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95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包括方形闸体、安装在所述闸体上中心对称且展开为完整圆形的静闸门和动闸门、与所述动闸门展开时位置对应的格栅板、与所述动闸门连接的转动驱动装置、吸污装置以及储污池,所述静闸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以及外侧挡板,三者内部形成可容纳所述动闸门转入的腔室,所述静闸门腔室底部设有排污口,与所述吸污装置连接,所述格栅板其中一面与所述动闸门相对面在展开过程中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清除杂物方便、泄洪量可控、操作方便以及美观的特点。

An integrated sluice for flood discharge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od discharge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integrated water gate, which comprises a square gate body, a static gate and a dynamic gate which are installed on the gate body and are symmetrical in the center and unfolded into a complete circle, a grating pl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unfolding position of the dynamic gate, a rotating driving device, a sewage suction device and a sewage storage pool connected with the dynamic gate. The static gate comprises a front baffle plate, a back baffle plate and a sewage storage pool The outer baffles form a chamber which can accommodate the moving gate. The bottom of the static gat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 outle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device. One side of the grating plate contacts with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moving gate in the process of expans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removal of sundries, controllable discharge capacity,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
本技术涉及一种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属于水闸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水闸开启主要采用吊起设备进行启闭,在闸体上需要留有起吊设备空间,并且一般不能对水中杂物进行清除,设置有过滤网的,往往也需要人工进行打捞,同时对于美观度有要求的建筑、景观等,这种往往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除杂物方便、泄洪量可控、操作方便以及美观的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包括方形闸体、安装在所述闸体上中心对称且展开为完整圆形的静闸门和动闸门、与所述动闸门展开时位置对应的格栅板、与所述动闸门连接的转动驱动装置、吸污装置以及储污池,所述静闸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以及外侧挡板,三者内部形成可容纳所述动闸门转入的腔室,所述静闸门腔室底部设有排污口,与所述吸污装置连接,所述格栅板其中一面与所述动闸门相对面在展开过程中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动闸门复位转动方向起始端形状大于尾端,所述静闸门与其对应。进一步的,所述静闸门以及所述动闸门展开形状同太极图。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与所述后挡板表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动闸门连接的转轮杆以及与所述转轮杆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转轮杆与所述静闸门可转动连接,连接接触处设有保护套。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采用静闸门、动闸门以及格栅板的组合设置,格栅板用于过滤泄洪水中较大尺寸的杂物,将其截留在格栅板上后,动闸门在展开复位过程中,将其从格栅板上清除,且随其展开过程自然进入静闸门形成的腔室中,并且由于重力作用,落入腔室下方,经腔室下方的排污口排出,并且这种将静闸门以及动闸门设置为太极图状,一方面是从美观度考虑,可以更方便与周围环境景观融合,另一方面考虑这种鱼形结构对于动闸门作为展开起始端,在清除杂物时,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及冲击力,对于静闸门,可以形成容纳更多杂物的腔室。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转轮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动闸门静闸门以及格栅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俯视图;图5是实施例关闭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包括方形闸体1、安装在闸体1上中心对称且展开同太极图的静闸门2和动闸门3、格栅板5、转轮杆4、与转轮杆4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6、排污管7、吸污设备8以及储污池9,如图2所示,其中转轮杆4带动动闸门3转动,而静闸门2与其滑动连接,且连接接触处设置保护层,以减少对静闸门的磨损,如图3所示,图4所示,静闸门包括前挡板21、后挡板22以及外侧挡板,三者内部形成可容纳动闸门转入的腔室,静闸门腔室底部设有排污口,与排污管7连接,而格栅板5与动闸门3展开时位置对应,且与后挡板22表面齐平,如图5所示,动闸门3展开时,以其鱼形大头部分为起始端,将截留在格栅板5上杂物依次清除推至静闸门2内,再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方更大的腔室内,通过吸污设备8即可排出,当然动闸门的转动方向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设置,并不局限于本装置中方向,可根据需要左右调整。本水闸外形为方形,还可根据水闸要求进行多个并行布置,例如平原区水闸要求宽21m、高7m,本设计中闸体的墙高和宽设置为7m,中间圆形闸门主体半径设置为5m,黑闸门厚度为0.2m,白闸门内部空心室厚度也为0.2m,白闸门前后挡板厚度为0.05m,数量设置为3个,横向紧密排列,即可满足要求。本装置在泄洪的同时,可以对水中较大的杂物(可根据需要设置,如可以容纳鱼类通行)进行截留清除以及收集,减少人力清理的时间工本等,操作方便,泄洪量可调节,且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无需大型吊起设备,与周围环境、建筑融合度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其特征是,包括方形闸体、安装在所述闸体上中心对称且展开为完整圆形的静闸门和动闸门、与所述动闸门展开时位置对应的格栅板、与所述动闸门连接的转动驱动装置、吸污装置以及储污池,所述静闸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以及外侧挡板,三者内部形成可容纳所述动闸门转入的腔室,所述静闸门腔室底部设有排污口,与所述吸污装置连接,所述格栅板其中一面与所述动闸门相对面在展开过程中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其特征是,包括方形闸体、安装在所述闸体上中心对称且展开为完整圆形的静闸门和动闸门、与所述动闸门展开时位置对应的格栅板、与所述动闸门连接的转动驱动装置、吸污装置以及储污池,所述静闸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以及外侧挡板,三者内部形成可容纳所述动闸门转入的腔室,所述静闸门腔室底部设有排污口,与所述吸污装置连接,所述格栅板其中一面与所述动闸门相对面在展开过程中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洪阻污一体化水闸,其特征是,所述动闸门复位转动方向起始端形状大于尾端,所述静闸门与其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辉马麟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