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615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其具有:输入部,其被设置在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上,且基于乘员的手所实施的输入而进行工作,并且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输出;电动致动器,其基于所述输入信号而被驱动,从而能够解除由门闩实现的所述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操作部,其被设置于所述输入部的周缘部,且与所述门闩机械性地连接,并且能够通过被所述乘员的手操作而解除所述上锁状态。

Release device of vehicle door latch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lease device of the door latch for vehicle, which has an input unit,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part inside the carriage of the door for vehicle, and works based on the input implemented by the hand of the passenger, and can output the input signal; an electric actuator, which is driven based on the input signal, can release the door for vehicle realized by the door latch The operation unit is arranged at the peripheral part of the input unit and mechan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door latch, and can release the locking state by the operation of the passenger's h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14-1576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与车辆用门的门闩解除装置相关的技术。在该车辆用门的门闩解除装置中,在车辆用门上以能够围绕车门的厚度方向进行转动的方式而安装有内侧把手。在该内侧把手上设置有推压按钮,当该推压按钮被乘员进行正常操作时,电动致动器进行动作,从而使门闩所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被解除。另一方面,在电动致动器因电池耗尽等而处于动作不良的状态下,通过以大于正常操作的行程而按下推压按钮的非常操作,从而机械性地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然而,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无论电动致动器的工作状态如何,乘员均会在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时对推压按钮进行操作。而且认为,即使在电动致动器为能够工作的状态下,乘员也会实施以超过所需的方式而对推压按钮进行按压的操作、即非常操作。就这点而言,在日本特开2014-15764号公报的技术中,于内侧把手上设置有限制解除用操作部件,在限制解除用操作部件的非操作状态下,推压按钮的非常操作被限制。另一方面,在限制解除用操作部件被乘员操作的状态下,允许推压按钮的非常操作。但是,在日本特开2014-15764号公报的技术中,在电动致动器的非工作状态下,为了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乘员需要同时对推压按钮以及限制解除用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因此认为,在电动致动器的非工作状态下,使乘员在感觉上认识到为了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而必需的操作是较为困难的。也就是说,上述日本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在先技术在以下的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即,能够将在电动致动器的非工作状态下为了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而必需的操作简化,并且使乘员在感觉上认识到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上述事实,提供一种能够将在电动致动器的非工作状态下为了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而必需的操作简化,并且使乘员在感觉上认识到该操作的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为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具有:输入部,其被设置于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上,并且能够基于乘员的手所实施的输入而进行工作并将输入信号输出;电动致动器,其基于所述输入信号而被驱动,并且能够解除由门闩实现的所述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操作部,其被设置于所述输入部的周缘部,且与所述门闩机械性地连接,并且能够通过被所述乘员的手操作而解除所述上锁状态。根据本方式,在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设置有输入部,当对该输入部实施由乘员的手进行的输入时,输入部基于该输入而进行工作从而将输入信号输出。而且,电动致动器基于从输入部输出的输入信号而被驱动,从而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然而,在电动致动器因电池耗尽等而出现工作不良的状态下,需要一种不使用电力来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的方法。另外,优选为,能够使乘员在感觉上认识到为了解除由门闩实现的上锁状态而必需的操作。在此,在本方式中,具备与门闩机械性地连接的操作部,该操作部能够通过被乘员的手操作而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因此,即使在电动致动器处于工作不良的状态下,乘员也能够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而且,操作部被设置于输入部的周缘部,乘员容易认识出操作部是与输入部同样为了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而使用的部件。如此,在本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中,能够将在电动致动器的非工作状态下为了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所必需的操作简化,并使乘员在感觉上认识到该操作。在本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输入部能够通过被所述乘员的手按压而进行工作,所述操作部能够通过所述输入部在被所述乘员的手按压的方向的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而进行操作。根据上述结构,输入部通过被乘员的手按压而进行动作,操作部通过该输入部在被乘员的手按压的方向的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而被操作。因此,能够在输入部以及操作部中将乘员的手的输入方向设定为相同的方向。这样,在上述结构中,乘员能够容易地认识到操作部的操作方法。在本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具有框状的框体部,所述框状的框体部被设置于所述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上,在从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状态下的所述乘员来看时,所述输入部以及所述操作部被收纳于所述框体部的内侧。根据上述结构,在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设置有框状的框体部。而且,在从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状态下的乘员来看时,在框体部的内侧收纳有输入部以及操作部。因此,乘员容易认识到操作部的存在,并且,容易认识到操作部是具有与输入部相同的功能的部件。如此,在上述结构中,能够使乘员容易地认识到在电动致动器处于工作不良的状态下为了解除由门闩实现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而进行操作的部位。在本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具有肘靠,所述肘靠被设置于所述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并且具备拉手部,所述输入部以及所述操作部被配置于所述拉手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部上。根据上述结构,在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设置有具备拉手部的肘靠。而且,在拉手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部配置有输入部以及操作部。因此,乘员能够在把持了拉手部的状态下实施输入部的输入或操作部的操作。如此,在上述结构中,乘员能够平顺地实施从由门闩实施的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的解除操作到车辆用门的展开。在本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拉手部上设置有凹部,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观察时,所述凹部位于框体部的内侧,并且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根据上述结构,在拉手部上设置有凹部,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观察时,该凹部位于框体部的内侧,并且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因此,能够确保可供乘员的手指伸入到拉手部的设置有操作部的部分处的空间,其结果为,乘员能够通过将手指钩挂在操作部上从而对该操作部进行操作。这样,在上述结构中,乘员能够在把持了拉手部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操作部的操作。在本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观察时,所述操作部被设为框状,并且该操作部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以能够围绕车辆上下方向进行转动的方式而被所述拉手部支承,所述操作部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以相对于所述框体部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根据上述结构,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观察时,操作部被设为框状,并且,该操作部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以能够围绕车辆上下方向进行转动的方式而被拉手部支承。另一方面,操作部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以相对于框体部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因此,乘员能够在对拉手部进行把持的同时,以将手指伸入至框体部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与操作部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之间的状态而使操作部围绕车辆上下方向进行转动。这样,在上述结构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部的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门闩解除装置的内侧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具有:/n输入部,其被设置在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上,且基于乘员的手所实施的输入而进行工作并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输出;/n电动致动器,其基于所述输入信号而被驱动,并且能够解除由门闩实现的所述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n操作部,其被设置于所述输入部的周缘部,且与所述门闩机械性地连接,并能够通过被所述乘员的手操作而解除所述上锁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8 JP 2018-0897261.一种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具有:
输入部,其被设置在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上,且基于乘员的手所实施的输入而进行工作并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输出;
电动致动器,其基于所述输入信号而被驱动,并且能够解除由门闩实现的所述车辆用门的上锁状态;
操作部,其被设置于所述输入部的周缘部,且与所述门闩机械性地连接,并能够通过被所述乘员的手操作而解除所述上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部能够通过被所述乘员的手按压而进行工作,
所述操作部能够通过在所述输入部被所述乘员的手按压的方向的力的作用下转动而进行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门闩的解除装置,其中,
还具有框状的框体部,所述框体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的部分上,
在从落座于车辆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和纪清水辰弥奥村忠夫稻垣典世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