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31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电磁铁、上隔板、驱动球、下隔板、导电球和弹性件,弹性件和驱动球的配合,可以驱动导电球在导电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同时,电磁铁可以在需要复位时,吸引驱动球复位到驱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断路器,安装简单、能够感知多方向的撞击并且能够复位通电。

A circuit break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ircuit break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electromagnet, an upper baffle plate, a driving ball, a lower baffle plate, a conductive ball and an elastic part. The cooperation of the elastic part and the driving ball can drive the conductive ball to switch between the conductive position and the disconnected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ctromagnet can attract the driving ball to reset to the driving position when it needs to reset. The circuit break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installation, multi-directional impact perception and power on re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的今天,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要求变的越来越高;除了动力电池本身的安全以外,对动力电池所在系统的管理,也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时,若在动力电池本身已经出现问题后,比如出现短路、发热等情况,虽然能够对危险系数进行控制,但是往往一些极端情况下还是无法避免燃烧、爆炸等情况的发生。然而,发生碰撞的时,在动力电池本身没有发生短路、发热前,就将动力电池所在回路断开,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机械式安全气囊传感器由传感器球、触发轴、点火销、推臂组件、偏置弹簧和撞针弹簧等组成,可以用来感知碰撞信号。上述方案,可靠性差,容易误动作;并且,传感器只能感知单一方向的撞击,而且无法进行复位和重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能够感知多方向撞击同时能够复位通电的断路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用于容纳电磁铁、上隔板、驱动球、下隔板、导电球、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弹性件;电磁铁,用于当驱动球脱离驱动位置时,接通电源,通过吸力将驱动球复位到驱动位置;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配合,将驱动球限位在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驱动球,位于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可在驱动位置和非驱动位置之间切换;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上形成有驱动位置和位于驱动位置周边的非驱动位置;导电球,所述导电球可在导电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呈压缩状并向所述导电球施加一个使其脱离导电位置的弹力;所述驱动球位于驱动位置时,所述驱动球向所述导电球施加压力并与所述弹性件配合,驱动所述导电球维持在导电位置,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通过所述导电球电连接;所述驱动球位于非驱动位置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导电球脱离导电位置,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断开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安装简单、方便;机械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同时,驱动球放置在下隔板上,受到撞击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脱出驱动位置,实现对多角度撞击的感知;另外,通过设置电磁铁,驱动球脱出驱动位置后,危险一旦接触,可以通过电磁铁将驱动球复位到驱动位置。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上隔板、驱动球、下隔板、导电球和弹性件在所述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位置为形成在所述下隔板上的通孔。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围成有圆形通孔,所述导电球位于导电位置时,导电球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弹性件配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球包括导电区和位于导电区两侧的绝缘区,所述导电球位于导电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所述导电区接触并通过所述导电区电连接。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安装吊耳。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盖,所述下壳体上端开口,所述上盖用于密封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开口。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上隔板、驱动球和下隔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上盖内部,所述导电球、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弹性件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导电球位于所述弹性件的上方。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上方与所述导电球固定连接。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滑道,所述驱动球可沿所述滑道运动以脱离驱动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断路器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断路器的整体组成截面图。图3为导电球的安装状态立体图。图4为导电球安装状态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0;上盖11;下壳体12;电磁铁20;上隔板30;驱动球40;下隔板50;导电球60;导电区61;绝缘区62;第一导电片70;第二导电片80;弹性件90;吊耳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用于容纳电磁铁20、上隔板30、驱动球40、下隔板50、导电球60、第一导电片70、第二导电片80和弹性件90;即,所有上述零部件均容纳在壳体10内部,并一般形成密封空间。电磁铁20用于当驱动球40脱离驱动位置时,接通电源,通过吸力将驱动球40复位到驱动位置。在本公开中,一般情况下,比如新能源汽车正常使用过程中,外力不至于使得驱动球40脱离驱动位置,驱动球40能够保证第一导电片70和第二导电片80之间的导通并保持导通状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说发生碰撞的时候,因为受到突然的外力作用,驱动球40在碰撞过程中会脱离驱动位置,此时,第一导电片70和第二导电片80之间断开电连接,以实现保护动力电池使用安全的目的。一些实施例中,上隔板30和下隔板50配合使用,将驱动球40限位在上隔板30与下隔板50之间;如图2所示,这里提到的限位,并不是将驱动球40位置完全固定,而是让驱动球40沿着一定的平面或者路径运动。比如说,在如图2中,下隔板50为平板,若驱动球40脱离驱动位置,可以在上隔板30和下隔板50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移动位置,不至于飞出到其他位置。而驱动球40则位于上隔板30和下隔板50之间,并且可以在驱动位置和非驱动位置之间切换。如图2所示,驱动球40位于驱动位置时,可以对导电球60施加向下的压力,将导电球60维持在导电位置;如此,第一导电片70和第二导电片80通过导电球60导通。而当驱动球40脱离驱动位置时,即位于非驱动位置时,导电球60脱离导电位置,第一导电片70和第二导电片80断开电连接。下隔板50上形成有驱动位置和位于驱动位置周边的非驱动位置,未受到碰撞时,驱动球40位于驱动位置;当受到碰撞时,驱动球40脱离驱动位置而移动到其周边的非驱动位置。与驱动球40的驱动位置和非驱动位置对应,导电球60也可以在导电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用于容纳电磁铁、上隔板、驱动球、下隔板、导电球、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弹性件;电磁铁,用于当驱动球脱离驱动位置时,接通电源,通过吸力将驱动球复位到驱动位置;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配合,将驱动球限位在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驱动球,位于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可在驱动位置和非驱动位置之间切换;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上形成有驱动位置和位于驱动位置周边的非驱动位置;导电球,所述导电球可在导电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呈压缩状并向所述导电球施加一个使其脱离导电位置的弹力;所述驱动球位于驱动位置时,所述驱动球向所述导电球施加压力并与所述弹性件配合,驱动所述导电球维持在导电位置,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通过所述导电球电连接;所述驱动球位于非驱动位置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导电球脱离导电位置,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断开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用于容纳电磁铁、上隔板、驱动球、下隔板、导电球、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弹性件;电磁铁,用于当驱动球脱离驱动位置时,接通电源,通过吸力将驱动球复位到驱动位置;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配合,将驱动球限位在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驱动球,位于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可在驱动位置和非驱动位置之间切换;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上形成有驱动位置和位于驱动位置周边的非驱动位置;导电球,所述导电球可在导电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呈压缩状并向所述导电球施加一个使其脱离导电位置的弹力;所述驱动球位于驱动位置时,所述驱动球向所述导电球施加压力并与所述弹性件配合,驱动所述导电球维持在导电位置,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通过所述导电球电连接;所述驱动球位于非驱动位置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导电球脱离导电位置,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断开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上隔板、驱动球、下隔板、导电球和弹性件在所述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位置为形成在所述下隔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欣许鹏李文龙周燕飞张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