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95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阀,阀体的上部设有液体进口,运动阀套与阀体滑动配合并在其间设有弹性抵压件,运动阀套的下部设有液体出口;阀体上固设有回流管,该回流管的一端从运动阀套穿过后伸出液体出口,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在运动阀套与回流管上设有相配合的密封面,在灌装阀导通时,液体进口与液体出口之间形成液体通道;在该液体通道上设有回流通道,该回流通道包括依次贯通的进流口、至少一个下弯折道、出流口,进流口、出流口的最低点高于下弯折道的最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灌装阀设置了回流通道代替原有的稳流片,灌装精度高,通道大,灌装速度快,并可用于带果肉物料的灌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装阀
技术介绍
在饮料生产、液体药品等生产企业,均需用到灌装阀,需将液体向瓶体灌装,现常见的 灌装阔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阀体1的上部设有液体进口 2,运动阀套3与阀体1滑动配合并在其间设有弹性抵压件4 (即螺旋弹簧),运动阀套3的下部设有液体出口 5;阀体1上固 设有回流管6,该回流管6的一端从运动阀套3穿过后伸出液体出口 5,该回流管6的另一端 与外界相通;在运动阀套3与回流管6上设有相配合的密封面,在正常状态下,弹性抵压件 4将运动阀套3抵压而使其与回流管6上的密封面接触密封,当瓶体置于流体出口 5处并将 运动阀套3抵压而克服弹性抵压件4的弹力后,运动阀套3会向上运动,运动阀套3与回流 管6上的接触密封面相互分离而使流体进口 2与液体出口 5导通,液体从缸体14流出并对瓶 体进行灌装,当瓶体的液面高度达到回流管6下端位置时,由于压力作用,多余的液体会经 回流管6流出,此时若没有关闭灌装阀,液体会经回流管6流动直至与缸体14液面平齐,此 时,瓶体内液面的高度仍为标准高度;若此时灌装阀仍处于打开状态,瓶体内的空气会经阀 体1进入到缸体14中,同时缸体14内的液体会经陶体1流入到瓶体内,使瓶体的液面高度 发生变化。为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在运动阀套3内设有稳流片16,稳流片16上设有小孔17,在灌装液体时,液体从液体进口2进入,流经该小孔17后向瓶体灌装,灌装完成后 过一段时间,多余的液体会向回流管6流动直至达到压力平衡,此时,若灌装阔仍处于打开 状态,由于水的张力作用,空气无法顺利的进入到缸体14,缸体14内的液体也无法方便的 流入瓶体,在液体灌装时,灌装液位的精度得到提高,但该结构仍存在如下缺陷1、 稳流板16上的小孔17直径小,罐至液位达到要求时,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稳流板 16上方的液体无法方便的经小孔17流入瓶体内,瓶体上方的空气无法方便的经小孔17流向 缸体14,但并没有完全的避免液体与空气的流动,若停留时间稍长,缸体14的液体会缓慢 的流入到瓶体内,与此同时,瓶体上方的空气也会缓慢进入到缸体14,而使瓶体内灌装液体 的液面发生变化,灌装量不精确;2、 在灌装完成之后,若灌装阀处于打开状态时间过长,会将整个瓶体灌满,罐装定量不 准确而影响封盖的质量;3、 也由于小孔的设计,限制了较大颗粒物的流动,如无法用于带果肉物料的灌装;4、 在灌装时,由于液体需流经小孔,使灌装的速度受到影响,灌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装阀,该灌装阀灌装精确度高、灌装效率高,且可用 于带果肉的物料罐装。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灌装阀,阀体的上部设有液体进口,运动阀套与阀体滑动配合并在其间设有弹性抵 压件,运动阀套的下部设有液体出口;阀体上固设有回流管,该回流管的一端从运动阔套穿过后伸出液体出口,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在运动阀套与回流管上设有相配合的密 封面,在灌装阀导通时,液体进口与液体出口之间形成液体通道;在该液体通道上设有回流 通道,该回流通道包括依次贯通的进流口、至少一个下弯折道、出流口,进流口、出流口的 最低点高于下弯折道的最高点。