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板及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764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板及纸箱。纸板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手孔加强板、设有手孔的左侧手孔板和右侧手孔板;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于底板的两相对侧,左侧手孔板和右侧手孔板连接于底板的另两个相对侧;手孔加强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且两者之间设有穿孔;四个手孔加强板分别通过其第一加强板连接前侧板的两相对侧以及后侧板的两相对侧,且手孔加强板与左侧手孔板之间以及手孔加强板与右侧手孔板之间设有分隔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折叠所形成的板厚来增大手搬运纸箱时的受力面积,降低手提的不适感且不易撕裂;并通过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竖立,增加纸箱抗压时的受力面积,从而提高纸箱的抗压强度。

A kind of cardboard and cart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rdboard and a carton. The paperboard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front side plate, a rear side plate, a hand hole reinforcing plate, a left hand hole plate with a hand hole and a right hand hole plate; the front side plate and the rear side plate are connected to the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base plate, the left hand hole plate and the right hand hole plate are connected to the other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base plate; the hand hole reinforcing plate comprises a first reinforcing plate and a second reinforcing plate which are connected, and a ho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m; four hands The hole reinforcemen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front side plate and the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rear side plat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first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a separation ga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hand hole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the left hand hole plate, as well as between the hand hole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the right hand hol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the stress area when carrying the carton by hand through the plate thickness formed by the folding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reinforcing plates, reduces the discomfort of the portable and is not easy to tear; and increases the stress area when the carton is under compression through the erec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reinforcing plates,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the car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板及纸箱
本技术涉及产品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纸板及纸箱。
技术介绍
普通纸箱是一种常见的产品包装形式,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纸箱形式满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但对于一些重型物品,普通纸箱其堆码受到的压力非常大,如果强度不够,纸箱易变形,造成坍塌损坏产品。目前常用的纸箱是对口箱,这类纸箱上下两个开口,封口用胶带封,在搬运箱体的时候,由于箱体本身结构不牢固,极易出项箱底胶带开裂的情况,造成损失。在纸箱内装重型物品的时候,通常会在纸箱的两侧加装手孔位便于搬运,但是在单层纸板上开孔做手孔位,能够提起的重量有限,而且单层的纸板手的受力面积小,容易勒手,纸箱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的拖动或搬运,特别提重型物品的时候,会导致手孔位反复受力造成松垮或者直接撕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纸板及纸箱。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纸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手孔板、右侧手孔板和手孔加强板,所述左侧手孔板和右侧手孔板上设有手孔;所述前侧板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所述后侧板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二侧,所述底板的第一侧与所述底板的第二侧相对;所述左侧手孔板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三侧,所述右侧手孔板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第四侧,所述底板的第三侧与所述底板的第四侧相对;所述手孔加强板设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第二侧和所述前侧板的第三侧,所述前侧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前侧板的第三侧相对;另外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第二侧和所述后侧板的第三侧,所述后侧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后侧板的第三侧相对;所述手孔加强板与所述左侧手孔板之间设有分隔缝隙,所述手孔加强板与所述右侧手孔板之间设有分隔缝隙;每个所述手孔加强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穿孔;四个所述手孔加强板分别通过其第一加强板的第一侧连接所述前侧板的第二侧、所述前侧板的第三侧、所述后侧板的第二侧和所述后侧板的第三侧;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一侧相对。优选地,所述手孔加强板为一整体,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之间经折痕线区分。优选地,所述手孔加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加强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加强板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一侧相对。优选地,所述手孔加强板为一整体,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之间经折痕线区分。优选地,所述第三加强板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三加强板的第一侧相对,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二侧到所述穿孔边缘的最短距离;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一侧到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二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一侧到所述第一加强板的距离;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一侧到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二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到所述底板的第二侧的距离。优选地,本技术的纸板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左侧手孔板的第二侧,所述左侧手孔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左侧手孔板的第一侧相对;所述右侧板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右侧手孔板的第二侧,所述右侧手孔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右侧手孔板的第一侧相对;所述左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左侧手孔板的手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右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右侧手孔板的手孔相对应的通孔。优选地,所述左侧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左侧板的第一侧相对,所述左侧板的第二侧设有插板,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左侧板上的插板设有可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插孔;所述右侧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右侧板的第一侧相对,所述右侧板的第二侧设有插板,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右侧板上的插板设有可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插孔。