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61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主要是在水龙头出水口底缘直接锁设有起泡头本体,且本体内部设有承托环与滤环,其中,该本体底缘处填置一防漏垫圈,以确保水流直接流出,防止水流由承托环外缘回流;并配合本体在防漏垫圈上方设一环凹槽,且环凹槽上往外凸伸一进气口,该进气口借管路导通至臭氧产生机,又本体内部的环凹槽可形成负压,以利水流将进气管内的臭氧带入,使得水流流出时,同时具备起泡与臭氧杀菌的功能。这样,因水龙头的出水口底端仅锁设有起泡头本体,使得水龙头的出水口底端无凸出太长的缺点,以利水龙头使用上的方便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的构造,特别是一种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
技术介绍
臭氧具有分解农药与杀菌的功效,若在水中加入臭氧,可使蔬果清洗更干净,并适时预防肠道病毒的发生。而最传统的水龙头臭氧供应构件,是在臭氧产生机外接一进气管至水槽,且进气管末端装设有起泡头,再直接在水槽内以起泡头注入臭氧,以利清洗。但此种方式,因需预先准备水槽,并预留臭氧输送的管路,而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为此,虽有一种将臭氧管路直接接设在水龙头的出水口底端的臭氧供应构件;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锁设在水龙头1出水口11底缘的起泡头本体2A、位于本体2A内部的承托环3、以及套合在承托环3顶面的滤环4所组成,又本体2A与水龙头出水口11间锁设有导接管6,该导接管6在环缘往外凸伸一进气口61,且进气口61借管路S导通至臭氧产生机;又该导接管6为产生足够的负压,以利水流将进气管61内的臭氧带入,其管身长度不能太短;但如此将导致水龙头的出水口11底端凸出太长,使得该水龙头使用上变得碍手碍脚,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的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包括起泡头本体、以及位于本体内部的承托环及滤环所组成,又承托环底端卡抵有起泡网,其中该水龙头出水口底缘直接锁设有起泡头本体,且本体底缘处填置一防漏垫圈,以确保水流直接流出,防止水流由承托环外缘回流;并配合本体在防漏垫圈上方设一环凹槽,且环凹槽上往外凸伸一进气口,该进气口借管路导通至臭氧产生机,又本体内部的环凹槽可形成负压,以利水流将进气管内的臭氧带入。本技术设计的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因水龙头的出水口底端仅锁设有起泡头本体,使得水龙头的出水口底端无凸出太长的缺点,以利水龙头使用上的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构件的平面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设计的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设计的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的立体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设计的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的平面组合图。附图标号为1水龙头;11出水口;2本体;21内螺纹面;22防漏垫圈;23环凹槽;24进气口;2A本体;3承托环;31透孔;32起泡网;321顶凸块;4滤环;5止水圈;6导接管;61进气口;S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设计目的、结构特点和实用性。请参考图2、图3所示,可清楚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形态,本技术是在水龙头1出水口11底缘直接锁设有起泡头本体2,且本体2内部设有承托环3与滤环4,又本体2与水龙头出水口11间设有止水圈5,以防止水流由出水口11缘流出;其中该本体2内环具内螺纹面21,以提供锁设在水龙头1的出水口11底缘,且本体2靠底缘处填置一防漏垫圈22,以确保水流直接流出,防止水流由承托环3外缘回流;另配合本体2在防漏垫圈22上方设一环凹槽23,该环凹槽环23缘往外凸伸一进气口24,且进气口24借管路S导通至臭氧产生机,又本体2内部的环凹槽23可形成负压,以利水流将进气管24内的臭氧带入。该承托环3卡掣在本体2的环凹槽23内面,且承托环3在环面设有与环凹槽23对合的透孔31,以利水流利用负压而将臭氧由进气口24带入;又承托环3底端卡抵有起泡网32,该起泡网32以塑料射出一体成型,其网面上凸伸有顶凸块321,该顶凸块321抵顶在滤环4底缘,使得起泡网32可确实抵止在承托环3底端。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平面剖示图,借水龙头1在出水口11底缘直接锁设有起泡头本体2,且本体2底缘处填置一防漏垫圈22,以确保水流直接流出,防止水流由承托环3外缘回流;并配合本体2在防漏垫圈22上方设一环凹槽23,且环凹槽23上往外凸伸一进气口24,该进气口24借由管路S导通至臭氧产生机,又本体2内部的环凹槽23可形成负压,以利水流将进气管24内的臭氧带入,使得水流流出时,同时具备起泡与臭氧杀菌的功能。这样,因水龙头的出水口11底端仅锁设有起泡头本体2,使得水龙头的出水口11底端无凸出太长的缺点,以利水龙头使用上的方便性。权利要求1.一种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由起泡头本体、以及位于本体内部的承托环及滤环所组成,又承托环底端卡抵有起泡网,其持征在于该水龙头出水口底缘直接锁设有起泡头本体,且本体底缘处填置一防漏垫圈;并配合本体在防漏垫圈上方设一环凹槽,环凹槽上往外凸伸一进气口,该进气口借管路导通至臭氧产生机,且本体内部的环凹槽内形成负压。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主要是在水龙头出水口底缘直接锁设有起泡头本体,且本体内部设有承托环与滤环,其中,该本体底缘处填置一防漏垫圈,以确保水流直接流出,防止水流由承托环外缘回流;并配合本体在防漏垫圈上方设一环凹槽,且环凹槽上往外凸伸一进气口,该进气口借管路导通至臭氧产生机,又本体内部的环凹槽可形成负压,以利水流将进气管内的臭氧带入,使得水流流出时,同时具备起泡与臭氧杀菌的功能。这样,因水龙头的出水口底端仅锁设有起泡头本体,使得水龙头的出水口底端无凸出太长的缺点,以利水龙头使用上的方便性。文档编号F16K51/00GK2677712SQ200420005360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黄河川 申请人:陇钛铜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出水口的臭氧供应构件,由起泡头本体、以及位于本体内部的承托环及滤环所组成,又承托环底端卡抵有起泡网,其特征在于:该水龙头出水口底缘直接锁设有起泡头本体,且本体底缘处填置一防漏垫圈;并配合本体在防漏垫圈上方设一环凹槽,环凹槽上往外凸伸一进气口,该进气口借管路导通至臭氧产生机,且本体内部的环凹槽内形成负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川
申请(专利权)人:陇钛铜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