护套(1)包括设置于中部的中套(3)、分别设置于中套(3)相对俩端的两个长边套(4)以及设置于分别连接于中套(3)和两个长边套(4)之间的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垂直于长边套(4)延伸方向一端面上设置有让位易弯槽(7),所述两个长边套(4)在远离中套(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使得两个长边套(4)能够紧贴配合的连接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3)内线芯(2)的数量为两根,所述长边套(4)内线芯(2)的数量至少为六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易弯槽(7)在连接块(5)开设的端面和连接组件(9)在长边套(4)设置的端面相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易弯槽(7)的截面呈弧形,且所述让位易弯槽(7)的内壁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的加强筋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电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致杰
申请(专利权)人:凯联高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