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642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其包括网关、存储器、同步信号电路、若干个控制器和若干个驱动模块;存储器和若干个控制器分别与网关相连接;同步信号电路的输出端与每个控制器相连接;驱动模块与控制器一一对应连接;每个驱动模块均与一个灯串相连接。本系统通过网关可以与无线设备进行通讯,可通过无线设备下发、修改规则数据,完成控制器的在线升级与实时播放内容的确定。同时本系统采用U盘等便携的存储器,其可存储大量规则,可满足大场景下光立方的应用,并实现级联使用。

An optical cub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ptical cub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hich includes a gateway, a memory, a synchronous signal circuit, several controllers and several driving modules; the memory and several controller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gateway; the output end of the synchronous signal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each controller; the driving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one by one; each driving module The blocks are connected to a lamp string. The system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wireless device through the gateway, and can send and modify the rule data through the wireless device to complete the online upgrade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al-time broadcast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uses portable memory such as U disk, which can store a large number of rules, and can meet the application of light cube in large scenes, and realize cascad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立方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光立方由若干个二极管led灯以立方体形式搭建,4*4*4、8*8*8、16*16*16甚至更多,又由单片机、锁存器、译码器等电器元件驱动,形成立体动画效果。现有技术中用于产生控制信号的MCU通过只服务于属于该光立方的led灯,因此其IO接口和存储空间有限,在酒店、城市地标等场景中需要的光立方发光二极管数量较多对规格要求数量较大时,只能采用多个光立方来进行展示,但现有的光立方之间没有能通讯的接口来使光立方之间进行级联,难以保证多个光立方之间的协调。且现有光立方MCU的升级必须取下设备用烧写器重新烧写,会带来很大的升级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光立方不能级联使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其包括网关、存储器、同步信号电路、若干个控制器和若干个驱动模块;存储器和若干个控制器分别与网关相连接;同步信号电路的输出端与每个控制器相连接;驱动模块与控制器一一对应连接;每个驱动模块均与一个灯串相连接。进一步地,网关包括相互连接的WiFiSOC控制电路和MacBee电路。进一步地,WiFiSOC控制电路包括型号为MT7628NN的芯片U66;MacBee电路包括型号为RFX2401C的芯片U35和型号为GLX2416R1的芯片U36;芯片U36的引脚1与芯片U66的引脚26相连接;芯片U36的引脚2与芯片U66的引脚39相连接;芯片U36的引脚3与芯片U66的引脚41相连接;芯片U36的引脚4与芯片U66的引脚43相连接;芯片U36的引脚5与芯片U66的引脚44相连接;芯片U36的引脚6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6和芯片U66的引脚27;芯片U36的引脚7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9、接地电容C148和射频电源;芯片U36的引脚9分别连接电阻R491的一端、晶振Y1的引脚1和电容C150的一端;电容C1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晶振Y1的引脚2、晶振Y1的引脚4、电容C151的一端并接地;电容C15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晶振Y1的引脚3、电阻R491的另一端和芯片U36的引脚10;芯片U36的引脚1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7和电感L3的一端;芯片U36的引脚13分别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芯片U36的引脚14分别连接电容C138的一端和电容C135的一端并接地;电容C13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36的引脚15、电容C13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32、芯片U36的引脚18和射频电源;芯片U36的引脚19分别连接电容C136的一端和电容C137的一端,电容C136的另一端与电容C137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40与芯片U35的引脚4相连接;芯片U35的引脚5与芯片U66的引脚24相连接;芯片U35的引脚6通过电阻R487与射频电源相连接;芯片U35的引脚10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3和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4和天线;芯片U35的引脚14分别连接芯片U35的引脚16、电容C134的一端、电容C133的一端、电容C131的一端和射频电源;电容C13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33的另一端、电容C134的另一端、芯片U35的引脚17和芯片U35的引脚15。进一步地,每个控制器均包括型号为STM32F103RCT6的芯片U1;芯片U1的引脚1与3.3V电源相连接;芯片U1的引脚2分别与电阻R263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64;电阻R263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1的引脚3分别连接电阻R265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66;电阻R265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1的引脚5分别连接电阻R270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73;电阻R270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1的引脚7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3和电阻R266的一端;电阻R66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接;芯片U1的引脚8、引脚9、引脚10和引脚11分别通过电阻R276、电阻R268、电阻R271和电阻R278接地;芯片U1的引脚13与3.3V电源相连接;芯片U1的引脚20分别与电阻R284的一端和型号为W25Q128FVSI的芯片U3的引脚1相连接;电阻R284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1的引脚21与芯片U3的引脚6相连接;芯片U1的引脚22与芯片U3的引脚2相连接;芯片U1的引脚23与芯片U3的引脚5相连接;芯片U1的引脚32连接3.3V电源;芯片U1的引脚49和引脚46分别与连接器的两个引脚相连接;芯片U1的引脚26、引脚27、引脚28、引脚55、引脚56、引脚57、引脚58、引脚59、引脚61、引脚89、引脚29、引脚30、引脚33、引脚34、引脚35和引脚36分别作为一个输出端与一个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每个控制器中芯片U1的USART1_RX引脚相连后通过电阻R477与芯片U66的引脚38相连接;