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05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施工结构,第一振动筛和第二振动筛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泥浆存储池的上方,进浆管的一端伸至现场废浆池内,另一端伸至第一振动筛的进料处,进浆管上设置有泥浆外置泵,水力旋流器的排渣口伸至第二振动筛的进料处,水力旋流器的溢流管与泥浆中储箱的上端相连通,水力旋流器的给矿口通过给矿管路与泥浆存储池底部的排浆口相连,主机渣浆泵设置于给矿管路上,泥浆中储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浆口和泥浆循环管,泥浆循环管的外端伸至泥浆存储池内,泥浆循环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和内置泵。以解决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废弃泥浆易沉渣、成本高、泥浆处理效率低与难以回收再利用等问题。属于土建基础施工技术领域。

A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slurry circulation treatment for Bored Pi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lurry circulation treatment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a punching cast-in-place pile. The first and second vibrating screens are successively arranged above the slurry storage pool from bottom to top, one end of the slurry inlet pipe is extended to the waste slurry pool on site, the other end is extended to the feeding place of the first vibrating screen, the slurry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lurry external pump, and the slag discharge port of the hydrocyclone is extended to the feeding place of the second vibrating screen The overflow pipe of the hydrocyclo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mud middle storage tank, the feed port of the hydrocyclo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charge port at the bottom of the mud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feed pipe, the main machine slurry pump is set on the feed pipe, the bottom of the mud middle storage tank is set with the discharge port and the mud circulation pipe, the outer end of the mud circulation pipe is extended into the mud storage tank, and the mud circulation pipe is set with the discharge port and the mud circulation pipe Filter unit and built-in pump.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easy sediment, high cost, low efficiency of mud treatment and difficult to recycl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ored pile. It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ivil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施工结构,属于土建基础施工

技术介绍
冲孔灌注桩具有地层适应性强,施工中无挤土或少量挤土、无噪声、振动小、环境影响小,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已成为都市核心区高层建筑的主要桩型。泥浆起着重要的保护孔壁、排渣、清孔等作用,但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也是产生泥浆最多、造成污染最严重的过程。因此,废弃泥浆的处理一直是困扰冲孔灌注桩桩基工程施工的难题。目前对于冲孔灌注桩泥浆处理的研究较少,传统废弃泥浆处理方式主要是经沉淀池沉淀后由槽罐车运至郊外使其自然风化,这种方式不仅占地面积大,同时降低泥浆的循环利用效率,循环泥浆含渣量大,易导致塌孔、卡钻,影响施工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施工结构,以解决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废弃泥浆易沉渣、成本高、泥浆处理效率低与难以回收再利用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冲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施工结构,包括泥浆存储池、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进浆管、水力旋流器、泥浆中储箱和主机渣浆泵,第一振动筛和第二振动筛均沿横向设置,且第一振动筛和第二振动筛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泥浆存储池的上方,第二振动筛的筛孔大于第一振动筛的筛孔,进浆管的一端伸至现场废浆池内,另一端伸至第一振动筛的进料处,进浆管上设置有用于泵送浆液的泥浆外置泵,水力旋流器的排渣口伸至第二振动筛的进料处,水力旋流器的溢流管与泥浆中储箱的上端相连通,水力旋流器的给矿口通过给矿管路与泥浆存储池底部的排浆口相连,且主机渣浆泵设置于给矿管路上,泥浆中储箱设置于泥浆存储池的上方,泥浆中储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浆口和泥浆循环管,且泥浆循环管的外端伸至泥浆存储池内,泥浆循环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和内置泵。