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514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包括静载平台、设于静载平台上的配重块组以及设于静载平台底部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静载平台下方和行走机构内侧之间形成可向待测管桩施力的加载空间,加载空间内设有施力装置,施力装置与一加载控制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速度快、节约检测工期、降低整体工程的成本、拆卸方便、试验时可实时监控桩顶位移,适用于大场地数量多的桩体承载力检测,尤其适用高速公路预制桩承载力检测。

A track type static load tes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awler type static load tes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tatic load platform, a counterweight group arranged on the static load platform and a walking mechanism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atic load platform. The walking mechanism is a crawler type walking mechanism, and a loading space for applying force to the pipe pile to be tested is formed betwee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atic load platform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walking mechanism. The loading space is provided with a force application device, and the force application device and the A loading control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moving speed, saving testing period, reducing the cost of the whole project, convenient disassembly,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displacement of pile top during the test, and is suitable for test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ites, especially for test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prefabricated piles of expressway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基桩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桩基浇筑结束后需要对其沉重进行检测,近年来,预制桩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建筑工程、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等工程领域中应用逐步扩大,每年用桩量逐步增大。预制桩沉桩后,常出现施工单位施工桩长不够,预制桩承载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进而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判断预制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尤为重要。目前国家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对工程桩承载力检测的方法主要为静载实验法,常规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即为通过在桩头上采用支架和槽钢搭设承重平台,然后在承重平台上堆加配重块进行施压。堆载法试验时,建筑工程如高层住宅小区,每小区待检测承载力的工程桩数量大,国标规定:每个单体工程待检测桩需占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因此每个小区20多栋住宅楼需要检测的工程桩约60多根。每次检测完一个工程桩后,需要通过吊机将配重块卸下,然后将承重平台拆卸再在另一需要检测的工程桩上进行搭设,随后在通过吊机将各个配重块堆叠在承重平台上,试验吊装成本大、转场工期长使得工程桩的检测效率极低,并且在检测过程中安全性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移动速度快、节约检测工期、降低整体工程的成本、拆卸方便,适用于大场地数量多的桩体承载力检测,尤其适用高速公路预制桩承载力检测。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包括静载平台、设于静载平台上的配重块组以及设于静载平台底部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静载平台下方和行走机构内侧之间形成可向待测管桩施力的加载空间,加载空间内设有施力装置,施力装置与一加载控制机构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加载控制机构包括静载仪和三维变形监测装置,三维变形监测装置设于待测管桩的侧壁,三维变形监测装置通过静载仪与施力装置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三维变形监测装置包括至少4个沿待测管桩周向均匀布置的位移传感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位移传感器距离待测管桩顶部的距离为15~25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三维变形监测装置还包括变形基准点,变形基准点位于静载平台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施力装置为千斤顶,千斤顶的动作端朝向静载平台的底面,底座端与待测管桩顶面相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静载平台上设有吊臂,吊臂的升降端