每个控制器中芯片U1的USART1_TX引脚相连后通过电阻R476与芯片U66的引脚37相连接;芯片U3的引脚3通过电阻R283分别连接3.3V电源、接地电容C15和芯片U3的引脚8;芯片U3的引脚4接地;芯片U3的引脚7通过电阻R285与3.3V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信号同步电路包括电阻R551,电阻R551的一端作为信号同步电路的一个输入端;电阻R55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52连接二极管D267的正极;二极管D267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85的一端和四端光电耦合器U46的引脚1;四端光电耦合器U46的引脚2连接电容C185的另一端并作为信号同步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四端光电耦合器U46的引脚4连接3.3V电源;四端光电耦合器U46的引脚3分别连接电阻R553的一端和电容C186的一端并与每个控制器的芯片U1的引脚14相连接;电阻R553的另一端与电容C186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进一步地,每个驱动模块均包括4个相同的驱动子电路和16个连接器;同一驱动模块中每个连接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芯片U1的一个输出端相连接;每个驱动子电路均包括型号为XL2596T-ADJE的芯片U2;芯片U2的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有极性电容C6的正极和24V电源;芯片U2的引脚5分别连接有极性电容C6的负极、电容C5的另一端、芯片U2的引脚6、芯片U2的引脚3、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有极性电容C8的负极和电容C7的一端并接地;芯片U2的引脚2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感L4的一端;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极性电容C8的正极、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18的一端并作为5V电源输出端;芯片U2的引脚4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和接地电阻R4;每个驱动子电路的5V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4个连接器的电源输入端;每个连接器的电源输出端、控制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通过总线与一个灯串相连接。进一步地,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关、存储器、同步信号电路、若干个控制器和若干个驱动模块;所述存储器和若干个控制器分别与网关相连接;所述同步信号电路的输出端与每个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控制器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模块均与一个灯串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关、存储器、同步信号电路、若干个控制器和若干个驱动模块;所述存储器和若干个控制器分别与网关相连接;所述同步信号电路的输出端与每个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控制器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模块均与一个灯串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包括相互连接的WiFiSOC控制电路和MacBee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SOC控制电路包括型号为MT7628NN的芯片U66;所述MacBee电路包括型号为RFX2401C的芯片U35和型号为GLX2416R1的芯片U36;所述芯片U36的引脚1与芯片U66的引脚26相连接;所述芯片U36的引脚2与芯片U66的引脚39相连接;所述芯片U36的引脚3与芯片U66的引脚41相连接;所述芯片U36的引脚4与芯片U66的引脚43相连接;所述芯片U36的引脚5与芯片U66的引脚44相连接;所述芯片U36的引脚6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6和芯片U66的引脚27;所述芯片U36的引脚7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9、接地电容C148和射频电源;所述芯片U36的引脚9分别连接电阻R491的一端、晶振Y1的引脚1和电容C150的一端;所述电容C1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晶振Y1的引脚2、晶振Y1的引脚4、电容C151的一端并接地;所述电容C15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晶振Y1的引脚3、电阻R491的另一端和芯片U36的引脚10;
所述芯片U36的引脚1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7和电感L3的一端;所述芯片U36的引脚13分别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所述芯片U36的引脚14分别连接电容C138的一端和电容C135的一端并接地;所述电容C13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36的引脚15、电容C13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32、芯片U36的引脚18和射频电源;所述芯片U36的引脚19分别连接电容C136的一端和电容C137的一端,所述电容C136的另一端与电容C137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
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40与芯片U35的引脚4相连接;所述芯片U35的引脚5与芯片U66的引脚24相连接;所述芯片U35的引脚6通过电阻R487与射频电源相连接;所述芯片U35的引脚10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3和电感L2的一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44和天线;所述芯片U35的引脚14分别连接芯片U35的引脚16、电容C134的一端、电容C133的一端、电容C131的一端和射频电源;所述电容C13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33的另一端、电容C134的另一端、芯片U35的引脚17和芯片U35的引脚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立方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控制器均包括型号为STM32F103RCT6的芯片U1;所述芯片U1的引脚1与3.3V电源相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分别与电阻R263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64;所述电阻R263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芯片U1的引脚3分别连接电阻R265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66;所述电阻R265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芯片U1的引脚5分别连接电阻R270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73;所述电阻R270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芯片U1的引脚7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3和电阻R266的一端;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相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8、引脚9、引脚10和引脚11分别通过电阻R276、电阻R268、电阻R271和电阻R278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从涛唐兴建蔡先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河风云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