前述结构中,主机渣浆泵下游的给矿管路上还设有三通阀门,三通阀门的两端分别与阀门两端的给矿管路相连通,三通阀门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浆管路,且回浆管路的另一端伸至泥浆存储池内,回浆管路上还设置有反冲控制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如下:1、通过筛网目数划分振动粗筛与振动细筛能够较为精细的筛分出泥浆沉渣中固体颗粒的粒径,提高振动筛的分离效率,减少能量损耗。2、由于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存在钻渣中含泥量较高时达不到泥浆性能要求的情况,所以经过振动筛处理后的泥浆再经过水力旋流器离心处理,能够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泥浆处理的要求。同时在一般使用过程中,可以仅开启振动筛,过筛后的浆液经泥浆循环管过滤并泵入泥浆中储箱内,而后排出即可,无需使用水力旋流器,当泥浆密度高时再开启水力旋流器,减少实际使用功率,最合理的节省费用,更为经济可行。3、通过泥浆循环管与三通阀门的结合使用,将整个泥浆处理装置循环优化,避免泥浆抽送不及时出现管道堵管、裂管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施工结构,包括泥浆存储池2、第一振动筛3、第二振动筛4、进浆管5、水力旋流器6、泥浆中储箱7和主机渣浆泵8,第一振动筛3和第二振动筛4均沿横向设置,且第一振动筛3和第二振动筛4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泥浆存储池2的上方,第二振动筛4的筛孔大于第一振动筛3的筛孔,进浆管5的一端伸至现场废浆池内,另一端伸至第一振动筛3的进料处,进浆管5上设置有用于泵送浆液的泥浆外置泵1,水力旋流器6的排渣口伸至第二振动筛4的进料处,水力旋流器6的溢流管与泥浆中储箱7的上端相连通,水力旋流器6的给矿口通过给矿管路12与泥浆存储池2底部的排浆口相连,且主机渣浆泵8设置于给矿管路12上,泥浆中储箱7设置于泥浆存储池2的上方,泥浆中储箱7的底部设置有排浆口14和泥浆循环管15,且泥浆循环管15的外端伸至泥浆存储池2内,泥浆循环管15上设置有过滤装置10和内置泵,主机渣浆泵8下游的给矿管路12上还设有三通阀门11,三通阀门11的两端分别与阀门两端的给矿管路12相连通,三通阀门11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浆管路13,且回浆管路13的另一端伸至泥浆存储池2内,回浆管路13上还设置有反冲控制阀门9。其施工方法如下:首先,由泥浆外置泵1将现场废浆池中的泥浆抽送到双层振动筛粗筛层进行筛分,经过筛分后大于2mm的颗粒物将会被排出,留下的小于2mm的颗粒物将会流入泥浆存储池2内。随后,主机渣浆泵8会把泥浆存储池2中的泥浆泵送至水力旋流器6中,经过水力旋流分离后的泥浆将会进行达标检测,经过检测的达标浆液将从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口流入到泥浆中储箱7中,并由泥浆中储箱7的排浆口14排出。水力旋流器6将分离出的泥浆废渣通过底部管道排出,并进入双层振动筛细筛层,由于细筛筛网目数比较多,可以通过筛振实现对废渣的脱水并最终排出。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存储池(2)、第一振动筛(3)、第二振动筛(4)、进浆管(5)、水力旋流器(6)、泥浆中储箱(7)和主机渣浆泵(8),第一振动筛(3)和第二振动筛(4)均沿横向设置,且第一振动筛(3)和第二振动筛(4)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泥浆存储池(2)的上方,第二振动筛(4)的筛孔大于第一振动筛(3)的筛孔,进浆管(5)的一端伸至现场废浆池内,另一端伸至第一振动筛(3)的进料处,进浆管(5)上设置有用于泵送浆液的泥浆外置泵(1),水力旋流器(6)的排渣口伸至第二振动筛(4)的进料处,水力旋流器(6)的溢流管与泥浆中储箱(7)的上端相连通,水力旋流器(6)的给矿口通过给矿管路(12)与泥浆存储池(2)底部的排浆口相连,且主机渣浆泵(8)设置于给矿管路(12)上,泥浆中储箱(7)设置于泥浆存储池(2)的上方,泥浆中储箱(7)的底部设置有排浆口(14)和泥浆循环管(15),且泥浆循环管(15)的外端伸至泥浆存储池(2)内,泥浆循环管(15)上设置有过滤装置(10)和内置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处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存储池(2)、第一振动筛(3)、第二振动筛(4)、进浆管(5)、水力旋流器(6)、泥浆中储箱(7)和主机渣浆泵(8),第一振动筛(3)和第二振动筛(4)均沿横向设置,且第一振动筛(3)和第二振动筛(4)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泥浆存储池(2)的上方,第二振动筛(4)的筛孔大于第一振动筛(3)的筛孔,进浆管(5)的一端伸至现场废浆池内,另一端伸至第一振动筛(3)的进料处,进浆管(5)上设置有用于泵送浆液的泥浆外置泵(1),水力旋流器(6)的排渣口伸至第二振动筛(4)的进料处,水力旋流器(6)的溢流管与泥浆中储箱(7)的上端相连通,水力旋流器(6)的给矿口通过给矿管路(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忠李松晏周尚宪唐炳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