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77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向器,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解决了换向器在生产出来后,需要经常对换向器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做到经常清理吸尘,一旦将换向器放置于仓库中时,会导致换向器上吸附上灰尘,当人们需要使用时,需要重新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其包括换向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中放置有海绵块,海绵块上设置有供换向器本体安装的第一安放槽,且基座上还枢接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密封圈,基座上设置有供密封圈安装的密封槽;端盖上还设置有弹性卡扣,基座上设置有供弹性卡扣卡接的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换向器进行保护,同时减少灰尘与换向器接触的效果。

A commut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mutato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motor,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after the commutator is produced, the dust on the commutator needs to be cleaned frequently, so that the dust can be cleaned frequently. Once the commutator is placed in the warehouse, the dust will be absorbed on the commutator, and when people need to use it, it needs to be cleaned again, which is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The commutator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base, an installation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 sponge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 first installation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ponge block for the commutator body installation, and an end cover is pivoted on the base, a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end cover, and a seal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ealing ring; an elastic buckle is arranged on the end cover, and an elastic card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clamp block for fasten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effect of protecting the commutator and reducing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dust and the commu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向器
本技术涉及电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向器。
技术介绍
换向器是直流电机和交流整流子电动机电枢的一个重要部件。电机转动时起换向作用。换向器是直流电机、交流串激电动机上作为电流换向,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俗称整流子。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换向器在生产出来后,需要经常对换向器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做到经常清理吸尘,一旦将换向器放置于仓库中时,会导致换向器上吸附上灰尘,当人们需要使用时,需要重新清理,费时费力,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换向器进行保护,同时减少灰尘与换向器接触的换向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换向器,包括换向器本体,所述换向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放置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上设置有供换向器本体安装的第一安放槽,且所述基座上还枢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密封圈安装的密封槽;所述端盖上还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弹性卡扣卡接的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基座的设置,配合端盖的使用,从而将基座与端盖的闭合,从而将换向器本体进行收纳,同时海绵块的设置,对内部的换向器进行安放,弹性卡扣的设置,配合卡块的使用,从而进行卡接,提高了整体的卡接能力,密封圈配合密封槽的使用,从而减少了灰尘进入里面,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定位柱插入定位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的设置,配合定位槽的使用,从而将端盖与基座进行卡接固定,从而进行锁定,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配合弹性卡扣的卡接,更加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槽上还设置有与密封圈互相引导的引导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导面的设置,使卡块与弹性卡扣进行卡接的时候,密封圈在引导面的作用下进行引导,从而通过形变进行固定,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还设置有与换向器本体抵触配合的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上设置也有供转向器本体安装的第二安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块的设置,提高了对换向器的保护,从而减少换向器对端盖的碰撞,同时第二安放槽的设置,配合第一安放槽的使用,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减少缓冲块的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固定筋,且所述缓冲块上设置有供固定筋插入固定的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筋的设置,配合缓冲块上的固定槽的使用,从而将缓冲块进行固定,以提高对整体的安装能力,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扣,所述基座的另一侧设置有供定位滑移卡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扣的设置,配合卡槽的使用,将相邻基座之间可以进行卡接固定,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使基座之间进行连接起来,使放置的地方,对基座不容易散开,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的设置,提高了对手部之间的摩擦,使工作人员对端盖进行启闭的时候,更加的稳定,减少了打滑的情况,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与原理地面的一侧还设置有卡接球,所述基座上靠近地面的一侧还设置有供卡接球卡接的球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球的设置,配合球槽的使用,使基座可以平稳的放置于地面上,而上端的基座也可以与下端的端盖进行卡接,从而进行叠放,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靠近卡扣的一侧还设置有标签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标签块的设置,对端盖上进行标注,标签块上可以通过标记不同的标记,从而对放置于基座内的物品进行标注,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供标签块安装的嵌槽,且所述嵌槽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接标签块的卡接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嵌槽的设置,供标签块进行安装,而卡接凸起的设置,则将标签块进行卡接,从而方便进行安装,提高了整体的装配效率,实用性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对换向器进行保护,同时减少灰尘与换向器接触;2.安装方便,徒手操作无须工具。附图说明图1是基座与端盖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基座与端盖的爆炸示意图一。图3是基座与端盖的爆炸示意图二。图4是基座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端盖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基座与端盖纵向叠加的示意图。图7是基座与端盖横向叠加的示意图。图中,1、换向器本体;2、基座;3、安装槽;4、海绵块;5、第一安放槽;6、端盖;7、密封圈;8、密封槽;9、弹性卡扣;10、卡块;11、定位柱;12、定位槽;13、引导面;14、缓冲块;15、第二安放槽;16、固定筋;17、固定槽;18、定位扣;19、卡槽;20、防滑纹路;21、卡接球;22、球槽;23、标签块;24、嵌槽;25、卡接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换向器,包括换向器本体1,换向器本体1设置于基座2与端盖6中,且基座2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路20。参照图2-5所示,基座2上设置有安装槽3,且安装槽3中设置有海绵块4,海绵块4与安装槽3抵触安装,同时海绵块4上设置有供换向器本体1安装的第一安放槽5。端盖6上一体设置有弹性卡扣9,弹性卡扣9设置有2个且呈对称设置,同时基座2上设置有与弹性卡扣9卡接的卡块10。端盖6上还一体设置有定位柱11,且定位柱11设置于端盖6的四个折角处,基座2上设置有供定位柱11插入卡接的定位槽12。端盖6上还通过环氧树脂黏合有密封圈7,密封圈7由橡胶制成,且基座2上设置有供密封圈7安装密封的密封槽8,同时密封槽8上还设置有引导面13,引导面13呈V形设置,从而用于提高与密封圈7之间的密封能力。端盖6上还一体设置有固定筋16,固定筋16与端盖6互相垂直设置,端盖6上还安装有缓冲块14,缓冲块14由海绵制成,且缓冲块14上设置有与固定筋16互相卡接的固定槽17,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环氧树脂进行黏合加固。同时,缓冲块14上还设置有供换向器本体1安放的第二安放槽15。端盖6上还设置有标签块23,标签块23可以粘贴不干胶,也可以直接进行刻写,端盖6上还设置有供标签块23安装的嵌槽24,同时嵌槽24中还设置有供标签块23进行卡接的卡接凸起25。参照图2、3、6、7所示,基座2上还设置有定位扣18,定位扣18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定位扣18与卡块10设置于不同一侧,基座2上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定位扣18互相配合的卡槽19。使用时,将基座2上的定位扣18与另一个基座2上的卡槽19进行互相插合进行装配。端盖6上还一体设置有卡接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器,包括换向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基座(2),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中放置有海绵块(4),所述海绵块(4)上设置有供换向器本体(1)安装的第一安放槽(5),且所述基座(2)上还枢接有端盖(6),所述端盖(6)上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供密封圈(7)安装的密封槽(8);/n所述端盖(6)上还设置有弹性卡扣(9),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供弹性卡扣(9)卡接的卡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器,包括换向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基座(2),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中放置有海绵块(4),所述海绵块(4)上设置有供换向器本体(1)安装的第一安放槽(5),且所述基座(2)上还枢接有端盖(6),所述端盖(6)上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供密封圈(7)安装的密封槽(8);
所述端盖(6)上还设置有弹性卡扣(9),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供弹性卡扣(9)卡接的卡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6)上还设置有定位柱(11),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供定位柱(11)插入定位的定位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8)上还设置有与密封圈(7)互相引导的引导面(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6)上还设置有与换向器本体(1)抵触配合的缓冲块(14),所述缓冲块(14)上设置也有供转向器本体安装的第二安放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干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