通过铰链与千斤顶的动作端相连接,铰链穿过静载平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对称设于静载平台底面两端的履带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配重块组为一对且与履带轮的位置相对应,配重块组由若干配重块组成且呈金字塔型堆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移动速度快、节约检测工期、降低整体工程的成本、拆卸方便、试验时可实时监控桩顶位移,适用于大场地数量多的桩体承载力检测,尤其适用高速公路预制桩承载力检测,具体如下:(1)、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行走机构将静载平台移动至待测管桩上方,将千斤顶下降至待测管桩顶部,使得千斤顶与待测管桩的中轴线相对齐,然后根据待测管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设置配重,将对应的配重块组吊装至静载平台上,千斤顶能够对待测管桩和静载平台产生驱使两者沿竖直方向相互远离的推力,进行静载试验时,静载仪分配每级加载荷载,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相关条款加载,达到终止加载条件时终止加载,整个试验过程通过静载仪采集荷载数据,通过三维变形监测仪计算出每级荷载下桩顶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本技术可实时监控桩顶位移和桩身承载力的关系;(2)、在静载平台底部设置行走机构,不仅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在上一个桩检测完成后,不需要将配重块卸下,启动行走机构将整个静载平台移动至下一需要检测的桩上,然后吊装安装千斤顶进行施压检测即可,省略了配重块的卸载和堆装,以及平台的搭设,拆卸工作;另外,履带式行走机构移动速度快,更灵活;(3)、三维变形监测装置通过第一无线信号处理模块与电脑控制终端无线连接,电脑控制终端可实时采集4个位移传感器的数据并变形基准点进行对比,得到待测管桩的位移变化,可有效判定待测管桩在加载过程中是否偏斜;设置摄像头,可实时监测桩顶桩头变形,尤其对于爆桩时,可以保证爆桩情况下工作人员靠近待测管桩时的安全性。进一步地,通过摄像头传送的画面,可辅助判定待测管桩是否偏斜;(4)、由于配重块组对应设于履带轮上方,可以使得整体重心稳定,在使用履带轮移动的过程中,较好地分配了重量,在保持较快的移动速度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在移动过程中配重块晃动甚至倒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待测管桩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加载控制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待测管桩;2、静载平台;21、顶压钢板;22、压力传感器;23、第二无线信号处理模块;24、配重块组;25、摄像头;26、第三无线信号处理模块;3、行走机构;4、千斤顶;41、铰链;5、三维变形监测装置;51、第一无线信号处理模块;52、第一位移传感器;53、第二位移传感器;54、第三位移传感器;55、第四位移传感器;6、加载控制机构;61、静载仪;62、电脑控制终端;7、仪器室;8、伺服式油压泵;9、操作室;10、吊装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包括设于待测管桩1上方的静载平台2和设于静载平台上的配重块组24,静载平台2底部设有行走机构3,行走机构3为履带式行走机构,行走机构3和静载平台2在静载试验机工作时与待测管桩1之间形成加载空间,加载空间内设有顶底部分别抵住静载平台2和待测管桩1的施力装置,本实施例中,施力装置优选为千斤顶4,千斤顶4的动作端朝向静载平台2的底面,底座端与待测管桩1顶面相接触,千斤顶4与一加载控制机构6相连接,加载控制机构6包括相互连接的静载仪61和电脑控制终端62,千斤顶4通过伺服式油压泵连接至静载仪61,加载控制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待测管桩1侧壁的三维变形监测装置5,三维变形监测装置5通过第一无线信号处理模块51与电脑控制终端62无线连接。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行走机构3将静载平台2移动至待测管桩1上方,将千斤顶4下降至待测管桩1顶部,使得千斤顶4与待测管桩1的中轴线相对齐,然后根据待测管桩1竖向承载力极限值设置配重,将对应的配重块组2吊装至静载平台2上,千斤顶4能够对待测管桩1和静载平台2产生驱使两者沿竖直方向相互远离的推力,进行静载试验时,静载仪61分配每级加载荷载,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相关条款加载,达到终止加载条件时终止加载,整个试验过程通过静载仪61采集荷载数据,通过三维变形监测仪计算出每级荷载下桩顶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本技术可实时监控桩顶位移和桩身承载力的关系。其中,在静载平台2底部设置行走机构3,不仅起到支撑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包括静载平台、设于静载平台上的配重块组以及设于静载平台底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静载平台下方和行走机构内侧之间形成可向待测管桩施力的加载空间,加载空间内设有施力装置,施力装置与一加载控制机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包括静载平台、设于静载平台上的配重块组以及设于静载平台底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静载平台下方和行走机构内侧之间形成可向待测管桩施力的加载空间,加载空间内设有施力装置,施力装置与一加载控制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控制机构包括静载仪和三维变形监测装置,三维变形监测装置设于待测管桩的侧壁,三维变形监测装置通过静载仪与施力装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变形监测装置包括至少4个沿待测管桩周向均匀布置的位移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静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距离待测管桩顶部的距离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琳陈刚王磊程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