优选地,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左侧手孔板、底板、右侧手孔板以及右侧板为一整体,所述左侧板、左侧手孔板、底板、右侧手孔板和右侧板之间经折痕线区分。优选地,本技术的纸板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第四侧,所述前侧板的第四侧与所述前侧板的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第四侧,所述后侧板的第四侧与所述后侧板的第一侧相对。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前侧板、底板、后侧板以及第二盖板为一整体,所述第一盖板、前侧板、底板、后侧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经折痕线区分。本技术还构造了一种纸箱,采用本技术所述的纸板围合而成,所述纸板中的底板成为所述纸箱的箱底,所述纸板中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手孔板、右侧手孔板分别成为所述纸箱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纸板的其中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与所述第三侧面叠合,且所述左侧手孔板上的手孔与所述手孔加强板上的穿孔叠合;所述纸板的另外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与所述第四侧面叠合,且所述右侧手孔板上的手孔与所述手孔加强板上的穿孔叠合。优选地,所述纸板中的第一盖板成为所述纸箱的第一箱盖,所述纸板中的第二盖板成为所述纸箱的第二箱盖;所述纸板中的左侧板成为所述纸箱的第五侧面,所述第五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叠合,与所述第三侧面叠合的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之间,且所述左侧手孔板上的手孔、所述手孔加强板上的穿孔和所述左侧板上的通孔叠合;所述纸板中的右侧板成为所述纸箱的第六侧面,所述第六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叠合,与所述第四侧面叠合的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位于所述第四侧面和第六侧面之间,且所述右侧手孔板上的手孔、所述手孔加强板上的穿孔和所述右侧板上的通孔叠合。优选地,所述左侧板上的插板插在所述底板上对应的插孔中;所述右侧板上的插板插在所述底板上对应的插孔中。实施本技术的纸板及纸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纸板围合成纸箱,通过手孔加强板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折叠所形成的板厚形成了较宽的提手位置来增大手搬运纸箱时的受力面积,降低手提的不适感,且不易撕裂,并通过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竖立,增加纸箱抗压时的受力面积,从而提高纸箱的抗压强度,达到提升搬运强度和用户体验的目的;并且纸板的底板是一体的,能够装重型物品,纸箱不会存在箱底开胶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纸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纸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纸箱将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纸箱将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右侧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纸箱中的挡板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A、前侧板B1、后侧板B2、左侧手孔板C1、右侧手孔板C2和手孔加强板D,所述左侧手孔板C1和右侧手孔板C2上设有手孔(7);/n所述前侧板B1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A的第一侧,所述后侧板B2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A的第二侧,所述底板A的第一侧与所述底板A的第二侧相对;所述左侧手孔板C1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A的第三侧,所述右侧手孔板C2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A的第四侧,所述底板A的第三侧与所述底板A的第四侧相对;/n所述手孔加强板D设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D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侧板B1的第二侧和所述前侧板B1的第三侧,所述前侧板B1的第二侧与所述前侧板B1的第三侧相对;另外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D分别连接于所述后侧板B2的第二侧和所述后侧板B2的第三侧,所述后侧板B2的第二侧与所述后侧板B2的第三侧相对;所述手孔加强板D与所述左侧手孔板C1之间设有分隔缝隙,所述手孔加强板D与所述右侧手孔板C2之间设有分隔缝隙;/n每个所述手孔加强板D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D1和第二加强板D2,所述第一加强板D1和第二加强板D2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穿孔(13);四个所述手孔加强板D分别通过其第一加强板D1的第一侧连接所述前侧板B1的第二侧、所述前侧板B1的第三侧、所述后侧板B2的第二侧和所述后侧板B2的第三侧;所述第二加强板D2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第一侧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A、前侧板B1、后侧板B2、左侧手孔板C1、右侧手孔板C2和手孔加强板D,所述左侧手孔板C1和右侧手孔板C2上设有手孔(7);
所述前侧板B1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A的第一侧,所述后侧板B2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A的第二侧,所述底板A的第一侧与所述底板A的第二侧相对;所述左侧手孔板C1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A的第三侧,所述右侧手孔板C2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A的第四侧,所述底板A的第三侧与所述底板A的第四侧相对;
所述手孔加强板D设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D分别连接于所述前侧板B1的第二侧和所述前侧板B1的第三侧,所述前侧板B1的第二侧与所述前侧板B1的第三侧相对;另外两个所述手孔加强板D分别连接于所述后侧板B2的第二侧和所述后侧板B2的第三侧,所述后侧板B2的第二侧与所述后侧板B2的第三侧相对;所述手孔加强板D与所述左侧手孔板C1之间设有分隔缝隙,所述手孔加强板D与所述右侧手孔板C2之间设有分隔缝隙;
每个所述手孔加强板D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加强板D1和第二加强板D2,所述第一加强板D1和第二加强板D2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穿孔(13);四个所述手孔加强板D分别通过其第一加强板D1的第一侧连接所述前侧板B1的第二侧、所述前侧板B1的第三侧、所述后侧板B2的第二侧和所述后侧板B2的第三侧;所述第二加强板D2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第一侧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孔加强板D为一整体,所述第一加强板D1与所述第二加强板D2之间经折痕线区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孔加强板D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加强板D3,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加强板D3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加强板D2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加强板D2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加强板D2的第一侧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孔加强板D为一整体,所述第一加强板D1、第二加强板D2和第三加强板D3之间经折痕线区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板D3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三加强板D3的第一侧相对,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加强板D2的第二侧到所述穿孔(13)边缘的最短距离;
所述第二加强板D2的第一侧到所述第二加强板D2的第二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第一侧到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距离;
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第一侧到所述第一加强板D1的第二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底板A的第一侧到所述底板A的第二侧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板还包括左侧板E1和右侧板E2,所述左侧板E1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左侧手孔板C1的第二侧,所述左侧手孔板C1的第二侧与所述左侧手孔板C1的第一侧相对;所述右侧板E2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右侧手孔板C2的第二侧,所述右侧手孔板C2的第二侧与所述右侧手孔板C2的第一侧相对;
所述左侧板E1上设有与所述左侧手孔板C1的手孔(7)相对应的通孔(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铃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