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20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具有一级吸入罐、二级吸入罐以及三级吸入罐,二级吸入罐由三级吸入罐的罐底引入冷剂,从三级吸入罐的罐底另外引出一路冷剂并分为两股,第一股冷剂经过减压阀节流膨胀后进入冷却器作为冷源后,去往二级吸入罐,第二股冷剂进入所述冷却器被过冷后,去往冷剂用户作为冷剂,再流入一级吸入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改造方案相比,由于第一股冷剂去往二级吸入罐,因此二级吸入罐所对应的压缩机流量与原设计相当,相应地,一级吸入罐所对应的压缩机流量也与原设计相当,对压缩机的影响很小。

Optimal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of multistage refrigera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ptimized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of multi-level refrigerant, which has a first-stage suction tank, a second-stage suction tank and a third-stage suction tank. The second-stage suction tank introduces refrigerant from the bottom of the third-stage suction tank, another refrigerant is led out from the bottom of the third-stage suction tank and divided into two strands. The first refrigerant enters the cooler as a cold source after throttling and expanding through the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and then goes to the second-stage suction tank After the second refrigerant enters the cooler and is supercooled, it goes to the refrigerant user as refrigerant, and then flows into the primary suction tank.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ransformation scheme, since the first stream of refrigerant goes to the second stage suction tank, the compressor flow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stage suction tank is equivalent to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the compressor flow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stage suction tank is also equivalent to the original design, with little impact on the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级位冷剂的冷剂配置结构。
技术介绍
多级位冷剂在工业中经常用到,例如使用多段压缩制冷机就能够给冷剂用户提供不同压力等级的冷剂,如图1所示,多段压缩制冷机具有压缩机6、冷剂收集罐7与冷剂冷凝器8,压缩机6分别与一级吸入罐1、二级吸入罐2以及三级吸入罐3的顶部出口相连,二级吸入罐2由三级吸入罐3的罐底引入冷剂,一级吸入罐1由二级吸入罐2的罐底引入冷剂。当一级冷剂用户11由于布置或其他原因,需提高冷剂的压力以增加冷剂的推动力时,现有的做法是如图2所示,一级吸入罐1不再由二级吸入罐2的罐底引入冷剂,而是改由三级吸入罐3的罐底引入冷剂。由于源头压力增加,现有的做法确实能够增加冷剂的推动力。但是,这种方法会减少二级吸入罐2所对应的压缩机吸入量,增加一级吸入罐1所对应的压缩机吸入量;对于改造型的项目,这种方法会导致压缩机这两段的吸入量与压缩机本体原设计不匹配,严重时超出压缩机的流量设计范围,改造无法实现;即使在压缩机流量范围内,也会导致压缩机功率增加,操作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具有一级吸入罐、二级吸入罐……以及n级吸入罐的顶部出口相连,n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其特征在于:冷剂用户位于i级吸入罐的入口端线路上,i为小于或等于n-2的自然数,i+1级吸入罐由i+2级吸入罐的罐底引入冷剂;从i+2吸入罐的罐底另外引出一路冷剂并分为两股,第一股冷剂给第二股冷剂冷却后连通至i+1级吸入罐,第二股冷剂被第一股冷剂冷却后连通至所述冷剂用户。所述的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其中:增加冷却器和减压阀,第一股冷剂经过所述减压阀节流膨胀后进入所述冷却器作为冷源,第二股冷剂进入所述冷却器而被过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股冷剂去往i+1级吸入罐,因此i+1级吸入罐所对应的压缩机流量与原设计相当,相应地,i级吸入罐所对应的压缩机流量也与原设计相当,对压缩机的影响很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多级位冷剂的配置结构在改造前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现有多级位冷剂的配置结构在改造后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的结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一级吸入罐1;冷剂用户11;二级吸入罐2;三级吸入罐3;冷却器4;减压阀5;压缩机6;冷剂收集罐7;冷剂冷凝器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但并不能使用该优选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提供的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的原理图,具有压缩机6、冷剂收集罐7与冷剂冷凝器8(压缩机6、冷剂收集罐7与冷剂冷凝器8属于制冷机的常规配置,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过多介绍),还具有一级吸入罐1、二级吸入罐2以及三级吸入罐3,二级吸入罐2由三级吸入罐3的罐底引入冷剂,改进之处在于:一级吸入罐1不再与二级吸入罐2的罐底相连,并增加冷却器4和减压阀5;从三级吸入罐3的罐底另外引出一路冷剂并分为两股,第一股冷剂经过所述减压阀5节流膨胀后进入所述冷却器4作为冷源后,去往二级吸入罐2,第二股冷剂进入所述冷却器4被过冷后,去往冷剂用户11作为冷剂,再流入一级吸入罐1。本技术与现有的改造方案相比,由于第一股冷剂去往二级吸入罐2,因此二级吸入罐2所对应的压缩机流量与原设计相当,相应地,一级吸入罐1所对应的压缩机流量也与原设计相当,对压缩机的影响很小。表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结果通过表1可以看出,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从冷剂用户11去往压缩机一段吸入罐的流量以及冷剂去往压缩机二段吸入罐的流量与原设计相比变化不大,对压缩机的影响较小。上述实施例是以冷剂用户11位于一级吸入罐入口端线路上的情况作为特例说明,实际上,对于具有n级吸入罐的多段压缩制冷机,n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假设冷剂用户11位于i级吸入罐入口端线路上,i为小于或等于n-2的自然数,则本技术的结构如下:i+1级吸入罐由i+2级吸入罐的罐底引入冷剂;从i+2吸入罐的罐底另外引出一路冷剂并分为两股,第一股冷剂给第二股冷剂冷却后连通至i+1级吸入罐,第二股冷剂被第一股冷剂冷却后连通至所述冷剂用户11。更具体的说,增加冷却器和减压阀,第一股冷剂经过所述减压阀节流膨胀后进入所述冷却器作为冷源,第二股冷剂进入所述冷却器而被过冷,通过控制所述减压阀的开度,能够调节第一股冷剂与第二股冷剂的比例。本技术适用于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甲醇制烯烃装置、甲醇制丙烯装置、丙烷脱氢装置以及其他设置多级位冷剂的装置,尤其适用于以上装置的改造。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具有一级吸入罐、二级吸入罐……以及n级吸入罐,n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其特征在于:/n冷剂用户位于i级吸入罐的入口端线路上,i为小于或等于n-2的自然数,i+1级吸入罐由i+2级吸入罐的罐底引入冷剂;/n从i+2吸入罐的罐底另外引出一路冷剂并分为两股,第一股冷剂给第二股冷剂冷却后连通至i+1级吸入罐,第二股冷剂被第一股冷剂冷却后连通至所述冷剂用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位冷剂的优化配置结构,具有一级吸入罐、二级吸入罐……以及n级吸入罐,n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其特征在于:
冷剂用户位于i级吸入罐的入口端线路上,i为小于或等于n-2的自然数,i+1级吸入罐由i+2级吸入罐的罐底引入冷剂;
从i+2吸入罐的罐底另外引出一路冷剂并分为两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江赵唯孙长庚王勇杨庆兰吴德娟魏旭东刘骁金倬伊徐剑韬林灿李杨天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