本技术中,在灌装时,瓶体抵压在运动阀套上,并使运动阀套克服弹性抵压件的抵 压作用而相对于阀体滑动,将灌装阀打开进行灌装,当瓶体内的液体达到标准液面(即回流 管下端高度)时,多余的液体会经回流管流出,瓶体内液面保持一个稳定的高度,此时,若 灌装阀仍处于打开状态,空气会停留在回流通道的出流口处,液体会停留在回流通道的下弯 折道内,阀体内的液体、空气无法相互串流,即使灌装阀打开很长时间,缸体内的液体也不 会进入到瓶体内;由此可见,本技术所述灌装阀的灌装精度高,并且由于取消了稳流片, 灌装阀上的流道大,可用于带果肉物料的灌装;本技术所述回流通道类似于一个"U"形 的流道,其左侧端口为进流口,右侧端口为出口,进流口、出流口之间为下弯折道当然, 回流通道的形状并不限于"U"形,如还可采用"V"形或其它形状,本技术中,下弯折 道的个数也不限于一个。本技术的进一步结构是所述回流管外设有伞形密封台,该密封台的上表面为所述密封面;在该伞形密封台位置, 所述运动阀套向下其内径逐渐增大,而形成与伞形密封台配合的伞形内密封面。所述伞形密封台最大直径处向下延伸而形成回流体,所述运动阀套的伞形密封面向下延 伸,绕过回流体后再向上延伸至回流体的内侧,该向上延伸部分形成溢流体,溢流体的最高 点高于回流体的最低点。在灌装时,液体经伞形密封面,绕过回流体后再向上流动,当液面高度高于溢流体后,从溢流体向瓶体流动。本技术中,在运动阀套下端设有密封圈,运动阀套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即运动阀套 上端与所述阀体滑动配合,下端设有所述液体出口及溢流体),运动阀套与阀体之间相对滑动 位置设有密封胶圈及导向套,此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综上,本技术的优点是-1、 液体灌装完成后,灌装阀长时间的打开均不影响液体灌装的精度;2、 由于取消了原设计中的稳流板(即其上的小孔),灌装时液体的流道大,灌装速度高3、 该灌装阀可同时用于带果肉物料的灌装。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灌装阀与缸体的安装结构图; 图2是灌装阀在液体灌装前的状态图; 图3是灌装阀在液体灌装时的状态图4是灌装阀在液体灌装完成后,仍处于打开时的状态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液体进口, 3、运动阀套,4、弹性抵压件,5、液体出口, 6、回流管,7、 回流通道,8、进流口, 9、出流口, 10、下弯折道,11、伞形密封台,12、回流体,13、溢 流体,14、缸体,15、瓶体,16、稳流片,17、小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5所示, 一种灌装阀,阀体1的上部设有液体进口 2,运动阀套3与阔体1滑 动配合并在其间设有弹性抵压件4 (即弹簧),运动阀套3的下部设有液体出口5;阀体l上 固设有回流管6,该回流管6的一端从运动阀套3穿过后伸出液体出口 5,该回流管6的另一 端与外界相通;在运动阀套3与回流管6上设有相配合的密封面,在灌装阀导通时,液体进 口 2与液体出口 5之间形成液体通道;在该液体通道上设有回流通道7 (如图2中,小三角 阴影线所示区域,该小三角阴影线仅为表示回流通道7所用,并无其它含义),该回流通道7 包括依次贯通的进流口 8、 一个下弯折道10、出流口 9,进流口 8、出流口 9的最低点高于下 弯折道10的最高点。其中,回流管6外设有伞形密封台11,该密封台的上表面为密封面;在该伞形密封台ll 位置,运动阀套3向下其内径逐渐增大,而形成与伞形密封台11配合的伞形内密封面;伞形 密封台11最大直径处向下延伸而形成回流体12,运动阀套3的伞形密封面向下延伸,绕过 回流体12后再向上延伸至回流体12的内侧,该向上延伸部分形成溢流体13,溢流体13的 最高点高于回流体12的最低点。图2所示为灌装前的状态此时,弹性抵压件4将运动阀套3抵压而使其与回流管6上 的密封面接触密封;图3所示为液体灌装时的状态当瓶体15置于流体出口 5处并将运动阀套3抵压而克服 弹性抵压件4的弹力后,运动阀套3会向上运动,运动阀套3与回流管6上的接触密封面相 互分离而使流体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阀,阀体的上部设有液体进口,运动阀套与阀体滑动配合并在其间设有弹性抵压件,运动阀套的下部设有液体出口;阀体上固设有回流管,该回流管的一端从运动阀套穿过后伸出液体出口,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在运动阀套与回流管上设有相配合的密封面,在灌装阀导通时,液体进口与液体出口之间形成液体通道;其特征在于,在该液体通道上设有回流通道,该回流通道包括依次贯通的进流口、至少一个下弯折道、出流口,进流口、出流口的最低点高于下弯折道的最高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