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压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12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限压止回阀,属于阀门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左阀体、限压装置以及右阀体,左阀体与右阀体相连接,左阀体与右阀体内部开设有流体管道,限压装置设置在左阀体与右阀体中间,限压装置包括安装槽,安装槽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在安装槽内部可左右滑动,活动杆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活动杆右侧连接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起到止回阀作用又可以起到限压阀作用,从而避免了在管道既安装止回阀又安装限压阀的现象,降低了劳动强度。

A pressure limiting check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ssure limiting check valv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alve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left valve body, a pressure limiting device and a right valve body, the left valv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valve body, a fluid pipelin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left valve body and the right valve body, the pressure limit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eft valve body and the right valve body, the pressure limiting device includes a mounting groove, a movable ro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ounting groove, the movable rod can slide left and right in the mounting groove, and a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ovable rod and the mounting groove The spring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vable rod are connected with a baffl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lay the role of both a check valve and a pressure limiting valve, thus avoiding the phenomenon of installing both a check valve and a pressure limiting valve in the pipeline, and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压止回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限压止回阀,属于阀门设备

技术介绍
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属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回流阀或隔离阀。阀瓣运动方式分为升降式和旋启式。升降式止回阀与截止阀结构类似,仅缺少带动阀瓣的阀杆。介质从进口端(下侧)流入,从出口端(上侧)流出。当进口压力大于阀瓣重量及其流动阻力之和时,阀门被开启。反之,介质倒流时阀门则关闭。旋启式止回阀有一个斜置并能绕轴旋转的阀瓣,工作原理与升降式止回阀相似。止回阀常用作抽水装置的底阀,可以阻止水的回流。止固阀与截止阀组合使用,可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缺点是阻力大,关闭时密封性差。在一些需要对管道内流体进行限压的场合,就需要止回阀与限压阀同时使用,安装两个阀门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且两个阀门相互之间若配合不到位和容易导致阀门损坏或者流体输送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分离装置的干湿两用吸尘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一些需要对管道内流体进行限压的场合,就需要止回阀与限压阀同时使用,安装两个阀门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且两个阀门相互之间若配合不到位和容易导致阀门损坏或者流体输送效果下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限压止回阀包括:左阀体、限压装置以及右阀体,所述的左阀体与右阀体相连接,左阀体与右阀体内部开设有流体管道,所述的限压装置设置在左阀体与右阀体中间,限压装置包括安装槽,安装槽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在安装槽内部可左右滑动,活动杆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活动杆右侧连接挡板。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杆与挡板外层全衬有聚四氟乙烯层。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流体管道内表面全衬有聚四氟乙烯层。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槽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可调节弹簧的弹性。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槽与左阀体之间设置有6个流体通道与左阀体内部的流体管道相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限压止回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在左阀体和右阀体之间设置了限压装置,限压装置内部的挡板既可以实现止回作用,同时挡板在过大压力作用下会将左阀体内部的流体通道堵塞,从而起到限压作用,限压装置使得限压止回阀既可以起到止回阀作用又可以起到限压阀作用,从而避免了在管道既安装止回阀又安装限压阀的现象,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限压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限压止回阀的限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限压止回阀的左阀体截面图。其中,1、流体管道;2、安装槽;3、挡板;4、右阀体;5、左阀体;6、弹簧;7、活动杆;8、流体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限压止回阀包括:左阀体5、限压装置以及右阀体4,所述的左阀体5与右阀体4相连接,左阀体5与右阀体4内部开设有流体管道1,所述的限压装置设置在左阀体5与右阀体4中间,限压装置包括安装槽2,安装槽2内部设置有活动杆7,活动杆7在安装槽2内部可左右滑动,活动杆7与安装槽2之间设置有弹簧6,活动杆7右侧连接挡板3。一种限压止回阀的应用方法是:当流体从而限压止回阀内部的流体管道1经过时,在流体压力作用下挡板3被推开,流体经流体通道8流出,当流体回流时,挡板3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将右阀体4内部的流体管道堵塞,从而防止流体回流,当流体管道1内部压力过大时,在压力作用下挡板3向右运动,使得弹簧6压缩,挡板3贴近左阀体内部的流体通道8表面,将流体通道8堵塞,从而使得限压止回阀停止工作,达到限压的目的。所述的活动杆7与挡板3外层全衬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的流体管道1内表面全衬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的安装槽2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可调节弹簧的弹性。所述的安装槽2与左阀体5之间设置有6个流体通道8与左阀体5内部的流体管道1相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中在左阀体和右阀体之间设置了限压装置,限压装置内部的挡板既可以实现止回作用,同时挡板在过大压力作用下会将左阀体内部的流体通道堵塞,从而起到限压作用,限压装置使得限压止回阀既可以起到止回阀作用又可以起到限压阀作用,从而避免了在管道既安装止回阀又安装限压阀的现象,降低了劳动强度。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限压止回阀包括:左阀体(5)、限压装置以及右阀体(4),所述的左阀体(5)与右阀体(4)相连接,左阀体(5)与右阀体(4)内部开设有流体管道(1),所述的限压装置设置在左阀体(5)与右阀体(4)中间,限压装置包括安装槽(2),安装槽(2)内部设置有活动杆(7),活动杆(7)在安装槽(2)内部可左右滑动,活动杆(7)与安装槽(2)之间设置有弹簧(6),活动杆(7)右侧连接挡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1 CN 20182148114051.一种限压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限压止回阀包括:左阀体(5)、限压装置以及右阀体(4),所述的左阀体(5)与右阀体(4)相连接,左阀体(5)与右阀体(4)内部开设有流体管道(1),所述的限压装置设置在左阀体(5)与右阀体(4)中间,限压装置包括安装槽(2),安装槽(2)内部设置有活动杆(7),活动杆(7)在安装槽(2)内部可左右滑动,活动杆(7)与安装槽(2)之间设置有弹簧(6),活动杆(7)右侧连接挡板(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晟凡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