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及其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88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机芯,其根据孔口出流(orifice flow)原理,将导油腔道的内径D、进油孔的孔径d1、出油孔的孔径d2、回油孔的孔径d3限定为D>d1>d2>d3,由此限定了内部循环油路中各流通路径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经回油孔喷出的冷冻机油的油量,进而能够在转速提高时有效地抑制油循环量的急剧上升,以确保压缩机能够在高转速状态下稳定运转。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由于其采用了上述机芯,因而即使在高转速的状态下,其内部也不会出现缺油的现象,能够安全稳定地高速运转。

A kind of compressor and its m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ressor cor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orifice flow, the inner diameter D of the oil guide passage, the hole diameter D1 of the oil inlet hole, the hole diameter D2 of the oil outlet hole and the hole diameter D3 of the oil return hole are limited to d > D1 > D2 > D3, thereby 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rculation paths in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oil path, thus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il volume of the refrigeration oil ejected through the oil return hol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compressor at high speed, it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sharp increase of oil circulation when the speed is increased.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compressor. Because the compressor adopts the above movement core, even in the state of high speed, there will be no oil shortage in the compressor, and the compressor can operate safely and stably at high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及其机芯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机芯。
技术介绍
压缩机在运转时,除了冷媒在压缩系统中不断循环以外,用于冷却和润滑机芯的冷冻机油也会随着冷媒的运动而不断循环,参与循环的机油量即定义为油循环量。在低转速时,由于冷媒的运动速度较慢,所以油循环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压缩机内的机油量能够满足机芯的润滑要求;但在高转速(90rps以上)时,由于冷媒的运动速度加快,压缩机内的大量机油被冷媒带入压缩系统中,油循环量会急剧上升,导致压缩机内缺油,严重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其机芯,该机芯能够在转速提高时有效地抑制油循环量的急剧上升,以确保压缩机能够在高转速状态下稳定运转。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机芯,包括曲轴,所述曲轴包括下轴段,所述下轴段的内部设有导油腔道,所述导油腔道内设有甩油片,所述下轴段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散油孔,所述曲轴的下端设有进油结构,所述进油结构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进油孔,所述导油腔道的顶部设有出油结构,所述出油结构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出油孔,所述下轴段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出油结构相连通的回油孔;将所述导油腔道的内径记为D,将所述进油孔的孔径记为d1,将所述出油孔的孔径记为d2,将所述回油孔的孔径记为d3,则D、d1、d2以及d3之间满足如下关系:D>d1>d2>d3。作为优选方案,D、d1、d2以及d3之间满足如下关系: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油腔道在靠近其顶部的位置设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将所述导油腔道分隔为下腔道和上腔道,所述挡油板与所述上腔道构成所述出油结构,所述甩油片设于所述下腔道内,所述出油孔设于所述挡油板上,所述下腔道通过所述出油孔与所述上腔道相连通,所述回油孔与所述上腔道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油板的外沿与所述导油腔道的腔壁过盈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油结构为细孔道,所述细孔道与所述导油腔道通过所述出油孔相连通,所述回油孔与所述细孔道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甩油片为螺旋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油孔为下大上小的锥形,所述d1为所述进油孔的最小孔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油孔的锥度为13°-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油腔道在所述曲轴的下端面形成开口,所述进油结构包括封板,所述封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进油孔设于所述封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封板设有进油嘴,所述进油孔设于所述进油嘴上。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上轴承、下轴承以及气缸,所述气缸设于所述上轴承与所述下轴承之间,所述下轴段自上而下依次贯穿所述上轴承、所述气缸以及所述下轴承并与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轴承的底部罩设有底盖,所述封板被压紧于所述底盖与所述曲轴的下端面之间,所述底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油孔相对应的过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油孔高于所述气缸。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油孔分布于所述上轴承与所述下轴承之间的所述下轴段的侧壁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轴承的外部套设有油杯。