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敬仁专利>正文

带有转台的可折叠两用餐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1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转台的可折叠的日常及宴请两用餐桌,主要包括一小圆台面,一大圆台面和台柱,小圆台面通过旋转连接部件可在大圆台面上转动,所述大圆台面由衬板和连接在衬板边沿上的至少六块裙板所组成,衬板和裙板之间采用铰链方式连接,所述衬板底部分别设有可将裙板撑起并使之与衬板成同一平面的活动托条和可使裙板内折合拢于衬板底部的碰紧装置。(*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台面可以转动的折叠式餐桌,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转台的可折叠的日常及宴请两用的餐桌。中国技术专利第85201220.9号揭示了一种可变旋转圆桌,它包括一个由台板和轮辐形盘(轮辐盘包括大、小轮圈和中间3根以上钢质条幅)组成的小圆台面、台柱台脚,一个由四付扇形板件(每付包括一块位于中间的固定扇形板和二块位于固定扇形板二侧的活动扇形板)和四个锁紧块组成的外圆台面,八个固定于台柱壁上且由撑筋和架条组成的分布角度为45°的支架以及滑条等,所说的扇形板件依靠其自由端的凸部块凹槽之间的锁紧机构而展开成外圆台面,而小圆台面通过一旋转连接件在台柱上转动,可供多人用餐,而当不需要用外圆台面时,扇形板件通过滑条收缩到小圆台面里后架条上,通过扇形板件收进时凸部的杠杆作用,滑条矩形孔板从下面的面与架条下表面接触变成上面的面与表面接触,而使扇形板件外缘提起一高度,正好与小圆台面背缘相互作用而把小圆台面锁紧。这种可变旋转餐桌具有日常,宴请(或多人用餐)使用的两种功能,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各个部件之间相互配合的精度要求较高,相应地,生产加工的工艺要求也高,成本就相对提高了。另外,由于外圆台面收进时,扇形板件悬挂于小圆台面的下面,当三、五个人用餐时,腿脚的放置受到限制,很容易碰到它而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且容易加工的日常及宴请宾客两用的带有转台的可折叠餐桌。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构思来完成的一种带有转台的可折叠餐桌,主要包括一小圆台面、一大圆台面和台柱,小圆台面通过旋转连接部件可在大圆台面上旋转,所述的大圆台面由衬板和连接在衬板边沿上的至少六块裙板所组成,衬板和裙板之间采用铰链方式相连接,所述衬板底部分别设有可将裙板 撑起并使之与衬板成同一平面的活动托条和可使裙板内折合拢于衬板底部的碰紧机构。上述衬板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最佳为多边形,所述设于衬板底部的活动托条为门闩式抽条或转动托条,所述碰紧机构为弹性插夹或磁性吸合器。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是明显的,它所提供的日常及宴请宾客(或多人用餐)两用的餐桌、结构简单合理,由于衬板的形状一般采用多边形,故裙板与其连接的方式为直线边边相接,易于生产加工,且所设的碰紧机构可以将内折的裙板全部合拢于衬板的底部,用餐时,不影响腿脚的放置。本技术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灵活,可在家庭、食堂、饭店等场合广泛应用。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最佳实施例的说明而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裙板撑起后的正面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裙板撑起后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裙板与衬板连接以及裙板与裙板之间连接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裙板折叠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裙板折叠至衬板下面后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裙板折叠后与弹性插夹嵌合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裙板折拢后的仰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裙板折拢后的正视示意图。