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定子、转子和上述的机芯,所述机芯的曲轴还包括上轴段,所述上轴段自下而上贯穿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且所述转子紧套于所述上轴段的外部。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机芯,其根据孔口出流(orificeflow)原理,将导油腔道的内径D、进油孔的孔径d1、出油孔的孔径d2、回油孔的孔径d3限定为D>d1>d2>d3,由此限定了内部循环油路中各流通路径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经回油孔喷出的冷冻机油的油量,进而能够在转速提高时有效地抑制油循环量的急剧上升,以确保压缩机能够在高转速状态下稳定运转。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芯还根据流量公式,将进油孔设为下大上小的锥形,以提高冷冻机油进入导油腔道时的流速,从而,机芯的冷却和润滑效果以及冷冻机油的利用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经回油孔喷出的冷冻机油的油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油循环量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更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芯在上轴承的外部套设有油杯,油杯将回油孔和气缸的出气口分隔在其上下两侧,从而,从气缸的出气口喷出的冷媒不会直接向上与经回油孔喷出的冷冻机油交汇,有效地减少了被冷媒带走的冷冻机油的油量,进一步地抑制了油循环量的上升。另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由于其采用了上述机芯,因而即使在高转速的状态下,其内部也不会出现缺油的现象,能够安全稳定地高速运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腔在不同转速下的形状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现有的压缩机与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的油循环量对比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封板以及进油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封板以及进油孔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挡油板以及出油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定子,3、转子,4、气缸,5、上轴承,6、下轴承,7、曲轴,701、导油腔道,701a、上腔道,701b、下腔道,702、散油孔,703、回油孔,8、甩油片,9、进油结构,901、进油孔,902、封板,903、进油嘴,10、底盖,11、出油结构,111、出油孔,12、油杯,13、挡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部的机芯、定子2和转子3;其中,机芯靠近壳体1的底部设置,其包括气缸4、上轴承5、下轴承6以及曲轴7,气缸4设于上轴承5与下轴承6之间,且气缸4与壳体1的内壁紧配固定,上轴承5和下轴承6通过螺栓与气缸4紧固连接;曲轴7包括下轴段和上轴段,下轴段从上往下依次贯穿上轴承5、气缸4以及下轴承6并与上轴承5和下轴承6配合连接;气缸4内设有滚动转子(图未示),滚动转子套于下轴段的外部,基于此,随着曲轴7的旋转,滚动转子可在气缸4内做偏心转动,以压缩进入气缸4内的冷媒;定子2设于机芯的上方并与壳体1的内壁紧配固定,曲轴7的上轴段从下往上贯穿定子2和转子3,且转子3紧套于上轴段的外部并与定子2构成电机结构。如图2至图3所示,下轴段的内部设有导油腔道701,导油腔道701内设有甩油片8,在本实施例中,甩油片8优选螺旋状;下轴段的侧壁设有与导油腔道701相连通的散油孔702,曲轴7的下端设有进油结构9,进油结构9设有与导油腔道701相连通的进油孔901,导油腔道701的顶部设有出油结构11,出油结构11设有与导油腔道701相连通的出油孔111,下轴段的侧壁还设有与出油结构11相连通的回油孔703,且回油孔703高于上轴承5,以便于冷冻机油的从导油腔道701喷出。基于上述结构,该压缩机运转时的内部循环油路为:壳体1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的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所述曲轴包括下轴段,所述下轴段的内部设有导油腔道,所述导油腔道内设有甩油片,所述下轴段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散油孔,所述曲轴的下端设有进油结构,所述进油结构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进油孔,所述导油腔道的顶部设有出油结构,所述出油结构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出油孔,所述下轴段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出油结构相连通的回油孔;将所述导油腔道的内径记为D,将所述进油孔的孔径记为d1,将所述出油孔的孔径记为d2,将所述回油孔的孔径记为d3,则D、d1、d2以及d3之间满足如下关系:D>d1>d2>d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所述曲轴包括下轴段,所述下轴段的内部设有导油腔道,所述导油腔道内设有甩油片,所述下轴段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散油孔,所述曲轴的下端设有进油结构,所述进油结构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进油孔,所述导油腔道的顶部设有出油结构,所述出油结构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出油孔,所述下轴段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出油结构相连通的回油孔;将所述导油腔道的内径记为D,将所述进油孔的孔径记为d1,将所述出油孔的孔径记为d2,将所述回油孔的孔径记为d3,则D、d1、d2以及d3之间满足如下关系:D>d1>d2>d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机芯,其特征在于,D、d1、d2以及d3之间满足如下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腔道在靠近其顶部的位置设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将所述导油腔道分隔为下腔道和上腔道,所述挡油板与所述上腔道构成所述出油结构,所述甩油片设于所述下腔道内,所述出油孔设于所述挡油板上,所述下腔道通过所述出油孔与所述上腔道相连通,所述回油孔与所述上腔道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的外沿与所述导油腔道的腔壁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结构为细孔道,所述细孔道与所述导油腔道通过所述出油孔相连通,所述回油孔与所述细孔道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片为螺旋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炽佳唐采鑫龙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