由图1到图3可以看出,本技术的餐桌主要包括台柱1,固定于台柱1上端且中央有一小孔的衬板2,衬板2边沿设置的裙板3,裙板4和裙板5,连接衬板2和裙板3的铰链6,连接裙板3和裙板4、裙板4和裙板5的铰链7,衬板2底部设置的可将裙板3、4、5撑起并使之与衬板2保持同一平面的门闩式活动抽条8,沿衬板2中央小孔向上延伸的套管9,一底部中央设有下部为螺纹结构且可插入套管9中的轴10的圆台面11,轴10下端设置与其螺纹结构相应的紧固螺帽12,以及衬板2上设置的略小于半球形的凹坑13,凹坑13中放置的滚珠14,圆台面11底部与滚珠14对应位置所开设的凹槽15。由图4到图6可以看出本技术裙板收拢并折叠至衬板2底部的方式。裙板4经垂直方向两块合一叠至裙板3下面,裙板5沿与裙板3平行的方向两块合一叠至裙板4的下面,然后将折叠后的裙板通过设置于衬板2底部的弹性插夹16而全部合拢至衬板2的底部。由图7和图8可以看出,当将裙板3、4、5通过图4到图6所显示的方式合拢于衬板2底部后,本技术即可作为一个日常使用的餐桌。图1到图8所显示的是四根台柱、裙板数为二十块的一个实例,还可以采用一根台柱下部连台基的餐桌,这时,可以只采用六块裙板,三块为一组,其中二块之间的连接须采用长铰链,然后三块相叠,分二组合拢到衬板2的底部,这样的话,台柱的上部要开一小孔,通过该孔可以调节紧固螺帽12。六块以上裙板的餐桌,裙板间的组合可由上面的实例类推。本技术的餐桌中,圆台面11的直径与一般家用圆桌的直径相同,为75~85cm。衬板2的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一般采用多边形,因为这样它与裙板的连接呈直线形边边连接,便于加工,较佳采用12边形,衬板2的最大对角线长(或直径)略小于圆台面11的直径,为74~84cm,这样,外表更美观些。衬板2上设置的套管9的直径为1~2cm,其材料可以是钢,而圆台面11底部中央设置的垂直轴10的直径为0.8~1.9cm,它可在套管9中自由旋转。衬板2上设置的凹坑13的数目为至少三个,其大小为略小于半径为3mm的半圆,每个凹坑中均放置一颗半径为2~3mm的滚珠14,滚珠14可以是一般的圆铁弹也可以是玻璃弹,连接衬板2和裙板3的铰链6可采用长铰链,而连接裙板3和裙板4、裙板4和裙板5的铰链7即为一般的铰链,如门铰链等,裙板最长处的长度视衬板2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5~30cm。门闩式抽条8可以采用通常的转动托条来代替,弹性插夹16可以采用磁性吸合器代替。本技术的餐桌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当用餐人较少不需要大圆台面时,按图4到图6所显示的方式,将裙板全部合拢到衬板2的底部,餐桌就呈现图7和图8所显示的形式,再将轴10上的螺帽12拧紧,使圆台面11不能旋转,这样,就与通常的圆餐桌一样了;而当多人用餐或宴请宾客时,则可将裙板从弹性插夹16中脱出,再用衬板2底部所设置的门闩式抽条8将裙板撑托起,使之与衬板2成为一个平面,这样,桌子就由小圆桌转换成了一个大圆桌,然后再将轴10上的螺帽12拧松,则圆台面11可通过其底部与衬板2上的凹坑13中放置的滚珠14相吻合的凹槽14而在滚珠14上旋转,成为一个转台,轴10的作用是使圆台面11围绕中心旋转,不会倾斜。进一步地说,因为本技术的餐桌所使用的裙板块数较多,至少为六块,这样,由于裙板互相之间的联合,导致缝隙较多,影响了实用和美观,改进的方法可以加工一块内径与可以旋转的圆台面11相同,外径与裙板撑出后所形成的大圆餐桌的直径相同的环形软膜覆盖于餐桌上,软膜外圆边沿处还可顺桌边垂下一段距离,增加美观性。软膜的材料较佳地是采用塑料,不用时,可随意折拢收起。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使用方便灵活,加工容易,其优点和效果是明显的。本技术所列举的实旋例只是为了帮助理解和实施,而非将本专利技术局限于此。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转台的可折叠餐桌,主要包括一小圆台面,一大圆台面和台柱,小圆台面通过旋转连接部件可在大圆台面上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圆台面由衬板和连接在衬板边沿上的至少六块裙板组成,衬板和裙板之间采用铰链方式相连接,所述衬板底部分别设有可将裙板撑起并使之与衬板成同一平面的活动托条和可使所述裙板内折合拢于衬板底部的碰紧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转台的可折叠餐桌,主要包括一小圆台面,一大圆台面和台柱,小圆台面通过旋转连接部件可在大圆台面上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圆台面由衬板和连接在衬板边沿上的至少六块裙板组成,衬板和裙板之间采用铰链方式相连接,所述衬板底部分别设有可将裙板撑起并使之与衬板成同一平面的活动托条和可使所述裙板内折合拢于衬板底部的碰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敬仁
申请(专利权)人:陆敬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